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做了一夜的水之夢,古鎮在櫓聲中醒來。


這一覺睡了7000年。這一帶屬於新石器時期的馬家浜文化圈,是先民的家園,文明的搖籃。


這一覺睡了2500多年。這裡是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交界處,發生過一些著名的戰事,是歷史的切片,中國的從前。

這一覺睡了1100多年。這裡在唐朝咸通年間建鎮,幾度起落,幾經枯榮,是江南的化石,文化的標本。


幾千年的中國,風塵僕僕地走來,在杭嘉湖平原一處小橋流水人家美美地歇了一宿,留下一段美麗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烏鎮——一個牽動全世界滑鼠的互聯網小鎮。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此處憶江南

烏鎮美,美在水。一條河從春秋時期流來,南北貫穿烏鎮。河的本名叫車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兩條支流分別叫西市河、東市河。京杭大運河流近烏鎮,分出一支從鎮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駐腳便成了湖,七拐八彎就織成了水網。烏鎮宛在水中央。


烏鎮備東南之形勝,具吳越之風韻,依水建街、傍水設市;西柵大街隨水而形,汲水而生,家家是臨河閣樓,戶戶有汲水曉窗。碧水清盪,似有魚兒在游,看得見的是各種綠,軟泥上有青荇在招搖,望不見的是水鄉的根。鳥瞰烏鎮,房屋林林總總、擠擠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滿眼是緊湊與生動,像茂密的藤蘿做自然的舒捲。


西市河寬不過20米,雞犬之聲相聞。隔河人家,輕喚一聲兒,對岸便探出頭來回應。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長的老膠捲,每一格都是故事。牆根躺三兩排木椅,支三兩根木柱,下八九級石階,便有渡船盪著波兒在候著。河埠系舟,水畔勒馬,到處有碼頭,隨地是水口,出門便上船,起岸就進店,烏鎮人隨時可以出發,哪裡都能生根。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著或者蹲著,不招徠你,只等你的借問,或者謙和地糾正你,這不叫烏篷船,烏鎮不是一切都姓烏。獨自坐在平頂的搖櫓船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讓綠波拍打你的心波,輕輕盪。烏鎮是一個可以發獃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雞,凝成一幅壁上畫、岸邊圖、水中景。水鄉烏鎮,是溫潤的江南玉,任由風雨刻刀精心地雕、細細地磨,在流水時光里淡淡地沁養。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橋是烏鎮的書籤,烏鎮是橋的故鄉。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烏鎮沒有兩座一樣的橋。烏鎮的橋始建於南宋,今天已有70多座。單孔橋、三孔橋、石拱橋,造型不一,各成風景。或莊嚴持重,結結實實,披一身斑駁的綠苔;或縱身躍然,寥寥幾筆,如國畫里一勾靈巧的飛白;或樸素平坦,簡簡單單,像老農民的汗巾,隨意擱在河腰上。通安橋,萬興橋,如意橋,遷善橋,咸寧橋,平安橋,延嗣橋……,寓示烏鎮人價值觀的橋名,讀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滿滿。


倚橋顧盼,憑欄張望,一秒鐘的邂逅,一百年的守候。中國的愛情多與橋有關,斷橋、鵲橋、廊橋……橋鄉烏鎮該是有故事的地方。桃紅李白青石條,斜風細雨青石橋,烏鎮是青色的雨巷裡行走的江南女子,著一襲藍印花布旗袍,撐一柄青傘,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把個裊裊娜娜留在空空濛蒙的畫里。軟軟的風,牽起江南的衣角,分分鐘在等。畫外音,是人間四月天在輕輕地吟。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驛動的心需要安頓的窩,烏鎮的亭台樓閣是最好的去處。 「九寺十三庵,東西兩寶塔」,歷史上曾有廟、觀、塔、寺、庵、堂、殿、祠達50多處,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這裡開壇佈道,廟宇教堂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鐘磬相聞,烏鎮瀰漫了幾分宗教般的神秘。南朝的風,唐朝的派,南宋的雅,明清的頌,民國的韻,流轉在烏鎮的屋宇檐角,發出滄桑天籟;幢幢不同景,款款不重樣,各色各樣的老牆列隊走在烏鎮長長的T台,展示自己的顏值。


古鎮不能沒有古塔。建於宋朝,毀於元朝,重修於明朝的白蓮塔,如今仙風道骨地肅立在鎮西的灧瀲水光之中,是烏鎮的魂;看過風,觀過雨,見證過小鎮春秋,是烏鎮的眼。


古樸是烏鎮的底色,靈動是烏鎮的天性。遍地茶館酒肆,滿街客棧商鋪,可以接南北客,談東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麼妥貼。從從容容,低低緩緩,烏鎮的日子散淡而恬靜。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往事越千年


綿綿的風雨長廊悄悄地走,從春秋的月夜走進明清的秋雨;長長的車溪河水靜靜地流,河道刻痕深深,是烏鎮的歷史數軸。


春秋無義戰,諸侯競交兵,烏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鼓角錚鳴,刀光劍影,吳、越兩國隔車溪河對峙,河西「吳駐軍以備越」,叫烏墩;東岸則屬越國,稱青墩。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起兵伐越,越王勾踐率兵拚死抵抗。在交界處兩軍對峙,按劍不動。突然間,越兵前三排的敢死隊員齊刷刷拔劍自刎!這一悲壯之舉看得吳兵口瞪目呆,越兵乘機發起猛攻,吳王闔閭腳受重傷不治而死。司馬遷在《史記》里講述的這個故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槜李之戰」。「槜李」,離烏鎮不遠。


烏鎮還見證過不同時期的戰爭。五代十國時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在這裡駐兵,北宋方臘的起義軍在這裡馳騁,元代蒙古鐵騎的戰刀在這裡橫掃,明太祖朱元璋派徐達在這裡鏖戰,清朝時太平軍與清軍在這裡激戰,民國時江浙兩省軍閥在這裡混戰,國共兩黨兩軍的英雄們在這裡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白露輕霜,在水一方,靜悄悄的烏鎮水,滿是歷史的波光;蒹葭澤國,溫柔水鄉,烏鎮讓男人接受檢閱。


車溪河流淌到南朝的南梁,駐足在一處幽靜的書院。它的名字叫「昭明書院」,是為紀念梁武帝的長子昭明太子讀書而設的。太子曾寄宿白蓮寺,築館讀書,成年後主持編纂《文選》,選錄了先秦至南梁八九百年間100多個作者、700餘篇經典作品,是現存編選最早的漢族詩文總集。今天的書院,靜謐如昨,書架上的典籍發出沉香,給古樸的烏鎮增添了幾分文氣。


烏鎮有一處水碼頭,叫烏將軍廟碼頭。烏將軍叫烏贊,甘肅張掖人,唐朝時為湖州鎮將,駐守烏墩。公元807年鎮海節度使李錡反叛,兵犯烏墩,烏贊與副將吳起奉命阻擊,因寡不敵眾,烏贊陣亡。副將吳起將烏贊就地安葬。由於烏贊也姓烏,所以烏鎮人對他多了幾分暖愛,特地建廟來供奉。他們寧願相信,烏鎮得名於烏將軍。一棵象徵烏將軍忠勇智德的古銀杏樹蒼然挺拔於西市河畔,護佑烏鎮1200多年。


烏鎮的興盛始於趙宋南渡之後。這個離南宋首都臨安僅一箭之遙的重鎮成了後花園。這裡土地肥沃、雨水豐沛、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手工製造業發達、商貿活躍,酒坊勃興,染坊紅火,家家會養蠶、戶戶善繅絲,成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舟車之都、通商之埠,富甲浙北一方。但隨著南宋的覆滅,烏鎮日趨衰敗;元末時屢遭兵燹,使烏鎮走向沉寂。


明代的烏鎮,一度生機重現,商貿輻輳蘇杭閩粵,「富商大賈數千里輦萬金而來,摩肩接袂如一都會」,但又深受倭寇侵擾、宗教衝突之害。清初之際的烏鎮再陷戰亂之苦,康熙年間才出現「市肆商賈彙集,蠶桑編織甲他縣」的盛景,但清末時戰火又起,好景不長。


民國時期的烏鎮飽受軍閥混戰之苦、屢遭水匪洗劫之難。1937年11月日軍進攻嘉興地區,烏鎮淪陷,日寇狂轟濫炸、燒殺搶掠, 殺我同胞200人,血流入河,烏鎮一片殷紅嗚咽。


千年烏鎮,起起落落,是斑斕歷史的一道景,多難民族的一個痛,風雨江南的一個愁。


風在念經,月在讀史,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風在念經 月在讀史 烏鎮讓人讀了一遍想重來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陽貨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四章
清朝皇帝家裡的怪異文物
陽貨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一章
王陽明:你不快樂 是因為疏於照看自己的心
近現代名人故居的楹聯:梁啟超書齋名原來出自這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讀史要在讀人 讀人重在通心
讀史:扒一扒羋月是何許人也?
讀史是為了「鑒」更是為了「進」
網路讀史,如何辨別小編是不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喝茶讀史:「以茶代酒」原來是這麼來的!
讀史必讀《史記》,一天4篇,一個月讀完
關閉 讀史必讀《史記》,一天4篇,一個月讀完
孩子讀史就像看高人下棋,讀透《史記》,你就是下一個滿分者
孩子讀史就像看高人下棋,這才是打開《史記》的正確姿勢!
喝茶讀史:愛茶人必讀的經典故事
讀史使人明智,據說愛讀歷史會讓孩子變聰明哦
讀史閱世——只因內心需要回答
讀史:愛在公元前,它又意味著什麼?
讀史,讀過很多書的女人是什麼樣?
不二君讀史4:原來隸書是這樣產生的,太奇妙了
讀史而通今,《史記》的這些話,讓你享用一生!
讀史書的一點歷史思考
別樣讀史:拿古人開涮,挺幽默的
讀史明理:逝去的兵種,曾鑄就戰爭史輝煌,如今保留只是為了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