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龔鵬程簡介:

龔鵬程,字雲起,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歷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美國歐亞大學校長等職。精通中國文學、中國史學、中國哲學、中國宗教,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頂級學者和著名思想家,常以孔子自比、自勵。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2004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龔鵬程自幼才華橫溢,而且精通武術、書法,深廣的學力貫通古今、融會中西,人稱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每年著述約一百萬字。迄今為止,正式出版的專著已有一百五十餘種,主編著作不計其數。


龔鵬程談易之五十:「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艮卦(圖源網路)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卦的彖辭。


艮,艮上艮下,艮有山之象,一座大山擋在前面,象徵人與事皆不相交通,此時「行不得也哥哥」,只能止步。止則吉,硬闖蠻幹就會有凶有咎。

彖傳說:「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即由此體會來。大山阻障,只能靜止,是消極的;由此體悟到動靜不失其時,則是積極的。


不失時,要靠智慧做判斷。在「上下敵應,不相與也」的時代,君子應該「思不出其位」,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超乎自己位置的事別去管,因為那不僅是徒勞,而且侵官添亂,於事非唯無補,更易惹禍,故彖傳說:「艮其止,止其所也。」要止在應該止的地方。


大原則如此,但如何止呢?止不只是要有對時機出處進退的判斷,且是一種具體的工夫。許多人止不住,未必是他不知該止的道理,而是管不住自己。愛管閑事的人,要「思不出其位」,豈不難哉?因此止還有工夫要做。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六二:「艮其腓,不極其隨,其心不快」,即講兩種狀況。艮其趾,說腳步停下來了,止,故能無咎,利永貞。艮其腓,說腳趾雖止,腿肚子還在動,這就沒法真正靜下來。


六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限是身體中段,夤指中脊的肉。本爻承上而說,上面是說腳趾靜了,小腿肚卻仍在動,這裡就說此種內在的躁動若不能控制,勢必發展到身體與心都被煩惱灼燒了的地步。

以上三爻是不能靜定的狀況,樹欲靜而風不止,不至於危厲不已。以下三爻反過來說能止之動效。


六四:「艮其身,無咎。」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良吉。」艮其身,謂整個身心都能協調一致,達到靜定安止之境。故象傳曰:「艮其身,止諸躬也。」王弼註:「自止其躬,不分全體」。全身心的止。艮其輔,則是嘴巴也能止。輔是輔頰。能管得住嘴,稱為艮其輔,要「言有序」,不亂講話。最後才能整個人像山一樣,敦厚穩重,止在那裡,卻予人莊嚴泰然之感,此所以大吉。


艮其身,是修養;艮其輔,是表現。許多人在時局不能行時,雖然也能止,但一來其止大抵出於無奈,故中心頗多憤懣。二來雖也有些人能安時處順,知機知止,養晦韜光,卻往往不能不譏彈時政、臧否人物。不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之道理,以顯示自己的精明。


此皆危身之道,而又無補於事。故爻辭特別點出止應艮其輔。古笑話說曾講一人不會說話,每觸人霉頭,大家都不愛理他。某次鄉人宴客,他答應絕不亂講話,大家才讓他去了。果然終席止口,未發一語,眾皆稱之。但終席道別時他還是忍不住跟主人說:「今天我來吃你小孩滿月酒,可是一句話也沒說呀,將來你這小孩出天花可別賴我!」這當然是笑話,但笑話是由生活中提煉來的,我們現實生活中比這獃子更不會「艮其輔,言有序」的人太多了!

本卦由於涉及修身具體工夫義,因此影響很大,許多講修鍊的人都強調它。宋明理學家講的方法,另詳我《儒門修證法要》,此處另介紹兩家。


一是道教的內丹中派。這一派以元代道士李道純為代表,其功法融匯三教而以中和為旨歸。中和乃儒家宗趣,李氏之說也由《易經》《中庸》發展來,著有《三天易髓》《中和集》等。其功法,後來閔小艮歸納為「中黃直透法」,亦即不用一般道家的氣脈升降、周天流轉之法,僅修中脈,不由任督。此法,明清修鍊者一般均稱為艮背法。因艮卦卦辭說:「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故稱此名。


另一個例子是明末福建創建三一教的林兆恩。林氏之所謂三一,是三教歸一的意思,歸到哪呢?歸到儒家。具體修鍊則是艮背法,《林子全書》元集第四冊《艮背行庭》:「易曰:艮其背。背字從北,從肉。北方水也,而心屬火。若能以南方之火而養育北方之水焉,《易》所謂『洗心退藏於密』者是也。其曰以念止念者,蓋以內念之正而止外念之邪也。」


他以莆田東岩山宗孔祠為中心,四處傳教,信徒甚多,現今東南亞各地還有數十萬信徒。這套功法具體可以治病、健身,又稱「九序心法」,有九層功法。其法與中黃直透不同,乃是攝心於背,謂背為五臟之根,意守於此,使心不外馳,漸漸萌生良知良覺,水升火降。然後再轉周天,調和五行。接著還有金液通關、玉液通關、凝神氣穴、安土敦仁諸法,以結陰丹。再采元陽之氣,九轉以成金丹。


由艮卦發展出的修鍊法還有很多,不細說,《易經》廣大,一卦一爻均能沾溉無窮,讀友們稍體會之即可。


本文轉自騰訊儒學,版權歸騰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止」的智慧從修身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正典 的精彩文章:

戒慎自修 成聖成賢
答校報詩事十問
創新也得遵守中道
黃仕忠:徐門問學記
今日 與你跨鳳乘龍

TAG:國學正典 |

您可能感興趣

修智慧,也需修身體
包身裙的時尚,修身又靚麗
修身褲的潮流,修身又時尚
緊身的穿搭,修身的時尚
六根清凈的修持:從修身修心開始
緊身包身裙,修身又舒適
瑜伽修身瘦身的原理
時尚修身瑜伽服健身達人
白色緊身褲,時尚又修身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健的身體是修鍊出來的!
緊身褲的時尚,修身又舒適
再說養心修身
緊身褲的潮流,修身的時尚
時尚緊身褲,修身又好看
牛仔緊身褲,靚麗又修身
緊身時尚范兒,減齡又修身
緊身褲的美,潮流又修身
修身時尚范兒,緊身褲的別緻
修身緊身牛仔褲,就是最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