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熊玲:抑鬱的意義

熊玲:抑鬱的意義

熊玲:抑鬱的意義



我感到了抑鬱,也感覺自己是在抑鬱狀態下寫抑鬱。

我感到很平靜,也感覺自己是在理性狀態下寫抑鬱的意義。


我明知這是一種矛盾心態,但還是有在矛盾心態下寫心情和思想的衝動。


我真的抑鬱,心情不爽。為何?有原因的也有沒原因的。那種莫明其妙的抑鬱,最讓我恐怖。有一天傍晚,我因冒出「人活著有什麼意義?」的意念而忽然陷入情緒低落的鬱悶,繼而有一種恐慌感。我按耐不住但又委婉地告訴了老公(不像平時那麼直露我的軟弱)。沒想到,他幾句話(忘了具體是什麼話)以後,我的鬱悶和恐慌感頓然消失。事後我在想,當時我情緒的迅速恢復,不在於他的幾句話語,而是他的一種生活狀態——他總是那麼精神、充滿活力。


昨日,一位同事訴說起她的抑鬱情緒,我們進行了交流、分析和討論。這是一種處理負性情緒的現實辦法。

生活中充滿了抑鬱。我們做心理諮詢,在幫助他人處理情緒障礙中的抑鬱,但我們也免不了遭逢抑鬱。


我第一次很好奇又很慎重地問老公:「你這一生感到過抑鬱嗎?」


「沒有」,他有點輕描淡寫的樣子。


「我不信!就像我不相信你說你從來不做夢一樣,這不可能的。」


「你總是說不可能。我確實沒抑鬱嘛,也沒做過夢,即便做夢也真記不得做了什麼夢嘛。」他好像很委屈,不被我理解的委屈。

「那請問,你為啥總顯得很精神,有活力?」


「這可能跟我小時候有關吧。我從小吃苦耐勞,養成了堅韌的個性。吃苦的年月我都沒感到過抑鬱,好像沒什麼能為難我。現在日子好過了,有啥抑鬱的?!」他說得輕鬆。我還是疑惑。


「我為啥有莫明其妙的抑鬱呢?」


「你有抑鬱很正常。因為你從小環境優越,愛幻想,又有多愁善感的個性。」他還是那麼輕鬆而簡單。我心裡卻有「一語道破」的為之一振。


「我的抑鬱情緒會影響你的情緒嗎?」

「我能感覺到你的抑鬱,但不會被你影響。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人偶爾有抑鬱太自然太正常了,也會自然過去的。人要保持積極而穩定的情緒不容易,你是學心理學的還不懂?這跟人從小的個性有關嘛。」我感到了他教訓背後的寬慰。

熊玲:抑鬱的意義



但他的生活狀態和他「你有抑鬱很正常」的說法,的確讓我在為之一振的心裡注入了血液一樣,感覺有點心潮澎湃。

從人成長的角度,相對他的心態,我自愧不如;從社會關係的角度,擁有他我幸福有餘;他的人格與思想,是我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感謝你,親愛的老公!是你讓我對抑鬱的意義有了更多的理解!


這就是我為何有「我在抑鬱狀態又在平靜和理性狀態」的說法。


我曾經寫過《抑鬱症的癥結與出路》,那是我在治療了許多抑鬱症的經驗上的一篇專業分析文章。關於抑鬱症發生、發展的動因與機理較複雜,診斷抑鬱症也有嚴格的醫學心理學診斷標準。但現實中,許多人只要感覺自己情緒低落、悶悶不樂,就對號入座「抑鬱症」;只要感覺情緒躁鬱而去華西心理醫院,就一定會滿載「抑鬱葯」而歸。


有些抑鬱症是人自己聯想出來的;有些抑鬱症是人自己嚇出來的;有些抑鬱症是醫生誤診出來的;有些抑鬱症是媒介造出來的。


既然人是最具情感性的動物,就必然有複雜的情緒體現。不管是高興範圍,還是痛苦範圍的情緒。奇怪的是,不管哪種語言,描述痛苦情緒的詞語遠遠多於高興情緒的詞語,比如常說的七情「喜怒哀樂悲恐驚」,興與悲之情緒的比例竟然2︰5。這是否本身就說明了,人類的情緒感受多處在悲情之中?不,應該說,人最容易感受到不同的悲傷情緒。其中之一就是抑鬱。


抑鬱就是抑鬱,是人常見的不悅情緒,而非抑鬱就是抑鬱症。


抑鬱既然是人之常見情緒,那就是正常的。因為常見就是常態,常態就是正常。以為抑鬱不正常,或暗示你有抑鬱症,你就會很注意(感覺)自己是否真的不正常了?人的心理活動是靠暗示發揮作用。如果你總是消極的暗示,你大腦圖象就是消極暗示的畫面,內心感覺就會是大腦圖象相關的情緒體驗,比如你總想著「上台講話時腦袋一片空白咋辦?出醜別人會嘲笑我,多丟人」,你大腦不斷湧現的就是「空白、嗤笑、冷笑」畫面,你內心就會為避免它而陷入這份「擔憂」的焦慮或抑鬱。


這是暗示的力量。你的注意力走向哪裡,你的心就走向哪裡。


抑鬱的意義,是它對你的警示:身心疲憊了,尤其是心的疲憊。是什麼呢?它或許在警示你:存在現實麻煩沒處理?有內心情結沒解決?有積壓的憤怒沒釋放?有失職的內疚?有錯失機會感的懊惱?有完美不能的自恨?有缺愛的失望?有面子失落的恥感?有等待你必須做但你不喜歡做的事情存在……總之,提示你心有掛礙。


心有掛礙,就會有焦慮或抑鬱。人是社會性人,必然心有掛礙,要躲避焦慮或抑鬱是枉然。除非你不做社會人,像「狼孩」那樣或逃到世外桃源的地方。因此,焦慮和抑鬱也是社會人的正常屬性。

熊玲:抑鬱的意義



抑鬱的意義,在於它對人尋找生命意義的暗喻。人的任何負性情緒或行為背後,都存在著它正性的追求。如:林黛玉的憂傷和眼淚,隱含了她對愛情自由的渴望;青少年的逆反和攻擊行為,表明他們抗拒束縛、想獨立的成長需要;癔症患者的行走困難,說明正在尋求符合他的人生道路;胃腸神經症的嘔吐,反映了他欲接納新事物的幻想;心臟神經症的心累,象徵著他欲拯救他人的衝動;強迫症患者的反覆檢查,表達了他對人際社會需要誠信和安全的呼籲;偏執個性人常有的憤怒,更是一種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缺失的吶喊。而鬱悶者的抑鬱,則透露了人生意義感(價值感)對人的重要性的隱喻。


抑鬱是一種傷感情緒,它表達了人對生活無味無趣的煩悶,表達了人對生命意義感減弱的難過。所以,抑鬱象徵了人生命意義暫缺。


抑鬱本身就是一種意義,意旨人必須要有生活的意義感。因為人缺乏意義感的情緒表現則是抑鬱。換句話說,抑鬱說明人最需要的東西,是生活的價值感和意義感。


抑鬱的意義,還在於你對它賦予什麼樣的意義和你對它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如果你視抑鬱為常態,它也沒啥了不得,不就是常態情緒嗎?你接納它,它對你意義非凡,因為它忠實地提醒你需要什麼;如果你視抑鬱為變態,你自然會逃避它消除它,而它卻像惡魔一樣,追逐你纏著你不放。因為你沒有尊重它,你曲解了它的意義,它對你慍怒了。


如果你理解抑鬱對你的警示,你接受了它所表達的含義,它的價值就存在,你將找到屬於你的生活方向和人生價值,從而獲得幸福感。


抑鬱的意義是存在,是生活意義的存在。我抑鬱,意味我存在,意味我追尋生命價值的存在。


四川成都藍天心理諮詢機構熊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玲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成功者的思維
熊玲:誰讓你不快樂
熊玲:婚姻躁鬱症
熊玲:感言如果怎樣怎樣
原諒生活的不完美,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TAG:熊玲心理諮詢 |

您可能感興趣

熊玲:抑鬱症的康復之路
熊玲:充滿陷阱的希望
熊玲:自己和別人
熊玲:暗示的心理效應
熊玲:孕期和產後患抑鬱症該怎麼辦?
熊玲:為誰抑鬱為誰落淚
熊玲:癥狀與習慣的隱秘關係
熊玲:有關精神悖論的感想:因果共生
熊玲:為何叛逆自我願望?
熊玲:母愛,我不想要
熊玲:你的嫉妒心理從何而來?
熊玲:善良是什麼
熊玲:儿子为何叛逆母爱?
熊玲:抑鬱症的個性心理分析
熊玲:怎麼解決自卑問題?
熊玲:意乱情迷与情感取向
熊玲:誰在投射性認同?
熊玲:誰殺了自信
熊玲:缺陷抑或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