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封面來源:《瑪麗和馬克思》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片名:《瑪麗和馬克思》


原名:Mary and Max

國家:澳大利亞


年代:2009


導演:亞當·艾略特(Adam Elliot)


主演:托妮·科萊特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巴瑞·哈姆弗萊斯 貝塔尼·維特莫爾


時長:92分鐘

http://www.le.com/movie/81322.html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


本次周末補片要推薦的《瑪麗和馬克思》(Mary and Max)無疑是一枚殺傷力巨大的催淚炸彈,這部由澳大利亞獨立動畫人亞當·艾略特(Adam Elliot)擔任導演和編劇的黏土定格動畫,用十幾萬張靜止畫面組成的這90多分鐘,講述了關於區區兩個不完美的人類的故事。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導演亞當·艾略特。


8歲的瑪麗生活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郊區,她不被酒鬼母親和只愛標本的父親喜愛,平時也沒有什麼朋友,因為一次偶然機會得到一個叫做馬克思的美國紐約人的地址後,瑪麗寄出了寫給他的第一封信。44歲的馬克思是一個獨居的中年猶太男子,又自閉又肥胖,在熱鬧的都市裡過的很是失意。兩顆孤獨之心在一封封通信中發現了他們都喜歡同一部動畫片,都同樣沒有朋友。於是就這樣在從1976年到1994年的將近二十年時間裡,瑪麗與馬克思既有互相扶助也有相互傷害最終相互寬容,直到成年之後的瑪麗終於有能力來到紐約與馬克思見面了。


《瑪麗和馬克思》的上映年份是2009年,CG技術在視覺影像方面已經普及到無處不在的今天,觀眾們已然比較少能看到像本片一樣完全遵從人偶加定格畫面這樣的傳統方式製作的長篇動畫。導演亞當·艾略特是出身澳大利亞的一位定格動畫人,雖然他自言原本是想當獸醫的,從來都沒有想過會成為黏土動畫人、電影製作人或者一個作家。艾略特在維多利亞藝術學院的電影學校學習時,原本計劃把自己的第一部短片做成2D動畫,但被導師建議不如試試黏土動畫,從此他就在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遠在澳大利亞的瑪麗。


艾略特導演的所有動畫作品一共參加了700多個電影節,拿到了超過100個獎項。在《瑪麗和馬克思》之前,首先是「自述三部曲」的三部短片,分別是1996年的《舅舅》(Uncle)、1998年的《表兄》(Cousin)和1999年的《兄弟》(Brother),一直到拿到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裸體哈維闖天下》(HarvieKrumpet,2003年),艾略特始終在堅持這種古怪的看上去有明顯殘缺的人物設定。馬克思幾乎就是《裸體哈維闖天下》的主人公哈維的延續,一個是在美國生活的猶太后裔,一個是因為戰爭從波蘭來到澳大利亞的移民,兩者都是與周圍格格不入沒有融入社會的局外人,不過相較於熱愛赤裸身體的人生還算圓滿樂觀的哈維,馬克思則是更頹廢的版本,如果沒有瑪麗誤打誤撞的來信,大概馬克思的人生只能如本片的畫面色調一般一直灰暗下去了。在藝術層面的誇張與重塑之外,馬克思其人確有原型,正是艾略特自己的一個通信了二十多年的身在紐約的筆友,也是一個有自閉症的猶太人。實際上瑪麗身上也有艾略特童年的影子,害羞又孤獨,艾略特說瑪麗頭上標誌性的胎記就是這份兒時憂鬱的象徵。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美國自己一個人生活的馬克思。


為何要執著於對殘缺的表達?這都是源於艾略特的自身經歷,他本人即有一些生理缺陷——因為生理性原因導致手部不自覺顫抖,由此致使繪畫和書寫困難,常常被人當做是在緊張。艾略特創造的所有角色都是不完美的,對於所謂「殘缺」他是這樣一種態度:「每個人都有缺陷,只是平時這些部分都被隱藏起來,我的目標是要突出並且慶祝人類能有這樣的不完美,沒有人是純潔或者無瑕疵的」。這樣的理念也最終成為艾略特的審美風格,細長腦袋凸出的眼睛,他的粘土小人偶們從來都長的算不上好看。瑪麗和馬克思兩個人在正常人的認知里都是「怪人」的範疇,本片的主題就是探討這群人的孤獨和差異,如何來講這個故事,艾略特的敘事方式很有特點,就像千層餅一樣,把一層一層的故事密集的鋪開。他稱自己從不痴迷於搭建結構,而是從細節開始,當細節準備的足夠多時,故事情節自然會串聯起來。這樣將自己沉浸在故事中的創作方式頗有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在《瑪麗和馬克思》的劇本寫到結尾的部分時,艾略特自己先流了一桶眼淚。


《瑪麗和馬克思》的畫面在色調方面有十分明顯的區分,絕大多數動畫運用到的顏色都是五顏六色的,艾略特稱這次想做點不同的。相較於自己以往的作品,艾略特在《瑪麗和馬克思》中開始更明顯的把顏色當做一種傳遞信息的特殊手段使用,棕色的瑪麗的世界和灰色的馬克思的世界。70年代的澳大利亞看上去像尼古丁染上的顏色,鋼筋水泥的大都市紐約給人灰色的感覺也很好理解。兩人互動的信件和禮物要在兩個暗淡的世界中穿梭,一些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小物件就會以暗紅色的顏色出現。另外如果瑪麗送給馬克思一樣東西,即便東西到了紐約,依然還是瑪麗世界的棕色不會變成灰色,馬克思送給瑪麗東西的話也是一樣,會保持它們原有的顏色。這些在顏色上玩的小規則,正是艾略特費心設計的並且為之得意的一個在藝術層面上的驚喜,即便全片都是暗色調的,但它並不沉悶。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片中顏色的變化與對比。


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可能沒有留意到的是,《瑪麗和馬克思》沒有使用任何由電腦製作出來的動畫效果。一共212個黏土人偶、133個場景、475個小道具,小到信件郵箱垃圾桶,大到紐約的天際線,每一個人物和道具都是純手工完成,像是馬克思用的Underwood牌打字機從設計到做出來就花了9個星期。全片用8台高解析度的數碼照相機拍攝靜止畫面,由6個動畫師來移動每個畫面中的人物,一共拍了大約138480張照片作為素材,以每秒24幀的播放速度構成了觀眾看到的92分鐘。僅僅在拍攝的部分就花了57周,平均每2分半鐘左右的畫面就要拍整整一周,而整個製作時間持續了5年。如此耗費時間對於資金來說也是考驗,不過幸運的是他們有一個很堅強熱情的女製片人,拉來了820萬澳元的預算。


製作逐格動畫的時間成本如此之高,然而即便其他機會擺在面前,艾略特依舊沒有放棄他的黏土小人。好萊塢從來都不是個缺少金錢的地方,在艾略特憑藉《裸體哈維闖天下》拿到奧斯卡獎後,美國人伸出了橄欖枝,不過他拒絕了,去美國一定是能獲得更多報酬,但是將失去做動畫的幸福感。其實在獲得奧斯卡獎之後,艾略特每年都會得到兩張去奧斯卡的門票,但是為了保持距離從來沒去過,他知道自己是個控制狂,不可能接受得了來自好萊塢的沒有多少創造性和創作自由的工作。另一份來自電影公司Rocket Man Pictures拍攝3D動畫的邀約也被艾略特婉拒了,甚至連腳本都沒看,用他的話說,「我沒有電腦製作動畫的知識,電腦動畫對於我就像是外國人」。去皮克斯和夢工廠參觀之後艾略特一樣這麼認為,「我們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但是他們就只是看著,大概在想『這群人對於我們來說太奇怪了』吧」。也多虧了以上種種,才能讓《瑪麗和馬克思》這樣經典的作品有機會誕生。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作為一部獨立動畫,《瑪麗和馬克思》能請到奧斯卡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配音也是十分不容易。艾略特在再次看霍夫曼主演的電影《愛我就讓我快樂》(Happiness)時,就決定馬克思的聲音必須由這個人來配,雖然其實是支付不起這筆費用的。找到機會把劇本交到霍夫曼手裡大概花了一年時間,不過當霍夫曼看完劇本之後馬上就決定加入了。8歲的瑪麗也是找到了一個真正8歲的小女孩來配音,面試了40個小女孩後選定了貝塔尼·維特莫爾,長大後的瑪麗則是由從澳大利亞走向世界影壇的女星托妮·科萊特來配音。另外還有一些特別小的角色找不到合適演員,艾略特就親自上陣。


在各方面都如此出色的《瑪麗和馬克思》被世界矚目毫不出人意料,法國昂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獎、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獎以及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都被它收入囊中。當然《瑪麗和馬克思》也打開了美國的大門,不僅是首部登陸美國聖丹斯電影節的澳大利亞電影,也是該電影節首部擔任開幕影片的動畫電影。艾略特在提到自己做這部動畫的初衷時說,就是想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它,拿不拿獎都不在乎,讓花了15美元電影票錢的人覺得值得就好了。而除了來自業內的認可,種種獎項之外,在由大眾打分評價的電影網站IMDb上,《瑪麗和馬克思》的得分至今還排在前250的位置,也算是做到了無愧於初心。

周末補片:當兩顆孤獨之心相遇——二十七期《瑪麗和馬克思》



對於看慣了由電腦製作的炫酷畫面的觀眾們,能有機會感受下黏土這樣在如今看來充滿情懷的方式製作的動畫,也不失為一種有意思的體驗,更何況《瑪麗和馬克思》的故事本身也是無可挑剔。開頭的一句話來自馬克思寫給瑪麗的最後一封信,結尾也就引用下信中的另一句話。畢竟作為大多數不完美的人類中的一員,生命中的大多數朋友都隨著時間流逝而去,會不會有「摯友」這種東西,太靠運氣了。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瑪麗和馬克思


Adam Elliot, 「Mary and Max」: Flaws, 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Interview with Adam Elliot, writer/director/designer of Mary and Max


Mary and Max: rewatching classic Australian film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Anitama新聲:我們也是人
《結城友奈是勇者》作品回顧(二):上江洲誠漫談劇本
2015年演出角度值得推薦的十集電視動畫其七(上):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 第六話
狼煙動畫十年紀念專訪(三):我們的作品就是在炫技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宅女與偽娘的相處之道——周末補片之二十四《海月姬》
周末補片:不死者的憂鬱——四十七期《永生之酒》
周末補片:偷走你的心——五十三期《魯邦三世 名為峰不二子的女人》
周末補片之第三十期:《魔術師》
周末補片五十六期《一周的朋友》:此情依舊
周末補片:陪你一起長大——三十三期《白兔糖》
周末補片:熊孩子的變形計——二十八篇《美由里之森》
周末補片:槍與火的碰撞——三十四期《軍火女王》
周末補片五十四期《阿修羅》——當野獸成為人,人變為野獸時
周末補片:近未來的自由捍衛戰——四十三期《圖書館戰爭》
周末補片:朋友,你聽說過五葉么?——四十一期《江戶盜賊團五葉》
周末補片:京中有善口技者——四十六期《女子落語》
周末補片:這個武士有點黑——三十七期《爆炸頭武士》
周末補片二十九期《空想新子和千年魔法》——穿越千年的小清新
周末補片:來自橋下的歡聲笑語——五十二期《荒川爆笑團》
周末補片:輕鬆歡快的業界——四十九期《那就是聲優!》
周末補片:太宰文學。新境地。——三十五期《青之文學》
周末補片:廢柴也有逆襲時——四十二期《賭博默示錄》
周末補片:給你100億拯救世界——三十六期《東之伊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