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拒絕,是人生優雅的轉身
點擊播放 GIF/1818K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林靜朗讀音頻
文 | 星雲大師領讀編輯| 晨晨
「日行一善,一年行300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慈悲的善友同修們大家早上好!生活中的你,是個懂得拒絕的人嗎?為什麼說,懂得拒絕,是人生優雅的轉身呢?
別人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會變得很累。別人需要你時你就出現,不需要你時你就消失,你會慢慢失去自我。
做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拒絕。說不,才能得到,懂得拒絕,活得才不糾結。
杭州凈土院的葯山惟政禪師,禪學很高,持律也很嚴謹。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為唐文宗解釋「蛤蜊觀音」之事。
禪師生性淡泊,不喜應酬。朝中大臣經常爭相供養,禪師均借故推辭。但是,禪師與蔣侍郎頗有深交。有一天,蔣侍郎對禪師道:「明日寒舍文人雅集,多是當代學者名士,希望禪師撥冗前往,普灑甘露,演說妙法,則我等不勝榮幸!」
葯山惟政禪師推辭再三,無奈侍郎堅請,不得已勉強承諾前往。第二天,蔣侍郎派人前來迎接禪師時,惟政禪師已不在寺中,只留下一首偈語:「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為僧只合居岩穴,國士筵中甚不宜。」
迎者將此偈呈交蔣侍郎,蔣侍郎非但不怪禪師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禪師,認為惟政禪師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在朋友和自我之間,人難免要面臨二選一的時候。這時候,葯山惟政禪師選擇了自我,因為他明白,我之為我在於異人處。每個人都是跟別人不一樣的,這正是我的價值所在。
如果我們跟別人完全一樣了,那麼,我也就沒有價值了。而別人的盛情邀請,往往就是希望改變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用他們的觀念來思考。這是一個有自我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也無須對此進行讓步。
出家人的性格,個個不同,有的發心在各階層弘法度眾,經中稱為「人間比丘」;有的喜歡居住在深山叢林,經中稱為「蘭若比丘」,這就是大小乘的悲願不同所致。
人間佛陀的釋迦,經常活躍在王公大臣的周圍,但也容弟子大迦葉經常山林水邊靜坐。故《高僧傳》中,有義學比丘、弘傳比丘、持律比丘、神異比丘等不同。禪門大師的風格,有為當朝國師者,有隱遁不出者,但均能樹立佛法有益於眾生,不必同一形象。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是圓滑世故會做人情的人,而是懂得拒絕,能夠保持自我的人。一個受人歡迎、受人尊重的人,不是朋友滿天下,而是有很多懂得尊重我們的人。這樣的人,自然是比別人更加快樂,也更受人喜歡的。
我們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明天早課我們繼續學習星雲大師的開示 「思維的廣度,決定人生的寬度」。我們不見不散!記得踐行「日行一善」,還要在「日行一善共修平台」社區和群里與眾善友同修交流學習心得哦。
*主播:林靜,電台主持人。時而安靜時而熱鬧的雙魚座,矛盾的個體,人生至今略顯偏執。喜歡音樂、旅行,看球、讀書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新浪微博@DJ林靜
日行一善,一年行300善,長按圖片,立即加入
加入「日行一善學習共修」計劃,把行善的願望落實到行動
日行一善,一年行300善
改變自己的命運!
—加入「日行一善學習共修」計劃—
※念佛人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阿彌陀佛融化了我那一顆冷酷的心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古今幾人能做到?
※求學問道,到底怎樣才算是空杯心態?
TAG:禪境 |
※適當的放棄,是人生優雅的轉身
※適當的放棄,是人生優雅的轉身!
※對於愛情適當的放棄,是人生優雅的轉身
※懂得拒絕, 人生才能活得不糾結
※人生有時總是很譏諷,轉身可能就是一世
※人生的成敗不在於環境的優劣,而在於你是否選對了自己的位置
※人生,最難得的,是好心態
※懂得拐彎,是人生大智慧
※健身和不健身的區別,不只是逆襲,更關乎人生
※優雅的人生,從容恬淡
※整容失敗讓她痛不欲生,直到愛上健身,她的人生改變了!
※苦難,並非是人生最好的補品
※整容失敗讓她痛不欲生,直到愛上健身,她的人生改變了!l
※人生最大的烦恼,不是选择,而是
※懂得拐彎,是人生大智慧!
※漸漸懂得,人生有太多的遇見,身不由己
※捨棄,是為更好地擁有_人生感悟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 ;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