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天天快報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說歷史網2016-10-02


巴國,在先秦時期位處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為江州,即今重慶市江北區。始於商周時期,在秦朝時期,秦滅巴國,並設巴郡,從此巴國納入華夏文化圈。


鼎盛時期疆域「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遼闊,概括了今重慶全境、湖北恩施、川東北部分地區。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公元前316年,巴國為秦國所滅。同年,將巴國君臣擄往咸陽,巴地在無陣痛情況下實現政權的更迭。秦國在江州築城,設置巴都,把巴地納入了秦國的郡縣體制。


1、歷史


(1)起源


巴國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太 葜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太葜即上古時代東方部落首領伏羲,後照為巴人始祖。

宋代史學家羅泌《路史?後記》卷一記載:「伏羲生咸鳥;咸鳥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後照;後照生顧相,降處於巴,是生巴人。」


據考古發掘,巴國地區前文化發端於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巴人先民們就世世代代在重慶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們戰天鬥地,自強不息,創造了燦爛的巴文化。


(2)建立


而後巴人建立巴國,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說: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餘姓悉沉,惟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小蟲,與諸蟲群飛,蔽掩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乎君於夷城,四姓皆臣之。」

即最早的巴國是由五個氏族部落聯合形成一個大型的部落集團,其中巴人以武力和船技上的優勢,獲得了集團的領導權,巴人首領巴務相成為該集團的首任領袖,稱廩君,即以白虎為圖騰的巴人首領。該部落集團溯流而上,同樣憑藉武力和船技戰勝了原住民載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鹽業生產,在夷城(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


(3)商周時期


據《辭源》:「巴國,古國名,位於今重慶、湖北、四川、貴州一帶地方」。夏朝時(距今4100年~3600年)稱為「巴方」,商朝時(公元前16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中)稱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納貢,歲歲服役。後來巴人不甘商朝的壓迫,於公元前11世紀,參與周武王伐紂,由於巴人英勇善戰,迫使紂王軍隊陣前倒戈,終於打敗商紂王,西周建立。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西周初期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重慶全境,北到陝南的漢水上游,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春秋時有所擴展。戰國初期迫於楚的勢力,巴國舉國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重慶立國。[1]


(4)春秋時期


①楚巴與鄧之戰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巴國希望通過楚國與鄧國(在今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交好,楚國派大夫道朔帶巴國使者韓服出使鄧國,在鄧國南境遭到鄾國(在今湖北襄陽市東稍偏北)人的襲擊,結果財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殺。楚王聞訊大怒,派大將斗廉率領楚、巴聯軍攻打鄾國。由於鄾國與鄧國互為姻親,鄧國即派了養甥和聃甥率軍援助鄾國,爆發了著名的「楚巴與鄧之戰」,經過三次進退後,楚巴聯軍前後夾擊,打敗了鄧國,滅了鄾國。


②那處之戰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88年)巴與楚在出兵伐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巴國轉而出兵伐楚,巴軍一舉攻取了兩國邊境地區的楚國那處城(今湖北荊門沙洋),當時駐守那處城的大夫閻敖棄城游水而逃。隨後巴國又進軍至楚國都城之下(今湖北省荊州市紀南城)。楚文王大怒,殺了棄城逃跑的閻敖,結果其族人不服,紛紛作亂。當年冬季,巴國乘楚國內亂,再次出兵攻伐楚國。楚文王親自率軍抵禦巴軍,結果倉促出戰大敗於長江渡口(今湖北省枝江縣北),只得領著敗軍回國。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然而根據楚國的傳統法令,敗軍一律不得入城,因此郢都大閽鬻拳拒絕開城門,不讓打了敗仗的楚文王入郢都。楚文王不得已,只好轉兵回攻位於淮河上游的嬴姓黃國,在踖陵(今河南信陽潢川)擊敗了黃國軍隊,這樣就可以回國進城了。不料楚軍行至湫地(今湖北襄樊老河口),楚文王就因嚼食「昌歜」過量,累積中毒暴病而亡,鬻拳聞知消息後也自殺殉葬。


巴國和楚國從此關係開始惡化,這次戰爭在《左傳》和《華陽國志》均有記載。


③巴、楚、秦滅庸之戰


公元前632年,晉秦聯軍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巴國向秦國致貢,後又和楚修好。


楚莊王三年(公元前611年)巴與楚、秦國聯手滅掉了位於鄂西(湖北省竹山縣)的庸國。巴人從楚師滅庸國並分得庸國之魚邑(重慶奉節縣、巫山縣一帶)後,便被楚國逼入重慶長江三峽,進入重慶和川東地區。


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再次伐楚,包圍了楚國的鄾邑(湖北省襄陽市),同年三月,楚國派出了三位能幹的將領公孫寧、吳由於、薳固在鄾地擊敗了巴國軍隊。


(5)戰國時期


到戰國《華陽國志?巴志》說:「七國稱王,巴亦稱王。」「其地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巴國內亂(公元前377年以前)《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有巴蔓子請師於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藉楚之靈,克彌禍難。誠許楚王城,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使。(楚)王嘆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葬其身,亦以上卿禮。」


據傳許割三域之中包括有魚邑(重慶奉節、重慶巫溪)、巫邑(今重慶巫山),正是寶源山鹽泉所在之地,這是巴國經濟命脈之所在,故蔓子寧願捨棄自己的頭顱,也要力保這些地方不致丟失於楚,足見其忠於巴國熱愛巴國之心。但借兵這件事無疑暴露了巴國的虛弱,刺激了楚國的貪慾,於是楚國向西進兵,首先攻佔夷水——清江流域,奪取了巴國「鹽水」,從而佔據巴國第一道鹽泉。


楚肅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國、巴國聯軍伐楚取茲方(湖北省松滋市)。蜀國東,為巴國之地,何能超越巴國伐楚國,實則,巴國不甘心鹽泉的丟失,聯絡蜀國,經烏江、郁水、清江向楚發動襲擊,以奪回鹽水的控制權。但楚國很快發動反擊,在茲方擊敗巴蜀聯軍,楚國吸取了清江不設防而成為伐楚通道的教訓,於是在清江築捍關以保衛楚國在清江的既得利益——鹽水泉鹽。巴國第二道鹽泉鹽水泉鹽產地丟失,巴國在經濟上遭受沉重打擊,國力更加不振,楚師便大舉西進。


楚宣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巴國南部江山——黔中之地(重慶涪陵區、重慶黔江區)被楚國攻佔。楚師進攻方向很明確,就是沖著巴國第二大鹽泉來的,因此,攻佔巴國黔中之地,也就意味著完全佔有伏牛山鹽泉。《史記?秦本紀》載:「(秦)孝公元年,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


楚威王三十至四十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把兵鋒指向巴國最後一道鹽泉,很快攻佔今重慶巫溪縣、巫山、重慶奉節縣一帶,置為巫郡。至此,巴國三大鹽泉已盡失於楚,巴國也失去主要的經濟來源。楚軍從枳邑出發西進,攻下江州東面唯一關呂——陽關,接著楚軍很快全線西進,攻陷巴國國都江州(重慶渝中區)及其北的陪都墊江(重慶合川區),並進入雲南和四川西南部。故《史記?秦本紀》曰:「楚南有巴渝,過江南有黔中、巫郡。」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2、歷史解讀


(1)巴國聯苴抗蜀國


到蜀王杜蘆(開明十二世)時,巴國被庸國的侵略弄得很頭疼,於是把移居目標定在了西鄰的蜀國,巴蜀兩國的交戰很頻繁,蜀國由於開明十一世起國力漸衰,十二世蜀王杜蘆準備集中力量打敗巴國以振奮蜀國人心,於是有了巴蜀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苴國在這次戰役中依然是靠向巴國一邊,不過為了不與蜀國撕破臉皮,只派了一隊為巴國引路的士兵。蜀王杜蘆早得到巴苴合流的消息,於是秘密差由蜀軍差老弱兵做誘餌,引巴軍主力深入,然後頃巢圍剿,戰役以蜀大獲全勝,斬敵大將告終。


(2)秦國張儀的石牛計


秦惠王垂涎蜀國富饒,欲派兵攻打,但秦將對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張儀出謀製作五頭石牛,將黃金鑲在牛尾下,由其子張若護送給苴國,苴侯高興的承諾願助秦國借道伐蜀,張若又到苴蜀邊界向人們大肆宣傳說」秦惠王願與苴國結秦晉之好,送給苴國了五頭石牛。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這是秦國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還有靈性,晚上會偷偷的吃草,吃飽了也會拉屎,但它們拉的屎是黃金「。


蜀王杜蘆是一位在年輕氣盛的君王,但有時候氣盛太過了也未免是好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的他,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幾輩為什麼要建苴國,他更忘了上一輩為什麼對苴侯忍氣不發,他沒有思考,或許沒想去思考,也沒想聽廷上百官對他的進諫,他令五組勞工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另外要奪來秦惠王送給苴侯的五頭能拉黃金屎的石牛。

上古時期西南古國:巴國



(3)苴國連累了巴與蜀


張若在苴國關注著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修拓進展,終於等到蜀王杜蘆親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組勞工)引路攻打苴國,這條路就是後來的蜀道。苴侯急忙請張若回秦國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還是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攻打蜀國。苴侯為表誠意大開城門,秦兵蜂擁而入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國同年滅亡。苴侯或許不記得春秋時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就這樣,剛吃了蜀國敗仗而元氣未復的巴國被秦軍勢力包圍,秦惠王嬴駟採納司馬錯「先滅蜀,繼滅楚,而得天下」的建議,同年時隔兩月後滅亡巴國。之後屯兵江州城(今重慶直轄市),一步步向東蠶食楚國。由此我們也大概可看出中原六國為何全被滅國的原因了。


正如所言,多年後中原六國也是這樣相互殘殺共同衰弱,秦國獨做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歷史網 的精彩文章:

TAG:說歷史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東西南北湖,最大的湖泊卻在俄羅斯
民國東北稱王的是張作霖,其實當時中國東南、西南、西北都有一王
漢帝國之西南夷古兵:磨劍石竟然這麼炫
法國西南霍卡曼都,夢境之中的天空之城
「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非遺文化展」首次亮相西班牙王國
游寶瓊:游國恩先生在西南聯大
後人眼中的西南聯大:國之西南有大學泱泱
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的緯錦織物
坐落在古城賓州西南的二龍山,素有「哈爾濱東花園」之稱
民國東北張作霖稱王,卻不知當時中國東南、西南、西北都有一王?
作為中國的西南鄰國,中國皇帝賞賜的國名用了200多年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南昌
國產卡車炮衝上青藏高原,使得我國的西南邊陲迎來了新的衛士
中國西南當代作家《國際華文選輯》紐西蘭華人王莘的組詩 最後的港灣
陸韌:明朝的國家疆域觀及其明初在西南邊疆的實踐
汉帝国之西南夷古兵:磨剑石竟然这么炫
科普中國東西南北那些少為人知的道教名山
探秘那些被湮沒在歷史中的文明——西南古滇王國
陝西南鄭縣出土青銅甬鍾 被譽「國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