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諾貝爾獎評委:我們很關注中國物理界

諾貝爾獎評委:我們很關注中國物理界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戈蘭·漢森揭曉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4日電(記者李玫憶實習記者劉歌劉靜)10月4日是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的日子。按照慣例,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發布會在瑞典皇家科學院舉行。本網記者早早來到新聞發布會現場,全球媒體已經陸續就位。記者們,無論認識的還是不曾相識的,彼此打個招呼就可以開啟互相採訪模式,並交流分享各路小道消息。繼昨天諾貝爾醫學獎授予日本學者大隅良典後,大家都拭目以待,期待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會出現亞洲獲獎人。


離諾貝爾物理學獎官方揭曉時間10分鐘前,新聞發布會媒體負責人傑西卡·南妮妮(Jessica B.Nannini )進入會場,向全球媒體問候,並宣布新聞發布會將如期舉行。當地時間11時45分整,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戈蘭·漢森攜領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會執行主席尼爾森·馬騰松(Nil M?rtensson)及評委會委員托爾斯·漢斯·漢森(Thors Hans Hansson)進入會場主席台入座。在戈蘭調侃他和托爾斯不是兄弟後,他分別用瑞典語,英語及德語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來自美國大學的科學家,戴維·索利斯( David J. Thouless),鄧肯·霍爾丹( F. Duncan M. Haldane )及邁克爾·克里特里茲( J.Michael Kosterlit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拓撲相變的理論。其中,戴維·索利斯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半,另外一半由鄧肯·霍爾丹及邁克爾·克里特里茲共享。3人均是出生於英國,而就職於美國大學的科學家。

拓撲理論的麵包解釋


與之前的獲獎學科一樣,「拓撲相變」讓在場的很多記者不知所云,在戈蘭揭曉獲獎者後,托爾斯從自己的午餐袋中取出了三個形狀不同的麵包,一個沒有洞的瑞典國民肉桂卷(cinnamon bun)、有一個洞的麵包圈(bagel)和兩個洞的瑞典鹼水麵包(pretzel),以便更生動地讓各位媒體人了解「拓撲學」這個相對冷門的概念。他解釋道:拓撲學(topology)是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改變形狀後還能保持不變性質的學科,它只考慮物體間的位置關係而不在意形狀和大小。


他進一步解釋道,按拓撲理論來說,不同物體「洞」的數量不同,在不割裂它的前提下,作任意伸縮變形時,它的「洞」的數量是不變的,所以它的性質就沒變。拓撲學研究的是拓撲空間的內在屬性——即「洞」的數量,所以三個麵包「洞」的數量不一樣,它們的性質也是不一樣的。隨後他掰斷了其中一個麵包圈,解釋只有物體的「洞」的數量發生了變化,物體的性質才發生變化,即從一種「相」變為另一種「相」,這在物理學中被稱為「拓撲相變」。


拓撲材料或將應用於量子計算機

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場聯線了本屆物理學獎得主之一鄧肯·霍爾丹。他本人對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示既吃驚又感激,他表示自己的研究是該領域早期的基礎性理論,他並不預料自己能夠獲獎。這次獲獎是對他們在該領域的基礎性的理論研究的肯定,他個人表示十分感謝。在談到自己的物理學生涯時,他顯露出十足的熱情,希望自己在基礎科研理論的熱情能感染更多的年輕學者。


而另兩位獲獎者邁克爾·克里特里茲和戴維·索利斯早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也提出超導和超流性質的新模型,並解釋溫度的變化會導致超導體或超流體發聲相變,這顛覆了當時的理論。他們在拓撲領域先驅性的工作為許多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而且他們提出的相變理論,即KT(Kosterlitz-Thouless)相變理論就是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在談到獲獎原因時,諾貝爾物理獎評委員會執行主席馬騰松稱三位獲獎者研究了物質的奇異狀態,如超導體、超流體或磁性薄膜等等。他們的先驅性工作為搜尋物質的奇異新狀態奠定了基礎,或許能在未來的材料科學和電子學中找到用武之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拓撲相有很多種,它們不僅存在於薄層和線狀物,還存在於普通的三維材料中。過去十年里,這一領域的研究促進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前沿發展,人們不僅僅對拓撲材料能夠在新一代電子器件和超導體中產生應用抱有希望,而且看好其在未來量子計算機方面的應用。


諾獎一直關注中國物理學界


新聞發布會後,本網記者採訪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員、諾貝爾物理學評選委員會成員烏爾佳·博特納(Olga Botner)女士。她向我們解釋道,雖然物理研究的是大自然規律的基礎科學,大眾對物理仍然抱有強烈的畏懼感。今年物理學獲獎者的研究在本質上就是對物質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對未來新材料的研究發現奠定了基礎。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頒獎共110次,僅有兩名女性曾獲獎。作為一名女性,博特納女士表示物理學歷來是一個男性科學家占絕對的學科,但是讓她自豪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物理學家被提名諾貝爾,她個人大膽預測將來會有女性成為諾貝爾物理獎獲獎者。

在談到中國物理學研究時,博特納女士肯定的告訴本網記者,中國科學家近年來一直受到諾貝爾評選委員會的關注。諾貝爾獎近年來一直積極的聯繫中國的高校和研究院,傳播諾貝爾提名的方法,希望在諾貝爾的提名中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提名科學家。去年博特納女士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物理學獎評委會每年都會向中國大學發出邀請信,希望聯繫上物理學領域的教授,繼而由他們向評委會推薦物理學獎候選人。但多年來幾乎未得到來自中國的回復。」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來自中國的諾貝爾物理獎提名者數量有所增長。然而,這遠遠不足以體現中國物理研究的現狀,她表示諾貝爾獎會持續關注中國物理界,並希望通過本網再次向中國科學家呼籲,積极參与諾貝爾獎提名,以期待在未來見到更多物理學領域的中國科學家。


獲獎者資料:


戴維·索利斯(David J. Thouless),1934年出生於蘇格蘭,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華盛頓大學教授,理論凝聚態物理學家。索利斯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曾擔任英國伯明翰大學物理學教授。1980年他成為華盛頓大學教授。他是英國皇家學會、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得物理學界若干著名大獎,包括沃爾夫獎,保羅·迪萊克金獎,美國物理學會獎等。


邁克爾·克里特里茲1942年生於英國。在劍橋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1969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82年他成為布朗大學物理學教授。曾獲得英國物理學大獎馬克斯韋爾獎。


鄧肯·霍爾丹1951年出生於英國,英國物理學獎。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他對一系列物理學基礎理論做出重大貢獻。是英國皇家學會、美國物理學會會員。曾獲得多項世界物理學大獎,包括巴克利獎,阿爾弗雷德·斯洛恩基金會獎、勞倫斯獎等。

【1】【2】【3】【4】【5】【6】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網路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翰墨譜新象
美國強推「9·11」法案惹惱沙特 或影響兩國反恐
天啦嚕!第一次見那麼美的二哈!
4種方式讓你的營養不再流失-搜狐體育
在美國遇上車禍怎麼辦?及時報警勿「私了」

TAG:青島網路廣播電視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亨利八世與女兒瑪麗都「關注」非洲的特殊「貿易」
發改委:關注體育俱樂部非理性對外投資!央視批評投資米蘭雙雄
劉嘉玲為老公慶生引網友關注 獲邀當奧斯卡評委稱很榮幸
法國足球:尤文正密切關注穆薩-登貝萊
美國人喜歡特朗普,值得中國人關注
境外媒體關注安理會敘化武問題決議案 中國棄權俄否決
王貽芳:只關注嚴肅科學家的討論與批評
鏡報:穆里尼奧關注凱爾特人後衛蒂爾尼
全球體育迷關注奧運獎金 印尼「天價」英國「一毛不拔」
特朗普回應奧斯卡出烏龍:他們太關注政治
米蘭世博會金獎得主中國原創服裝品牌再獲歐洲關注!
意媒:尤文圖斯關注國米中場布羅佐維奇
美媒關注杜特爾特訪華 擔憂美再失去一個亞洲盟友
霍金給特朗普留口信:務必關注氣候變化問題
安切洛蒂:曼聯和槍手的美國老闆更關注俱樂部收益
瓦倫西亞關注國米後衛穆里略和安薩爾迪
英媒關注美國總統就職大典禮:核按鈕將交給特朗普
呂迪格:從亨利博格坎普時代關注阿森納
梁曉聲,作家、教授、政協委員於一身,他關注著中國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