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與惡趣的距離只在呼吸間

我們與惡趣的距離只在呼吸間

我們與惡趣的距離只在呼吸間



我們總喜歡把惡趣想成是極為遙遠的地方,但事實上惡趣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僅在呼吸之間。在不做觀察的情況下,我們似乎不大會擔心自己將墮入惡趣,我們常對自己說:「畢竟我平時還能持戒,也能念念經。至於罪嘛,我從未做過殺人打馬這樣的大惡。」然而這只是不善於觀察而導致的自欺。如果認真加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入不入惡趣是不能由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所造的業。我們相續中有很多業,善與不善混在一起。哪種業力量最大,臨死前就會被愛、取所觸發。如果我們檢查一下我們現在相續中哪種業力量大的話,我們會發現多半是不善業的力量大。

業力的大小,與造業的動機、正行及結行等強弱有關。因此,即便是我們認為很小的不善業,實際上也會變成很大的惡業。譬如說,雖然只用一個詞去罵自己的弟子,如果責罵的動機是帶有很大的嗔恚,罵又罵得極為惡毒、粗魯,最後又生起很大的傲慢。這樣的話,加行、正行、結行三者都做得很「圓滿」。另以殺虱子為例,如果以極強的嗔心動機,殺的時候先用手指擠壓虱子,折磨它很長一段時間,再將它殺死,最後又沾沾自喜地想:「這下我感到好多了。」這樣的不善業也會變得很有力量。


另一方面,我們總感覺自己所做的善業力量很大,但實際上卻非常微弱。善業要成為大力的善業,加行動機、正行與結行迴向等各方面都必須清凈才行。關於我們做善時最初的動機,姑且不論是否出自最上的菩提心和中等的出離心,恐怕就連最下的希求後世之心都很少見。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希望能實現現世安樂的意願,然而任何想達到這些目的的發願全部是罪業。正行也多不清凈,修法又缺乏熱忱,即便用念珠念一圈「嘛呢」都難以專心致志,不是瞌睡就是散亂,連好好念一遍《兜率天眾頌》都很困難。結行中的迴向發願也多半流於現世這一方面。所以,我們自以為很大的善,實際上卻極微弱。有些人加行不清凈,有些人動機和結行不清凈,更有人這三者都不清凈。


由於我們相續中不善業的力量很大,因此只有不善業會在臨終時被觸發。一旦被觸發,那麼下輩子去的地方也就只有惡趣。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我們下輩子幾乎都將投生在惡趣之中!


節選 ▏《掌中解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 的精彩文章:

《華嚴經》中說依止善知識的功德
道次第八大引導都是哪些
大威德金剛四業火供法會壇城的殊勝
怎麼理解「佛度有緣人」?
生病時該如何修行?

TAG: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和有趣之間,你也許只隔了一隻貓的距離
就算我們在床上負距離接觸,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也不會更近一厘米
你是我愛而不得的人,我們最好的距離就是保持距離
突發急性心梗:讓我們與死神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一些
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從沒拉近過
最疼的距離,是你不在身邊卻在我心裡
最痛的距離,是你不在我身邊卻在我心裡!
我們之間的距離,只差一次表白
與你之間只隔著思念的距離
縮短你與天才之間的距離竟然是它
在愛的面前,距離真的什麼也不是
你我之間的距離,變得永遠到不了
你和好心情之間,只隔著一句「好話」的距離
最疼的距離,是你不在身邊,卻在我心裡。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她說:如果異地戀的話,那我們就分手吧!但我們之間的距離只有兩個小時……
你與愛之間,隔著一隻谷蟹的距離
距離最好的我們只差一個你
距離是最好的考驗,對愛情的考驗,我們一起愛著,並不在乎是不是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