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仲淹的偉大抱負:不為良相便做良醫

范仲淹的偉大抱負:不為良相便做良醫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以其高尚的道德和偉大的人格光耀千古,永為後世敬仰。他的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氣,千百年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的名篇《岳陽樓記》和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被後人千古傳誦。


范仲淹先生(989-1052年),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卒謚文正,追封楚國公。先生幼孤家貧,即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己任。他曾遇到一位相士,問道:「你看我以後能做宰相嗎?」相士說:「小小年紀,口氣不小。」范仲淹又說:「那你看我能否做醫生?」相士驚訝地說:「怎麼相差那麼大?」范仲淹回答說:「唯有良相與良醫可以救人。」相士讚歎道:「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先生年少時在山東長白山禮泉寺勤苦讀書,每日煮粥兩升,冷卻後切為四塊,撒上鹽和菜末,早晚各食兩塊,以此果腹。後來,先生遊學於河南應天府書院,「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起居飲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 范仲淹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進士,從此步入仕途,逐步實現他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人們對先生一生的事迹頗為熟悉,而對他與佛教的淵源可能不甚了解。



范仲淹的偉大抱負:不為良相便做良醫


范仲淹先生自始崇信佛法,與佛教頗有淵源。起初,先生在禮泉寺讀書時,偶然間發現寺中地窖內藏有金子,先生雖然家時,才對僧人言及此事,取金修寺。先生之高尚品格,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此時已自與眾不同。


先生事親至孝,母親去世後,請僧人誦經,孝心感應觀世音菩薩助念。藉菩薩之力,母親得以超升天界。


范仲淹先生一生蒞任所到之地,必造寺度僧,興崇三寶。晚年時曾舍宅為寺,名為天平寺,並延請浮山法遠禪師住持。先生留心佛典,誦《金剛經》「輒有冥契」。值得一提的是,據《角虎集》載,先生「常修凈業,以養聖胎」。

慶曆初年,先生奉命宣撫河東,於旅途間,得故經一卷,名曰《十六阿羅漢因果識見頌》,內容乃是諸阿羅漢誦佛所說善惡因果,識心達本之法(因者,因緣;果者,果報;識者,諸自本心;見者,見其本性)。先生閱讀過後,法喜充滿,特作序讚歎,流通於世。序文中寫道:


「余嘗覽釋教大藏經,究諸善之理。見諸佛菩薩,施廣大慈悲力,啟利益方便門。大自天地山河,細及昆蟲草木,種種善諭,開悟迷途。奈何業結障蔽深高,著惡昧善者多,見性識心者少。故佛佛留訓,祖祖垂言,以濟群生,以成大願。」足見先生是深知佛家真諦的。他的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生還說過『以萬靈為心,以萬物為體」、「進則盡憂國憂民之誠,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先生「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愛持眾同,樂與人共」,這些可以說都是菩薩境界,深獲佛法之益。先生善寫詩文,他的詩文頗有與佛法相通之處。而且他已經開始從佛法中汲取營養,壯大儒學。


范仲淹先生一如歷代士大大一樣,喜與佛門高僧大德交遊。先生曾問道於琅琊慧覺禪師,且有偈贈予禪師:


連朝共話釋疑團,豈謂浮生半日閑。


直欲與師閑到老,盡取識性入玄關。

宋仁宗景祜四年,范仲淹出守鄱陽,仰慕古禪師道風,多次拜訪問道。古禪師曾寄偈相勉:


丈夫各負衝天氣,莫認虛名污自身。


撒手直須千聖外,纖塵不盡眼中翳。


先生還與圓悟禪師相善,並且勉其參方行腳。圓悟禪師在先生的勸勉下,遍參諸方,卒成大器。先生還曾屢次為文表贊佛門高德。仁宗皇祜元年,天竺山日觀庵善升禪師入寂,先生為其撰寫塔記,表彰德行。浮山法遠禪師,曾住持天平寺,入寂後,先生為其撰寫碑銘。在碑銘中,先生贊道: 「嗚呼遠公,釋子之雄。禪林甘澤,法海真龍。壽齡有限,慧命無窮。寒岩脊骨,千載清風。」


先生曾與起居舍人尹洙為莫逆之交,尹洙臨終之日,先以書信與先生告別,先生速來看望,慟哭不已。尹洙忽然又睜開眼說道:「已與公別,何用復來?且死生常理,希文豈不曉乎?」說完後端坐而逝。

先生得到眾多良師益友警醒與提攜,道業日進,深得佛法實益。縱觀范仲淹先生的一生,確實始終是立身行道,真正踐履了儒家兼濟天下和佛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令人欽佩不已。先生為官則勤政愛民、獎掖人才,居鄉則自奉儉約、樂善好施。修水利、舉人才、置義田、興義學、濟貧困,先生一生的善行義舉,不勝枚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線裝書之美:古樸素雅,親和柔美
袁世凱與蛤蟆的故事,傳說還是真事?
堪稱第一:宋徽宗的文藝帝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如何拜師的?
憨山大師夢遊到兜率天親眼見到彌勒菩薩

TAG:文化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為良相 便為良醫
良相亦良醫,此為灶心土
歷史較真:護國良相狄仁傑與武則天到底有沒有私情?
章惇到底是奸臣還是良相?章惇和蘇軾的關係如何?
韓信做件事與張良相反,劉邦考慮後還是同意了
護國良相,他不僅僅是一代神探
解析萬古良相李德裕為什麼被唐宣宗李忱罷免?
李世民最為倚重的良相,十歲看出隋朝要亡,晚年失去李世民信任
貞觀良相杜如晦:出身官宦世家的優秀青年
趙四小姐趙一荻簡介 趙一荻和張學良相守70餘載
192斤的胖子,瘦了39斤之後,與鍾漢良相似度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