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史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陳傳席,曾經組織過中國美術史界第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組織全國36家博物館(院)藏品聯展,皆在國際、國內學術界產生很大影響。他在1986年應聘赴美任堪薩斯大學研究員,從事明末清初畫史和「揚州八怪」的研究,出版學術著作26部,主要有《六朝畫論研究》、《中國山水畫史》、《〈畫山水序〉(敘畫)校注》、《六朝畫家史料》、《明末怪傑——陳洪綬生涯和藝術》、《現代藝術論》、《中國繪畫理論史》、《悔晚齋臆語》、《中國繪畫美學史》等,同時發表論文400餘篇。他在從事藝術史論的研究和教學之餘,還進行繪畫、書法、小說、散文的創作。陳傳席善於將中國美術歷史和理論與文學、哲學、宗教、歷史、經濟等學科相結合,其研究頗為深刻,富有新意。陳傳席的言論總是給人以語出驚人、離經叛道的震憾,引起了學術界的許多爭論。記者近日採訪了陳傳席。

記者:您曾說過一句話,「字寫好就對了,成書法家就錯了」,這是什麼含義呢?


陳傳席:古人將繪畫分為專業畫家和業餘畫家,因此畫風也產生了匠體(工體)和仕體兩種,而專業畫家多數不受人重視,因為專業畫家就是匠人,業餘畫家多是文人,匠人的地位始終不能和仕人相比。中國的歷史從周朝開始就是文官治政了,隋唐時候的科舉取仕,即會寫詩、寫好字就可以做官,《前唐史》中記載古代做官的四大標準就是「身、言、書、文」。所以中國歷代是非常重視文化的。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藝術是一種遊戲,被排在了最後。漢代的趙壹寫過一篇文章叫《非草書》,是說書法寫好了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與治理地方也沒有什麼關係,沒有必要花很大的功夫。所以古人認為書畫為小道,是一種遊戲,不是主要的。


中國人寫字、畫畫都用一支毛筆,也寫在同樣的宣紙上,公事之餘要寫寫畫畫。中國的文人將這些當作是業餘愛好,以自娛自樂為主,所以趕不上專業的畫匠。當然文人也不願意被人稱為畫師,比如宋代最偉大的畫家李成,有一個王室成員請他畫一張畫,他卻大罵這個王室成員,認為他糟蹋了自己的名聲。王室成員後來找了一個文化人與李成交朋友,這個人就騙李成畫了一幅畫送給王室成員,掛在大廳里,邀請李成來看,李成感到很慚愧,後悔得不得了,結果鬱悶而死。李成的孫子當了官以後,將李成的畫買來都燒掉,他覺得自己的祖父是個畫家很不光彩。過去文人畫畫、寫字都沒有大篇幅、大尺寸的,都是朋友之間把玩的,如果被掛在大廳、為王室去做裝飾,是感到恥辱的,因為那是匠人的事情。現在人寫字畫畫則不一樣,如果被掛到人民大會堂里那是莫大的光榮。台灣有一個著名書畫家叫溥心畬,他是溥儀的弟弟,一生以書畫為業,但卻以書畫家為恥,他反覆對學生講:與其稱我為畫家,不如稱我為書法家;與其稱我為書法家,不如稱我為詩人;與其稱我為詩人,不如稱我為學者。表示自己是有學問的人。過去的文人字寫得都很好,但對書畫總是嗤之以鼻,認為是雕蟲小技,並不以書畫家自居。現在的大書法家也不一定有他們的水平。


儘管古人不願做專業的書法家,但是字寫不好也是相當丟人的。古人重視書法,因為書法是學問。蘇東坡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就是說,如果畫畫只以形似為基準,只是兒童的見識。仕人之書畫是有書卷氣的。「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在書畫上不能下太多的功夫,否則會影響你對道的學習。近代的鄭振鐸也反對成立書法家協會,理由是書法是每個人都應該會的,沒有必要成立一個書法家協會。也就是說當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寫好字。可一旦都成為書法家,對於整個時代來說就是個悲劇了。搞經濟建設,人越多越好,對於書法來說,我們不需要那麼多人寫字。書法不可能成為一種專業,但它是「非專業職業」,就是說它在做一門學問,但又不是職業。不是說一個人只要天天寫字就能把字寫好,因為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記者:您認為搞藝術的要有民族、現代、個人三個特性。請您做一些詳細的說明。


陳傳席:民族、現代、個人三個特性,我還是主要針對繪畫提出的。但不論書法繪畫,沒有這三個風格就不能成為大家,如此看來,提出這三個特性對書法也是有用的。首先書法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外國人拿毛筆肯定寫不過中國人。如果沒有民族的特色,書畫家的創作也就沒有了傳統的根基。有了民族特色以後還要有時代特色,把古人的東西都臨摹一遍,即使臨得很像也沒有用,因為不是現在的東西,沒有時代的特徵。在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基礎上,還要有個人的特色。唐楷就是時代特色,與秦漢和魏晉都不一樣,在唐楷的基礎上,又有顏真卿、柳公權的特色。這種個人特色在時代的基礎之上自然形成,在群體的特色之上加註自己的東西。如果脫離了民族特色和時代特性,個人風格就會產生怪誕的形式。書法必須有民族傳統,就是說光是寫寫字,形成不了藝術。書法如何體現時代確實是個問題,我認為,現代人寫出的漢隸和唐楷還是屬於現代的東西,比如啟功的書法,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同時也是個人的風格。如果一個人的修養到了,字也寫好了,就肯定會有這三個特色。不要一拿筆就想寫出個人特色,那樣只會搞花樣,而花樣不是特色,不是風格。要想達到民族的、傳統的特性,需要很豐厚的基礎,再加上有學問,自然有個性出現。黃賓虹的書畫到了90歲才有他的特色,藝術成就才被人稱道。搞所謂現代書法的人認為不需要練傳統,也不顧民族特色,這種人的花樣會增多,但是年齡再大功力也不會加深。


記者:您認為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


陳傳席:我認為書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懷抱,淡是自然自如。這也是以涵養和學問作為基礎的。書畫實際就是個人表現,這個個人表現要綜合地分析,不是用墨一潑、大筆一揮的個人表現,字要寫得好,一定是技巧與氣質、風度、學識多方面的結合。一個人有學問在字裡面就表現學問,一個人老老實實在字裡面就表現老老實實,這是一個精神狀態的反映。一個人如果喜歡喝酒、性格豪爽那麼適合畫大寫意,畫工筆不會很好,反之,一個慢性子、脾氣緩的人畫工筆就會很到位。藝術作品中「散」到什麼程度、「淡」到什麼程度,表現了個人修養和境界到達什麼程度。魏晉風度以瀟洒、直率為主,唐代就以嚴整和規矩為主,因此書法風格完全不同,達到的境界也不相同。歷代的書法大家沒有一個是因為做作和不自然而達到很高境界的,這也體現了散和淡。


記者:書法藝術在當代可以起到什麼特殊功用?其價值如何體現?

陳傳席:書法在任何一個時代對國家的貢獻都是很小的,書畫確實是「小道」,當總理的人未必一定要寫好字,字寫得再好,經濟搞不上去也是沒有用的。要想成為大書法家、大畫家,沒有好的修養和博大的胸懷是不行的,如果一個時代有了許多大藝術家,表明這個時代的修養和胸懷是與眾不同的。所以書法和繪畫是一個時代的折射,像鏡子一樣,能夠看出這個時代是否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從這一點來看,書畫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如果一個時代沒有幾個大藝術家的話,這個時代也是非常寂寞的。莊子講「無用之用,是為至用」。空氣不需要付錢,但是人沒有空氣就活不了。一個人家裡不掛字畫也可以過日子,但是掛上了字畫就體現了價值。唐代興盛偉大,那麼唐代的書法就不會差。如果沒有魯迅的詩文和毛澤東的狂草,那麼我們上個世紀的中國就體現不出骨氣和豪邁了。


記者:您能談談對當代書法的個人看法嗎?對當今藝術批評,特別是書畫評論界如何看待?一些表面過熱、實則務虛的書法現象如何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陳傳席:我覺得現在的書畫界主要是缺少文化,這是個最大的問題。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民國書法》,那裡面所有書法寫得好的都不是專業書法家。李宗仁、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魯迅這些人的書法,現在有幾個人能夠超過?專業書法家都有個思想包袱,我是個書法家一定要寫出自己的面貌和風格,這樣就會做作,寫得不自然。還有隻想爭名奪利,就肯定寫不好字。書法是小道,小技巧,但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撐,沒有相當的氣質學不好書法。


書畫界的主要毛病就是不做學問,書法家首先應該是有學問的人。光練技巧,想著趕緊把字寫好,結果還就是寫不好。書法既不能不講技法,又不能光講技法,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會走向歪門邪道。書法的技巧如果不故弄玄虛的話,一天就講完了,但練起來卻是一輩子的事情。技巧佔5%,學問要佔95%。沒有文化,書法基礎只能越來越差。現在有些人二三十歲時就把字寫得很好了,但卻越寫越不如原來了。這是因為年輕時字寫得很好,再加上有朝氣,自然不錯。但等到年齡大了,朝氣沒有了,要搞自己的特色了,如果沒有學問,寫的字反而沒有以前好了,體現出混氣和老氣。文化是中國書畫的基礎,像于右任、林散之的書法,都是有內涵、有修養的體現。古人在文化上下功夫,做學問是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豐富自己,做事就會工穩,書法自然也會好起來,讀書可以使筆下更有內涵。現在人讀書、寫文章主要是為別人,而不是為了涵養自己。讀了許多書的人寫字未必有書卷氣,但是沒有讀書的人寫字肯定不會有書卷氣。


現在許多人不讀書、不看報、不關心國家大事,胸無點墨,就琢磨著爭名奪利,筆下流露出來的境界自然不高。有些年輕人技巧已經夠了,缺少的是把傳統認真讀過,然後融化到自己的性情當中。中國是一個有特色的國家,這個特色就是繼承,書法就是要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書法,不要動不動就搞創新。有人說書法低迷是因為硬筆出現了,我看不是這樣,唐代書法不如魏晉,宋代不如唐,元明又不如宋代,那時也沒有硬筆,還是一代不如一代。趙孟畹氖櫸ㄓ惺裁捶綹瘢渴導仕褪茄А岸王」,又不可能完全像「二王」,這就是他的風格,成為一代大書法家。拿來外國的東西搞創新,人云亦云,往往怪模怪樣的東西就產生了,結果把書法家引向了歧途。書法本身就是一個繼承的問題。書法要搞好,不要搞那些怪的東西,只要把傳統搞好就行了。

關於藝術批評,現在沒有一個大學專門教授這個專業,即使搞藝術批評的人,也沒有進行專業的訓練。藝術批評更要有文化基礎,創作是直接狀態,藝術批評是哲學狀態,以哲學為基礎。如果不懂書畫的真諦,就批評不出名堂來。再加上現在的經濟大潮,書畫家主要以當官、賣錢為主,需要別人來吹捧,所以批評家都成了「表揚家」,講一些麻木不仁的話,這好、那也好,也不知道好在哪裡。至少我到現在沒有看到好的批評文章,還是缺少學問做基礎。書畫從古至今都沒有現在這樣熱過,從來沒有像當今一樣有這樣多的人從事書法與繪畫,現在專業的書法家水平超不過以前業餘的書法家,恐怕也是歷史上最薄弱的時代。這種看法一段時間都沒法改變。大需要才能有大成就,古代人字寫得不好就當不了官,都通過讀聖賢書來立身成就大事業。過去的人讀7年書就夠使了,而現在讀17年書也不夠用,不學英語考不上職稱,不學物理、化學考不上大學,這樣把現代人讀國學的時間都擠掉了,造成這種狀況,對中國傳統的書畫界影響太大了,所以多讀書、多提高自己的修養就可以改變表面過熱、實則務虛的現象。


如果您需要毛筆、字帖,去書法家論壇微店看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論壇 的精彩文章:

書畫印泥常識及使用和保養方法
白石翁的這篇《西山紀游圖跋》,有黃庭堅的味道!
魏碑方筆之極軌——《始平公造像記》
什麼樣的書法好,看古代書法名家怎麼說!

TAG:書法家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陳傳席:書法是文化藝術不是技術
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書法是文化,不是技術!
書法是文字的藝術
林語堂書法——有文化的書法
文徵明書法精品,傳世書法,珍藏!
書法是文化、靠的是沉澱!
文化才是書法之基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書法教育何為?
書法,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周慧珺書法藝術的特點和意義
書法是文化,靠的是沉澱!
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書法作品欣賞,曾說:搞書法,要有理性調控
白謙慎:書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中科院院士韓啟德書法作品,曾說:漢字是文化載體,師範生要寫好
明星孫儷的書法老師童衍方文化談:愛藝術,練書法,品生活!
曾翔|「二王書風」的學術定位與書法文化
書法是一種文化,學問高不代表書法好!
林徽因書法和梁思成書法欣賞:郎才女貌,名不虛傳!
啥是書法藝術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