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捂秋凍」真的科學嗎?這幾類人最好別「秋凍」

「春捂秋凍」真的科學嗎?這幾類人最好別「秋凍」

春捂秋凍?大風來襲,該穿秋褲的趕緊準備秋褲吧!

小健今天早上一睜眼

卧槽,發生了什麼

我在哪?怎麼這麼冷?

「春捂秋凍」真的科學嗎?這幾類人最好別「秋凍」

前幾天還在南方的艷陽里

如今一言不合就吹大風降溫

「春捂秋凍」真的科學嗎?這幾類人最好別「秋凍」

受颱風影響,氣溫降了十多度

啥?

你以為「凍」過這段時間就好了?

年輕人……

因為

↓↓↓

一切都因「拉尼娜」這個小女孩

不想被凍成狗的趕緊準備秋褲吧!

那麼,這樣的嚴冬,該如何抵抗?

有人想到了「秋凍」的方法

但秋凍人人都適合嗎?

老司機要飆車了,請坐穩扶好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但是很多人遵從「春捂秋凍」的做法卻被凍出了疾病,到底怎樣才能凍出健康?如何科學「挨凍」?

秋凍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少穿衣服」,應該遵從以下4個原則:

1、地域不同方法有別

我國南北氣候差異比較大。

南方秋涼來的比較晚,晝夜溫差並不是很大,因此不必過早、過快的添衣,可以適當的延長「受虐」的時間。

但北方不同,秋涼來的太猛烈,猶如滔滔江水,早晚氣溫較低時別硬撐,應該及時添衣。

2、秋凍必須順應天時

初秋的天,暑熱未消,氣溫變化還不是很明顯,此時,少穿一點衣服,稍微感到一點涼意是可以的,「凍一凍」有益健康。

晚秋時節,早晚溫差大,一旦有強冷空氣活動,就應該及時、適量的增添衣物保暖。盲目的秋凍只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3、有些部位不適合秋凍

腹部

腹部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有胃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注意保暖。

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生理期的女性尤其要重視。

雙腳

腳是離人體心臟最遠的部位,血液流動的路程最長,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持續冷凍,機體抵抗力會下降,到時候冰魔纏身就晚了。

脖子

脖子受涼容易引起肺部癥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4、這幾類人千萬別凍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此類患者在氣溫、氣流變化劇烈時,要適時增加衣物。因為當身體受寒刺激後,交感神經會比較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壓上升,心、腦負荷加重,極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

消化道疾病患者

消化道疾病多數具有周期性發作的特點,秋季到次年春天,是該疾病的高發季節。同時,胃腸道疾病對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著涼,極易導致複發,嚴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

關節炎

患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應該時刻注意保暖,受寒後會使脹痛、沉重感加重,並出現關節疼痛,或伴有腫脹,行走不便等。

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寒冷會對人的氣道產生刺激,從而誘發氣管、支氣管或小氣道的痙攣,使得上述疾病複發或加重。

小健建議:其實要想保持健康,最根本的做法還是加強體育鍛煉,規律作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不多說了,小健已經抑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了,鍛煉走起。

健客專稿,轉載請註明【健客網健康問診】。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春捂秋凍」,你真的了解它的意思嗎?這五類人不宜凍
春捂秋凍!這五類人不適合秋凍,你知道嗎?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但這幾個部位和這幾類人不宜「凍」!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五類人不宜「秋凍」!
「春捂秋凍」你搞明白了嗎?正確的「秋凍」原來得這樣
「春捂秋凍」到底咋回事?四類人不能「秋凍」你知道嗎?
春捂秋凍,你「凍」對了嗎?
「春捂秋凍」,你真的知道怎麼捂嗎?
「春捂秋凍」有講究,如何「秋凍」才健康?
春捂秋凍?身體這三處絕不能凍!
春捂秋凍,真的對嗎?秋寒來襲容易凍壞身體哦!
春捂秋凍,百病難碰,是否科學?
終於把「春捂秋凍」搞明白了,正確的「秋凍」原來得這樣!
春捂秋凍有道理嗎 春捂秋凍捂到什麼時候
秋分啦,春捂秋凍該怎麼凍
終於把「春捂秋凍」搞明白了,正確的「秋凍」原來得這樣
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冬養陰、「貼秋膘」專家卻說這是誤區,那麼秋季該怎樣養生呢?
春捂秋凍,寶寶秋天越「凍」越健康?是真的嗎?
「春捂秋凍」到底咋回事?四類人不能「秋凍」你知道嗎?不看你一定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