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往期內容回顧方式:


當您進入利美教言微信平台後,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選擇:查看歷史消息即可查看


金剛乘中有許多不同的法門,以便不同根器的人修行。可是,所有的續部,每個傳承法脈,不論哪一法門,都必須要和根本上師相應。譬如,我們修金剛薩埵法時,要觀想金剛薩埵佛是所有上師的總集尊;修皈依的時候,皈依境的主尊蓮師,其內在本質也是我們的根本上師;供曼達的時候,對境主尊本質也是我們的根本上師;修上師瑜伽的時候,祈請的對象也是我們的根本上師。所以說,上師瑜伽是非常殊勝,非常重要的法門。

修上師瑜伽時,一定要用完全的虔誠心,緊緊地依靠具德上師,讓自己的意和上師的意,結合在一起。這樣用心的話,上師們的法,自然而然會滋潤軟化我們強硬雜染的心。經由傳承連接下來的加持力,可以讓我們在意中產生真正的正知與正見;透過正知與正見,深入修行,最後可以達到和上師一樣的成就,完全理解證悟法爾。


印度龍樹菩薩的上師薩拉哈尊者也講過:「師言融入何人心,猶如現見掌中寶。」上師所講的話,融入誰的意中,誰的手掌上就如同有一個摩尼寶一樣,所求一切如願。同樣的道理,誰的心中融入具德上師傳授的佛法和教言,這個人就可以得到一切的成就。


此外,龍欽巴大師在《如幻安息論》中說:「依靠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修行的話,沒有辦法得到究竟解脫,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方式還需要依靠種種行為和增相。唯有依靠上師瑜伽之本體,才能讓我們的心性得到實相的證悟而究竟解脫。一切聖道中,以上師瑜伽為最深奧。」因為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中,觀想佛菩薩的時候,沒有和上師的意相結合的話,就沒有真正的加持力。修行想要有一點成就,根本的動力來自於根本上師的加持。我們要讓真正的見解從心中產生出來,必須以虔誠心和根本上師相應。所以說,所有金剛乘妙法中,最殊勝、最深奧的就是上師瑜伽。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談《上師供養法》


先按:一般上師瑜伽,或是於四加行處即可修習,而諸派的上師瑜伽法中,有兩個是最特別的:一是薩迦派俄巴系的上師瑜伽法,二是格魯巴的喇嘛去巴。格魯巴的喇嘛去巴--上師瑜伽法,非常特別,其特別處:


其一,若未接受過上樂或密集或大威德金剛大灌頂的人,不能修習。


其二,融合父續及母續的優點來合修,而且能靈活融合入修法中毫不相違。

其三,吾等每人自身皆會遭生、死、中有,如何轉化生有、中有、死有為法、報、化三身的修法,是諸修法的基礎。宗喀巴大師曾說過,就算再長的修法,如不具備三身轉化教授,則亦不為完全的修法,但再短的修法,如具備三身轉化教授,則為完整的修法,本法系完整具備轉生、死、中有,系「九行證三身」的完整修法。


其四,特別是在收攝次第過程中,配合死有時五大主支諸氣入中脈的景象觀想,為宗喀巴教法中最基本的心訣,但在別的教法中卻少見。


其五,具備殊勝內觀「身壇城」修法。


其六,「喇嘛曲巴」特別注重結合「菩提道次第」的修法。在不同層次時,仍依此同樣教授,只是外內密所證及深入的不同,而正見始終如念珠線般貫穿全部次第。因此要懷最高見,如格魯派的空樂不二,薩迦派的輪涅不二,噶舉派的明空不二,寧瑪派的大圓滿見,皆如雪山頂的雪水般,流向四方,但源頭為一。但要從基底一步步往上走。如我們要上三樓,心裡懷的,眼裡望的是三樓,但仍要現實踏實的從一樓循序走上二樓,向上三樓。因此佛說的般若經外顯空性,而內含道次第,故要具備甚深見及廣大行的修法,如車之二輪,方可稱為完整系統性的修法。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其七,每座中將「布薩」融合進去,以使戒律清凈。如受戒卻不去求知或了解戒行,則犯戒機會多如繁星,更不知已犯要懺悔,或不知懺悔法。行者除了解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乘十四墮外,亦應了解金剛乘八支粗罪,五方佛十九戒,二十五支戒。如此最少於犯戒時,能有少分知曉,減少「無明」犯戒。密續中曾說,就算沒有修法,只要清凈的護守以上諸戒,亦能於十六生中成佛。可見持戒之殊勝。反之,犯戒之障可想而知。因此曾受過大灌頂者不可不知。


其八,當能觀資糧田越廣大時,則聚積福德資糧越多,就如越大的田,則栽種收成越多, 在此資糧田中除了有上師三本尊傳承外,尚有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佛、菩薩、聲聞、緣覺、空行勇父、護法,並且可將曾受過灌頂的上師, 本尊及護法,皆置於歸皈境中一起供養,可免以前受諸灌頂後,將上師本尊護法遺忘之過失。


其九,資糧田之全面化,故可將主修之息增懷殊事業法置此歸皈境同修,免除修行各種不同法而有不同境,且無法於一境中齊修之矛盾。

此供上師法教授,源於釋續《金剛鬘》。此續依據「集密」,於上師身中觀身曼荼羅(即身壇城)。因「怖畏」「集密」「勝樂」三尊合修法極為殊勝,故供上師法即說如


何依止上師瑜伽而修此合修法。其正行依「集密」而說,加行(如自生本尊)依據怖畏而說,獻供等依據「勝樂」而說。此上師瑜伽在格魯派中流傳甚廣,幾乎人人謹誦,且實修法均無二致。在他派上師瑜伽,較特別的唯另有薩迦派俄宗修法。


既已獲得寶貴人身又受灌頂,即應嚴持三昧耶與律儀,並為現證「和合七支果位」而趨入密宗道。證此之方便,如班禪上師羅桑卻吉堅贊供上師法末頌中所說: 「由是祈禱最勝師,為加持故降我頂,復請入我心蓮中,足趾光明願久住。」即必須以*上師瑜伽法*為道之命根而猛力啟請上師,由此之法及修道,方可現證幻身及勝義光明,此二為果位佛地之因。是故宗喀巴上師之隨學弟子均以上師瑜伽為道之命根,並修「集密」「怖畏」「勝樂」三尊合修法。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點擊播放 GIF/1K



怖畏金剛」是至尊文殊之忿怒相。至尊文殊一般被視為諸佛之父,諸佛之母或諸佛之子。至尊文殊現怖畏金剛怖畏相者,是因初發業者之根力、福德資糧、精進力及順緣等均極微劣,故違緣及逆境甚多。在此階段之行者,即使一微小障礙亦可令生極大災害。怖畏金剛修法之殊勝即在增長通達空性慧以防護內外中斷障礙,故怖畏金剛修法極為重要。


正行當為集密修法。集密有二大派:聖(龍猛)派與智足派,此二皆源於印度。聖派中復依曼荼羅之具體主尊而有多種修法,最主要者為集密不動金剛。至尊龍猛於此修法造論甚多,如解釋生起次第之甚深要典「修法總要」,概述三身道修法。彼依據釋續「金剛鬘」之解釋闡明「集密根本續」之旨趣。例如,在講習「以死為法身道」時,將本尊收攝「次第」與二十五粗法融入次第善為配合。隨後以「五身證菩提」生起(初佛)報身。此修法有一增上殊勝,如諸多不同之成就中各種三身修法教授,彼等雖圓具修法扼要,且意趣相同,然仍各具殊勝處。


因「集密」注重幻身修法,故其中以中有為報身道,修法極為殊勝。比較而言,如「勝樂」等修法中,雖亦說「以中有為報身道」修法,然觀那達、種子字及標幟等之義較晦澀。怖畏修法中,在修「以中有為報身道」時,所修名為「因金剛持」,其時現作文殊相。然於圓滿次第正生幻身時,則為怖畏金剛相。雖亦有許行者於圓滿次第位應現為文殊相一如生起次第所修者,然不應理。如「勝樂」中,雖生起次第生為那達相,然此僅為成熟圓滿次第之因故,於圓滿次第位仍正現為勝樂雙尊相。是故「勝樂金剛」與「怖畏」等續中雖亦說現證幻身之法,然此等反被視作能熟因而已。正修則依賴觀想那達或種子字等。


然而在「集密」中,如至尊龍猛「修法總要」中所說「以中有為報身道」乃依自成初佛(報身)而修。此乃與圓滿次第正幻身同相之成熟因,不同處僅在於有無明妃。 此同類於三遠離位及幻身位乃成為其勝處,以所起之本尊相即生起次第位所數數串習者。因生起次第最重要部份乃三身修法,故以「集密」生起次第為最勝,此顯示集密修法是根本。為完全成就彼三身修法(此為圓滿次第證悟),即須有清凈光明覺受,以復依賴相續(身心)生樂。「勝樂根本續」即詳述生樂之法。勝樂中所說融化頂上菩提心及於各身分領受四喜之法最為殊勝。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大樂之因菩提心融化降至身中要竅(指四脈輪),此要竅(四輪)各觀一特定咒輪,並任持片刻。由此獲得殊勝能力,增長大樂覺受並引發堅固清凈光明覺受。值遇如法具相明妃時,此內瑜伽力復能增進。是故因「勝樂」修法乃「集密」修法之助緣。


要言之,「集密」為正行,「勝樂」為助緣,「怖畏」為除障加行。是故若能了知三者各有殊勝,而合修者甚善。然此三尊合修法之真實意趣至圓滿次第位方能體現。複次此全部修法須依「道之命根——上師瑜伽」而修,因上師為最勝資糧田。故印度大師所造諸成就法之開始幾乎皆為上師瑜伽,以示上師瑜伽之重要。於深義上言之,甚至成辦三身修法之本身亦即*上師瑜伽法*,因彼全部觀修中視本尊與上師無別故,然若能特別依上師瑜伽修積聚資糧及清凈罪障者將異常有力,故成就法之初多有單另之*上師瑜伽法*。


雖然如此,因*上師瑜伽法*在西藏極為普遍且特別予以注重之緣故,多有專門之儀軌來修。西藏佛教四大宗莫不如此,上師瑜伽儀軌有許多種類,諸如「供上師法」等,形式各異。然彼等之意趣或須要皆是為得上師加持以調柔自心如水濕潤乾燥之地令其堪能。但我認為僅僅文字念誦不能調柔自心,此須由上師真實加持之。此因本尊雖具足大力,佛亦有大功德,而我不能親見彼等,彼等亦不能直接利益我,然深廣教法全部傳承已由根本上師賜予我等。


此傳承從釋迦佛以來一直未斷,是故我等根本上師或許有凡夫或許有菩薩等,彼等自身可能如何,無須考慮,在我們這邊必須視彼等為真實金剛持及加持之源,若能依此想認真修持即可獲得加持,因此上師瑜伽修法極其重要。格魯派學人修上師瑜伽時,若能「觀根本上師與宗喀巴上師無別」而修習,利益極大,甚為殊勝。我認為印度沒有專門修上師瑜伽之儀軌,雖然在許多梵文成就法中,有積聚資糧用之上師瑜伽,但在西藏則有許多上師瑜伽修法。格魯巴中由克珠仁波切傳來的稱「克珠單傳」,注重與空性合修;上師瑜伽合修法無須受無上瑜伽部灌頂。另有朵敦.絳伯嘉錯與巴索.卻吉堅贊傳來的「耳傳」,即「供上師法」傳承。


宗喀巴上師而修之「供上師法」與「喜足天眾頌」,是最著名之上師瑜伽。雖尚有其他種種上師瑜伽傳承,然上述三種最著名。於各種上師瑜伽傳承中,「供上師法」堪稱最為殊勝圓滿,但修此法者必須接受無上瑜伽部灌頂。

極為殊勝的上師瑜伽之王-上師供



我等雖尚未得共同道圓滿證德,然因上師慈悲已有幸獲得無上部灌頂並可自在修持密法上師瑜伽。若能將道次第、修心法、上師瑜伽以及生圓次第修法全部與「供上師法」合修者甚善。於此修法中,先自起為本尊而除庸常顯執,次觀資糧田,於上師身中安布曼荼羅本尊眾。如上所述,此文總結構是按密法解釋之上師瑜伽,故本法包括:觀四圓滿清凈等殊勝密宗道,生起次第精要三身等,此亦是圓滿次第精要,(故本法攝生、圓次第扼要),此文亦述有共同道要義,如三士道修法,及修心精要。因此本法攝義極廣,可與多法合修。


「供上師法」加持傳承未斷,且易於修持,曾是許多祖師之主要修法。在所有上師瑜伽中能攝顯密全部精要者唯有「供上師法」。 總而言之,若具足正見則最略之上師瑜伽亦能令人了知圓滿道體,反之若無正見即便讀完全部「般若八千頌」,亦知「道」為何物。


在此著名之上師瑜伽「供上師法」中,頌文明確揭示出道次第與密法之最精要處。如宗喀巴上師「功德之基頌」中所說:「諸功德本具恩師,如理依止是道基,善了知已多策勵,恭敬依止求加持。」 以及 「次正通達續部心,二次諸要而勤習,四座瑜伽不散亂,如師教修求加持。」 為證涅盤或菩提故,必須依止一能無倒開示成辦如是果位(涅盤或菩提)之道之具相有德善知識。眾多經續以各種善巧方便講述道之正修法。故若為善知識


攝受作無倒開示者,便極為殊勝,以能速進地滅除一切障故。


是故欲令善法增長必須依止具相善知識且如教奉行。上師乃證無上菩提不可或缺之因,故佛於毗奈耶(戒)中首先概述善知識應有之德相,弟子應先求善知識攝受,次從師受戒等,故必須視師如佛。菩薩論藏之初亦復如是。同樣,下三部尤其無上瑜伽部均說弟子必須視上師為一切佛、本尊及一切歸依處之真實化身,因上師是生源處,是殊勝門,由此弟子能領受三寶之加持,因此上師瑜伽是一切修法之命根。須知*上師瑜伽法*乃無上瑜伽部修法之基,亦是積資懺罪之主要修法。修許多本尊法雖是善業,能積多福,然觀上師本尊無別而修者積福尤多。為能自在修習如是道,必須先以共同道凈治相續並以清凈灌頂成熟相續,積聚修法所需一切資具。觀想上師雖有多種方便,然依上師瑜伽「供上師法」者,先觀師在己面前,次住頂上,最後降入心間,故本法攝「觀師三法」全部扼要。


宗大師是安多人,年幼時即赴衛藏。在孩提並非已被視如佛等。其是否為文殊之化身且置,最好作如是觀:大師出生時是凡夫,後經勵力精進修持而成為如文殊般之聖者,此更能策發我們,表明我們能知前所未知者,能證前所未證者。然對某些人而言,若說某人生來即是龍猛或文殊等化身反而更能策發他們。我個人感到若某人初是凡夫後成聖者較能策發自己,所以宗大師雖可能是至尊文殊之化身,然因其顯凡夫相故,我們不妨視其出生時是凡夫。大師所作之每件事皆是一普通比丘所應行者。最後成為一大學者大成就者,並與其弟子一起(即普遍稱為「新噶當派」者)為西藏佛教作出了貢獻。格魯巴之殊勝在於隨學宗大師者最初無論顯密均作詳盡之聞思,次修習所聞思義。初須入第一資糧道,此為西藏佛教四大宗所共。然因格魯派具足廣大聞思全部教理之殊勝,在座上修時具有較多之正理抉擇方便,故我認為此派為上。聞思愈廣,慧力愈強,故其修習亦愈有力,導致自心轉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美教言 的精彩文章:

略談我所知道的智敏上師
極為殊勝的本尊-普巴金剛

TAG:利美教言 |

您可能感興趣

誰是你瑜伽上師的上師?
世界上最棒的瑜伽教師
瑜伽大師——宋光明老師
愛上她,練瑜伽的女人
初學瑜伽:疼痛是你的上師
礁石上練瑜伽的美女!
白宸東老師:勝王瑜伽之高級體式
向內的引領——來自張一老師的瑜伽智慧
人與自然的結合 美女上演高難度「水上瑜伽」
成為一名優秀攝影師的必修課:上山下水練瑜伽
「山羊瑜伽」:不是上山羊,而上瑜伽
女子家中練習瑜伽,姿勢標準有型堪比瑜伽大師!
艾揚格大師:瑜伽和體育及體能鍛煉之間有什麼區別?
陳冠希前女友黃榕,大秀高難度瑜伽,挑戰空中一字馬
有種瑜伽老師叫別人的瑜伽老師!
生活起居中的上师瑜伽
致瑜伽課上用丁丁體驗人生的男人
瑜伽導師答疑: 流瑜伽和阿斯湯加瑜伽有什麼不同?
专业瑜伽馆和健身房瑜伽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