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西漢青銅蒜頭瓶看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從西漢青銅蒜頭瓶看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原標題:西漢青銅蒜頭瓶 反映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蒜頭瓶乃收藏品中的高檔器型,完整的十分難得。初現是在商周時期,往後蒜頭瓶逐漸變為陳設器,青銅蒜頭瓶也逐漸被陶瓷蒜頭瓶所替代。所以市場上青銅蒜頭瓶十分難見。收藏愛好者王先生家藏一個青銅蒜頭瓶,王先生視為珍寶,平日里保存得極其小心。「雖然這小小瓶子看起來不起眼,但卻代表了我國酒器的巔峰時代,也是我們國家酒文化的代表。」收藏愛好者王先生對蒜頭瓶愛不釋手。

從西漢青銅蒜頭瓶看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隨著其他酒器的創新與發展,瓷蒜頭瓶逐漸取代了青銅器,在用途上,元代始已由酒器演變為陳設器,其器型日趨完美,其飾紋也逐漸豐富多樣。由於它的造型獨特而又極具觀賞性,成為歷代皇室必用之物。也許市面上瓷蒜頭瓶能見到,但是完整的青銅蒜頭瓶特別少見。」王先生自豪地說道。


收藏愛好者劉先生:雖然後代將蒜頭瓶推陳出新、超越傳統的思想帶入了當時的制陶業,但古代的風格一直是作品背後的創作源頭。因此,青銅蒜頭瓶依舊是青銅器收藏愛好者和酒器收藏愛好者追捧的對象。


收藏愛好者張先生:青銅酒器出自中原地區的多,有一些是用來盛放酒水所用,有的是用來溫酒的器具,主要是當時的貴族使用。因其有禮器的性質,所以華美而莊重且工藝十分精湛。然而縱觀同時期的酒器就會發現,這些酒器容積都十分大,尤其是飲酒器具要比現代的大很多,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三千年前釀酒的技術還很原始,人工釀造的酒度數不高,想要達到滿足和有醉意的程度必須多飲,所以用來飲酒的器具就很大。而且酒並不能一直保持溫度,想要一直喝熱的酒就必須有加熱的工具,所以一些酒器皿比如溫酒器就出現了,繼而成為了青銅酒器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王文秀(呼和浩特晚報收藏品鑒會品鑒專家):蒜頭瓶乃是中國酒器中一個不可以忽視的種類,因為蒜頭瓶的頂部形狀好似一頭大蒜,所以取名為蒜頭瓶。除了我們看到的王先生收藏的蒜頭瓶之外,市面上最常見的是清明時期仿秦漢時期的陶器造型。因為瓷質蒜頭瓶宋代始燒,流行於明清時期的造型基本形狀為口部作蒜頭形,長頸,圓腹,圈足。明清時瓶的腹部多有變化,蒜頭形口因大小而異。而像這件西漢時期的蒜頭瓶,腹部較為圓潤,脖頸較長,器身包漿較好,整體瓶身無磕碰,是一件難得的上上品。通過這樣一件酒器,細細品味先人溫酒斟酒品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我們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考究了。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文/圖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馬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越受抵制越成功 真像藝術家
彭中天:文交所發展歷程
綠尾紅雉郵票:璀璨奪目的珍稀品種
雙11快來啦 看藝術圈如何燒錢
鴞卣:最萌的文物藝術珍品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鄉土文化的精髓——《白鹿原》鄉約!
淺議漢魏石經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精髓
茶道中的日本精髓:「茶道的藝術」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帝標紅」:流淌在古蜀文化精髓里的浪漫色彩!
多姿多彩、精美絕倫——國之精髓「瓷器」珍貴藏品
毛澤東眼中的書法藝術精髓
越南國家級武術大師講述「越武道」精髓!
解讀中華茶道精神 中華茶道的精髓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中國文化的精髓——心性之學
品位紅木文化精髓,從圈椅開始
老外畫出了中國水墨的精髓!
傳統與當今文化的精髓—翡翠財神
濃縮才是精華!細數茶的「經典和精髓」
高長武:茶文化的精髓
保定國學風水專家白志永——中華文化精髓-周易文化
嶺南盆景的精髓在於 枝法
太極拳——中國武術之精髓
這是中華符號,中國元素,文化的精髓
書畫家王建華:水墨畫的精髓在於山與水的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