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自從計算機技術被引進蘇聯的科研單位,一小部分研究者就一直稟告上級,希望能批准他們建造一個初級的計算機網路,把蘇聯境內的幾千台機器連在一起。這個其實不是新鮮事兒,在當時的西歐和美國,軍用計算機網路已經初步形成,比如早期的SAGE系統。這些系統用來連接軍事領域的計算機終端,主要負責信息共享。後來由軍轉民的技術慢慢演化成了現在大家使用的互聯網。


相比起西方的軍用通訊技術,蘇聯科學家期望的是繞過軍用體系,直接連接民間機構的終端。這樣如果能成功,一個全天候,全時段,去中心化,分層管理的計算機網路首先帶來的好處,就是能統籌計劃經濟里的細枝末節,這對於蘇聯經濟,甚至全世界的社會主義經濟都是最理想的工具。但是蘇聯互聯網,最出名的就是「全國自動化網路」,簡稱OGAS,一直沒有能夠實現。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蘇聯互聯網OGAS一開始是Cybernetics網路控制論之父,維克多·古拉什科夫的預想。維克多的設計又是基於阿納托利·季托夫的理論,而阿納托利在1959年就規划出了蘇聯計算機網路的藍圖。(現在一個俄羅斯紀錄片《互聯網上校》講的就是阿納托利的生平)


阿納托利雖然身著戎裝,他卻是國防部的計算機第一部的副頭頭,有著深厚的控制和數學基礎,也是蘇聯第一部數字計算機教科書撰寫人。他敏銳的意識到,電子計算機不但能在各個地區,大幅度削減當地的統計和計劃人員的工作量,還能通過數學模型來預計下個季度的產能,而大範圍的網路信息共享,又能方便中央統籌數據,對於蘇聯的計劃經濟有著千里眼加風向標的作用。這樣的好處高層肯定會關注,所以從1959到1960年初,中央委員會就計算機網路的運用開了很多閉門會議,阿納托利和一隊科學家們也趁熱出版了很多文章,闡述不同網路方案的優劣。


在向高層連續上書的同時,阿納托利還設計了一個天才般的方案,把軍用網路和民用網路聯合在一起。這樣一來,網路的基建就能用軍用規格建立,而在和平時期,軍用網路不會佔滿所有的資源富餘的空間就能用來走民用審計的數據。類似的提案上交時任蘇聯主席赫魯曉夫後,他才意識到建立和經營一個如此龐大的網路系統困難重重,技術問題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後的結果是阿納托利的脾氣惹怒了他的上級,中央委員會開除了他的軍籍黨籍。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阿納托利倒下了,現在說維克多。他在1960年開始主持OGAS的建立。理論上,計劃經濟需要知道每個生產單位和個人的詳細信息,還有市場運作的細節,所以OGAS的第一步就是採集信息並整理。這個工作從1960年代一直做到1970年,然後維克多把他的詳細提案一步步上交到了克林姆林宮。接著在克林姆林宮裡,非技術的問題就湧現了。


首先是經濟部長站出來明確反對這個網路的建立。他說現在機器已經在生產中照顧到了細枝末節,連雞窩裡的燈啥時候開啥時候關都能控制,不需要再來個大的網路統籌一切。有人說,經濟部長其實在擔心,OGAS的出現會打破經濟部和中央統計局之間的權利平衡。軍方對雙用網路的設計也不贊成,傳說是軍方不想和民用網路沾上關係,怕經濟問題會影響軍隊建設。最麻煩的論點是,大範圍的計算機運用會大量消減政府人員,當時超過100萬的統計技術員有可能會下崗,這一群人的呼聲上層不得不聽。


類似的非技術問題持續了很久,儘管有其他高層支持,維克多的全國計劃不得不下馬。不過全國網路下馬了,不代表OGAS不能在小範圍使用。維克多在後來的12年里,先後把幾個主要城市的電腦連接在的儀器,組成了一個個小型的信息共享網路。不過由於使用銅線通訊,整個網路的基礎設施很繁重,而且長時間需要專業人員維護。有人計算過,如果在全國境內鋪設線路,真正OGAS的造價可能在200億盧布左右,相當於今天的1000億美元,還要長時間僱傭30萬人的運營團隊。這樣高昂的費用和龐大的運營團隊,和之前的減少開支的論證向左。硬體設施來講,很明顯在當時推廣互聯網是行不通的。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維克多·古拉什科夫

時間到了1980年,戈爾巴喬夫的社會改革給OGAS帶來了新希望。可惜在1982年,蘇聯互聯網的精神領袖維克多去世,年僅58,從此蘇聯互聯網的建設失去了主心骨,連維克多的兒子都去了坦克廠寫代碼,把注意力放在小範圍上的生產統籌。這時候我們就要介紹第三位大師,米哈伊爾·博特溫尼克。米哈伊爾是世界級國際象棋大拿,也是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他早年研習數學模型和統計,也試過用當時的計算機設計出來簡單的AI來模擬自己的下棋步驟。他設計的演算法在很多蘇聯時期的發電站來管理保養和維修的效率。


風雲突變的90年代早期,米哈伊爾不斷上書葉利欽,希望他能注意到這個立等可取的全國性網路,用來減少休克療法對國民經濟的損失。可惜葉利欽沒有聽。1992年,蘇聯解體後,萬維網從美國國防部的APARnet里脫身,成為一個民用的網路,給全世界帶來了互聯網時代。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OGAS官方標誌


要說為何蘇聯互聯網經過這麼多年的軟硬體建設還是沒有正式成立,很多原因都在其中。除了前文書的各個機構之間的利益鬥爭,從研究APARnet的成功來當事後諸葛亮,西方的各個社會機構紛紛總結出了一個比較中肯的回答。那就是類似互聯網這種網路的根本,就不是專門用來中心化統計的。一個成功系統的建立,從一開始的構建,到後來的測試、改進、更新,一系列動作之後,往往會變更其原來的構想。萬維網在初始階段也是不斷改型,從一個簡單的信息共享系統變身成為一個用戶參與的交流網路,電子郵件也孕育而生。這是一個去中心化,分散化的過程,用戶在使用這個工具的同時再不斷更新這個工具,歷史證明著才是互聯網帶給社會的活力,也是互聯網蓬勃的動力。


相反在蘇聯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計劃中的互聯網是以一種僵硬的形式作為中央統計的工具,以一種從上至下的方向在地區實行。且不說作為單一的工具不便,任何更新和改變需要類似維克多這樣的靈魂人物來把舵,從上至下的方向現在看來也是逆著互聯網的根本的。依靠群眾基礎發展的互聯網,能否在計劃經濟下作為一種集中統計的工具,發揮其無孔不入的特性?這個歷史疑團我們恐怕不得而知。

被世人遺忘的前蘇聯「互聯網」
伊麗莎白嘗試用APARnet發郵件


要說蘇聯互聯網團隊徹底沒有可能改變世界,也是有失偏頗的。在維克多領隊的時候,他的手下員工設計出了一個「烏托邦online」,具體就是造了一個二次元社會,志同道合之士能在區域網的各個終端來這個社會玩。這個社會還會根據需要給居民發放護照,因為說不定有朝一日,其他的虛擬社區能和其建交。這樣的架構就是初級的社交平台。所以看來,即使蘇聯互聯網到頭來沒有成功建立,在90年代輸給了美帝的APARnet,蘇聯的科學家依舊在技術轉型的風口浪尖嘗試過。


#相關蛋文:為什麼互聯網沒有誕生在共產主義蘇聯?


[小魚兒 via BBC,MIT]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命運多舛的蘇聯英雄 德國人關了蘇聯人關 派到前線送死立下奇功
蘇聯老藝術家手繪的一組海報,被上世紀蘇聯美女驚艷到了!
英媒:美前總統曾邀「蘇聯」抗擊外星人?真相驚人!
蘇聯的女英雄,被德軍活生生絞死,無數蘇聯人為其報仇!
蘇聯帝國夢的破滅
前蘇聯未完成的事業在俄羅斯時代橫空出世:蘇聯絕唱「北風之神」
徐賁:「蘇聯」和「蘇聯後」的犬儒主義
蘇聯元帥、蘇聯總統的唯一軍事顧問的死因竟然無人所知
蘇聯記者:依賴情報、宣傳訛詐,蘇聯成功在西方製造了登月恐慌
老照片實拍76年前德軍閃電戰入侵蘇聯 當時全蘇聯人都被打蒙了
被遺棄的蘇聯軍事基地
直擊蘇聯解體前的選美大賽,曾讓蘇聯全國嘩然
實拍崩潰前的蘇聯:空前繁榮的社會主義
蘇聯軍事家朱可夫逝世
蘇聯記者:依賴情報、宣傳訛詐,蘇聯成功在西方製造了登月恐慌 | 史料
他可能是全中國知道蘇聯秘密最多的人,陪同毛主席出訪蘇聯
末代皇帝在蘇聯監獄往事:溥儀手下與蘇聯美女打情罵俏,最後全部換成了蘇聯老太婆
美國為何替蘇聯人保守蘇聯空軍參加朝戰的秘密
中國新聞聯播歷年片頭的變化,與蘇聯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