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在古代,「作揖」是件很講究的事兒

在古代,「作揖」是件很講究的事兒

在古代,「作揖」是件很講究的事兒



「揖禮」源於周代以前,於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傳統古禮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只是今天會的人不多,包括電視上那些身著唐裝拜年的主持人,一者,男人的手勢太隨意,有故作風雅之嫌;二者,女人也行作揖禮,不倫不類。

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則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動,不能過烈過高。施於平輩,這叫「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則為「喪拜」。


據《周禮》記載,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舉,特揖是一個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行禮。


根據《周禮·秋官·司儀》的詮釋,「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


作揖有時也能表示倨傲,比如《漢書》中「酈生不拜,長揖」,表示酈生對劉邦很不服氣。

古代婦女行禮方式與男子有很大區別,唐宋時期民間白話小說有相關記載,婦女相見行禮,往往是口稱「萬福」。這種禮節要求兩手鬆松抱拳重疊(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作鞠躬的姿勢。這種禮在京津地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節、祝壽等莊重場合使用。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禮,即「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是謂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喪拜反是。」但是,根據唐宋以後白話小說,並不支持此種說法。以宋代小說《錯斬崔寧》為例,男女相見,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則「還了萬福」。這說明,當時男女已各行其禮。


清代滿族男子向人請安時,所行禮叫「打千兒」,即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於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紅樓夢》第八回中買辦錢華就向寶玉「打千兒」,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些滿族僱工向東家請安,依然行此禮。


滿族婦女的行禮方式與男子也不相同,是雙手扶在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很多人認為京劇《四郎探母》中,鐵鏡公主所行之禮即為此禮。


中華禮儀源遠流長,在繼承傳統文化時,應慎重行事,不能憑空臆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站在屋頂看中國,領略最動人的人間煙火
古人的「閑靜」與「敬畏」
胡適:略談人生觀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戰爭是很紳士的一件事 是一個講究貴族范的事
作為古老的王室,真的不是一般的講究……
不要以為只有現在的人穿衣服很講究,在古代穿衣服同樣也很講究
古代服飾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其實啊,做人講究的是姿態
你在晨練的時候有沒有講究?還是需要與講究的
送禮物這事,講究的是誠意,講究的是走心!
古代盜墓講究多,有一種比較奇怪的關係講究,即舅舅多和外甥搭夥,這是為什麼
古代盜墓講究多,有種奇怪的關係,即舅舅和外甥搭夥,這是為什麼
東北亂燉,真的是亂燉嗎?其實亂燉的食材還是很有講究的
要干就干「有講究」的事
古代講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來是這麼回事!
男褲也很有講究的,今天你穿的是那種款式的的?
孕媽咪洗澡是非常講究的一件事,你知道嗎?
這樣的硅藻泥裝修,可以說是非常講究了!
穿鞋子也是很有講究的,你知道嗎?
?古代盜墓賊的講究,舅舅經常和外甥搭夥盜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講究
上帝造貓的時候,是非常講究完美的,但事情總有意外,於是
唐朝的皇帝太不講究了,亂倫是常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