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首次實現在太空種菜 只供研究暫不食用

中國首次實現在太空種菜 只供研究暫不食用

中國首次實現在太空種菜 只供研究暫不食用



圖:11月11日,航天員景海鵬(右)在天宮二號介紹太空中的植物栽培情況/新華網

大公網11月14日訊 11月11日是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進入組合體第二十四天。景海鵬當天專門發回報道,向一眾關心他們的網友詳細介紹在太空種菜心得,「我們就像是太空的『農民』,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鐘的時間來照料生菜。」景海鵬表示,現在生菜長勢良好,15日就可以收穫了,不過這次種的蔬菜是用來做實驗的,暫時不食用。他也期待著在太空吃上自己種出來的蔬菜。


這次天宮種植的蔬菜品種是生菜,選擇栽培生菜主要原因是生菜的生長周期是一個月,這一次在軌時間恰好是30天,而且生菜可食用,在後續的在軌實驗中可以作為食材。


據景海鵬介紹,植物栽培是在進入組合體的第二天就開始了,首先是安裝栽培裝置,就像是搭積木一樣,把裝置的各個部件組裝成一個白色箱體。


對此,航天員中心環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員王隆基表示,白色裝置的固件是3D列印的,都是尼龍性材料,比較輕便,白色和綠色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視覺效果也很好。它上面有兩個器件,一個用來測量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參數,另一個用來在植物生長後期在封閉情況下測量植物光合作用。王隆基同時表示,在太空種生菜使用的基質也和地面的土壤不一樣,用的是蛭石,原因是,蛭石是一種礦物質,它的吸水性非常好,而且它密度小品質輕,便於攜帶上天。

種子第五天早上發芽


景海鵬說,在天上播種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一般是先播種後澆水,但由於帶入太空的白色單元格是硬質材料,只有吸水軟化後,種子才能放進去,所以是先澆水後播種。播種完後,他們在裝置里鋪上一層保鮮膜,就和種莊稼的地膜一樣。它的作用是保護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據了解,在進入組合體的第五天早上,種子發芽了。當時景海鵬和陳冬都非常高興,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地面工作人員。種子發芽後,兩位航天員就把安裝在白色裝置頂端的燈打開,給生菜提供光照。燈光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合而成的,主要偏紅色。生菜進入成長期後,在光照的作用下,就開始變綠了。


景海鵬表示,到今天為止,在他們親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經長得很好了。而且看著它們一天天成長,很有滿足感。


天宮生菜也是向上生長的

有網友提問,在太空,生菜生長的方向會發生變化嗎?長得怎麼樣了?對此,景海鵬說,他們種植的生菜和地面是一樣的,也是向上生長的,而且長得好像比地面更高一些。「下周二(11月15日),是在軌種植蔬菜的最後一天,到時候將進行植物採樣,把生菜的葉子和根莖剪掉,放到低溫儲蓄裝置中,再把它們帶回地球。」


那麼,在天宮種出來的生菜能吃嗎?景海鵬說,這次種的蔬菜是用來做實驗的,暫不食用。他相信經過研究,以後在太空種的蔬菜肯定可以吃。同時他也期待在太空吃上自己種出來的蔬菜。


王隆基也表示,這次是中國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暫時不讓航天員食用。因為要把植物採樣帶回來,進行生物安全性檢測,比如檢測植物表面的微生物是否超標。只有檢測合格後,才會在下次實驗中考慮讓航天員食用栽培的蔬菜。

中國首次實現在太空種菜 只供研究暫不食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公網 的精彩文章:

五大「國之重器」項目落戶廣東 總投資120億港元
紀念本煥長老誕辰110周年書法展將亮相湖北省博物館
科幻情節或成真 研分子機器 歐三學者摘化學獎
揭示奇異物質秘密 三拓撲學家分享物理諾獎
颱風「鯰魚」移動快登陸強度大 破壞力不容小視

TAG:大公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人首次在太空當「菜農」
中國「太空梭」將於幾天內擇機發射,空間實驗室即將變為現實
中國人首次在太空泡茶 航天員也能「挑食」
太空生菜明天豐收 為我國首次在太空栽培實驗的植物
中國人首次在太空泡茶:航天員也能「挑食」
復活太空梭 中國也想在裡面出一份力
中國人首次太空泡茶 航天員也能「挑食」
太空移民有希望了我國天宮培養出太空芒果,可供人類生存食用
德國一公司研製出在太空中食用的「無屑麵包」
探索:實驗得出依據人體細菌在太空中產生變異 太空旅行不太現實!
太空進食很講究
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太空中測量量子狀態
時空蟲洞或真實存在?地球外太空出現神秘不明物體
在太空里種菜能不能活?
網友觀看國際太空站實況發現異樣,不料卻被中斷信號
美國也趕不上的速度 也只有中國研製的這款太空轟炸機了
我們對太陽系的印象很多是不正確的,外太空的真實面貌其實長這樣
《太空旅客》中的冰凍技術一旦實現,在未來人們是否都能永生!
虛擬現實現在實在太火,這家公司要將VR相機搬到太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