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趕走皇帝」而軍閥割據創建共和後再謀統一

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統一思想,源於其整個民主革命生涯,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印記。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掠,清朝封建專制的腐朽統治,使曾創造燦爛古代文明領先於世界並影響過整個人類的中華民族,逐步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救亡圖存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課題,成為中華兒女代代志士仁人全力以赴的奮鬥目標。


繼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義和團等運動之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通過長期準備,經歷一系列武裝起義「屢敗屢戰」而「愈挫愈奮」,1911年10月驟然爆發於武昌,並迅速席捲全國,取得空前的歷史性勝利:


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延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擊了侵掠中國成性的帝國主義勢力,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衝破了禁錮中國思想解放的封建主義閘門,鋪墊了推動中國社會繼續發展的基礎。此後,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竊國大盜」袁世凱要當「洪憲皇帝」,結果皇帝夢斷83天;「辮帥」張勳乘混亂擁戴末代皇帝重登皇位,更是鬧劇一場11天。此後,擁兵自重甚或挾洋自重者,皆自絕於人民;各類軍閥割據、地方分裂等等,都為歷史所唾棄;社會要進步、民族要強盛、國家要統一,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正是在這樣歷史條件下,孫中山先生面對「趕走皇帝」、「建立民國」而國家未能統一的社會現實,順應全民族希望國家統一重建的共同需求,不斷就中國應該統一、能夠統一和統一什麼、如何統一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深刻闡述。

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統一思想,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立足於當時中國的民心所向和時勢所趨。針對辛亥革命後「民國」稱號下的中國大地亂雲飛渡、軍閥割據,中山先生同時以革命家的膽識和思想家的睿智,精闢揭示中國統一的必然性。

其一,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大勢——在列舉中國自秦朝統一後歷代基本都以統一為主的事實基礎上,中山先生明確指出:對比世界其它國家,中國「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國」,「國土統一已經數千年」,歷史上「雖有離析分崩之變,然為時不久複合為一」,尤「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土地幾如金甌之固」;結合本國歷史傳統,「中國原來是統一的,便不應該把各省再來分開。中國眼前一時不能統一,是暫時的亂象。」這樣對比中外、貫通古今,意在論證悠久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進程中多元一體、綿延不斷的特例,論證中國統一的大勢是歷史、也應該是現實。


其二,統一是中華民族整體的「意識」和「使命」——中山先生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以統一為主這一客觀存在,決定了統一的中國「已牢牢地印在我國歷史意識中」;而這種「歷史意識」,又進一步促使「國家統一」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值得注意的是,中山先生還表示,「我們推翻清朝,承繼清朝的領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國,為什麼要把向來統一的國家再來分裂呢?」這種觀點,不僅與現代國際法關於國家因革命變更政權後在國土問題上「政府繼承」的概念完全吻合,而且是中華民族崇尚統一、維護統一的「意識」和「使命」在法理上的一種充分體現。


其三,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共同的、堅定的意願——針對當時「南北紛爭,兵災迭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社會亂象,孫中山先生指出:「中國人民對連綿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並深惡痛絕」,「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我們「應竭誠應其要求」,努力使國家「歸於統一」。這既闡明了「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強烈願望,更表明了「統一」是自身「順天應人」的熱切追求。


其四,統一是中國社會進步的基礎——中山先生指出,統一是民富國強的保障,「統一之時就是治,不統一之時就是亂」,「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方與以自由發舒」,由此中國「將來定可為世界一等強國」,並「為亞洲黃種為世界人道而儘力」。這裡步步遞進地論證,中國的統一,與人民幸福、民族興旺、國家發展、世界進步息息相關。


中山先生對中國的統一充滿信心,其思想主張集中反映了中國特色的文明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意識」、中國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同時也彰顯中國革命偉大先行者勇於承擔的「歷史使命」。

(未完待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民進黨當局回應「民調數據連續暴跌」:民眾過於苛責
學者:大陸高估經濟懲罰作用 台灣高估美國安保能力
台軍在鬧市偷偷部署愛國者 防空導彈密度世界第二
媒體:面對8縣市長赴陸 蔡當局已沒了底氣只剩嘴炮
外媒:把中國逼到牆角很危險 戰鬥巡航將常態化

TAG:中國台灣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帝王之一,統一中國,卻被黑的最慘
蔣介石為什麼不能統一中國,陳布雷一語中的
中國神書《推背圖》預言日本亡國,中國統一台灣!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秦王朝統一中國進程中居功至偉的兩名大將
北宋皇族有一支後裔,就在現在的中國的北方,之後竟然統一過中國
一鄰國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連統一都要靠中國,至今仍迷戀中國
韓國歷史地圖:曾統一亞洲,長久佔領中國大片疆域!
秦王朝統一中國的進程中居功至偉的兩名大將是誰?人文歷史
一個推動中國統一的奇女子,海南和台灣現在還在祭祀她
從複數「中國」到單數「中國」——試論統一多民族中國及其疆域的形成
中國駐巴拿馬使館揭牌 巴總統:相信中國定能統一
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軍閥
中國史上第一女英雄!歷事三朝鎮守嶺南,維護祖國統一!
一鄰國穿中國衣服說中國話,連統一都要靠中國
我國古代歷史八大鮮為人知的故事 秦始皇並未統一中國
中華歷史上的傀儡皇帝,其中一個差點翻身統一中國
被梁啟超譽為「中國四大殖民偉人」之一,統一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
三國中曹操實力最強,為什麼卻統一不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