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作者:道藏龍淵

韓非子,史書上被稱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曾師承儒家學派的荀子,卻選擇了與老師背道而馳的一種道路,他將前期法家著名人物的三種思想融合貫通在一起,形成一個全新的完整的法家理論體系,這個思想終結了春秋戰國的戰亂,成為了一個統一大帝國的思想基礎,在帝國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也正是這種思想,很快的將這個統一帝國弄得土崩瓦解,過於苛刻的強調刑法的駕馭作用,而忽視了禮樂的教化作用,只能是使民心一天天的對這個帝國感到失望、絕望、怨恨,那麼,起義將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既帶有統一性,又帶有毀滅性的思想,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在前文中說的三個人:商鞅,申不害,以及慎到。在韓非子還沒有真正形成法家的統一思想之前,他們就代表了法家的三種流派:法、術、勢,如何解讀這三種思想流派呢?讓我們來一一分析。


一:商鞅的法

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秦國的轉折就在商鞅的身上,原來的秦國是個怎麼狀況?邊荒蠻夷之國,未處中原富饒之地,在當時的戰國七雄之中,其它六國如何對待秦國,就可以從一句話中看出:六國鄙秦,不與之盟。這說明秦此時十分的弱小,不受其他國家重視。


後來秦孝公上位,立志改變秦的現狀,歷史上著名的「求賢令」便下達了,商鞅慕名而來,與孝公分別闡述了帝道、王道、霸道、以及富國強兵之術。作為一個富有野心的君主,肯定傾向於霸道和富國強兵之術,那麼,商鞅是如何富國強兵的?唯一的出路只有變法。


我們知道,商鞅為了扭轉秦國的弱勢局面,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活動。商鞅的法改變了舊奴隸時代一切殘存的律法,而制定了新的法度。商鞅的法,是苛刻而又公正的一切法度。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歷史總是會給人巨大的反差,很悲哀的一點是,商鞅死在了自己制定的法律之上,但他所定立的法度,被秦國一直施行,而這也成為了法家一種重要的思想。


二:申不害的術


韓國在吞併鄭國之後,國土、人口快速的膨脹,而韓昭侯也在經歷過鄭國被自己的國家所覆滅,深刻認識到國力強盛的重要。


而魏國的李悝變法,在很快的時間內,將魏國的整體實力提升了很多,韓昭侯在看到這件事情之後,決定在本國內也進行變法。


申不害出現了,他提出一種「術」的觀念,將韓國的實力快速的提升。但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術的核心來自於君王的意志,沒有一定的法度去約束君王的行為,術也將成為一種讓國家走向滅亡的極端思想,不過,今天暫且不論。

那麼,申不害的術強調了什麼?


在他的核心思想中,國家的統一強大,離不開一種治國方法,而術就要求君王對自己的臣民進行嚴格的管理,在制度上加強君主專制,對臣子進行嚴格的政績考核,對於人民進行最大化的控制。處理好君與臣,君與民的關係,絕對不能完全信任自己的臣民,要做一個統治者,而不是一個服務者。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很顯然,這種極端的做法在一定的時間內會得到很大的成效,但從長遠來看,君與臣的分離,君與民的分離都是十分嚴重的,如果此時處於和平時代,或許這個國家存在的時間會長一點,但在那個戰亂年代,一旦有外敵入侵,臣民的忠心還會剩下多少,說不定在頃刻之間國家就會土崩瓦解。


三:慎到的勢


慎到這個人,在春秋戰國內也是一個比較另類的人物,他初學「黃老道德之術」,但最後又投身到法家之下,莊子和司馬遷將他又歸到道家之中,他的思想也很有意思,既有道家的部分也有法家的部分,有些後來人也將他稱為道法家。


雖然這樣,但慎到對法家的貢獻卻是不容置疑的,他不像前面那兩個法家代表人物,過分地強調某一種思想觀念,他尚法,在他的書籍中雖然沒有出現對術的闡述,但依舊還是可以看出他友全面的觀念,當然,慎到更重要的是貴勢。


何為勢,就是一種權勢,或者說威勢。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其實這是慎到基於法,融於道而形成的一種獨特觀點,道家有「唯道是從」的觀念,而他則是「事斷於法」這便是一種勢,這不僅是他的治國理念,更是對人君的規勸。


慎到提出了能臣與忠臣的觀念,能即才能,忠即忠誠,而且明確提出任能而不用忠,這還是法家的一種較為激進的思想,能臣不一定忠心,所以慎到提出了「勢治」的思想,要求人君用自己的權勢駕馭臣子。


這便是慎到的勢,已經有了較全面的看法,但還是對法術勢不能平衡的應用。


四:韓非子的三合一


到了韓非子的時代,他認真借鑒了法家三位著名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認為分論法、術、勢是不完全的,所以他對人君統治得出的思想方法是將三者同時具備。


法度,權術,威勢要全部具備,即使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三種思想對於統一來說將非常有用,但韓非子忽視了一點,那就一個國家的發展絕對不能用苛刻的刑罰來維護,所以秦的土崩瓦解就在此時已經埋下了禍根。


如果將先秦的法家思想,和現在的法律觀念進行比對,會發現將有非常大的不同。


先秦法家學者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一直是與法的觀念來強調刑法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高壓的統治來駕馭臣民,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這種觀念既是時代的局限性,又是周所遺留下來的歷史警戒,重視禮治的周朝在土崩瓦解之後,絕對再沒有國君敢於使用這種方法來治理自己的國家。


當年秦始皇討論用什麼制度來鞏固大秦的時候,依舊有儒家學者提出了禮治,但秦始皇最後採用了李斯的法治請求,這便能說明法的先進性。



秦統一中國思想基礎:韓非子與法家的前世今生



剛才我說的區別就可以用兩個詞來表現,秦朝的是法治,而現在的是法制,字音一樣,但意思卻是千差萬別,法治只是單一的強調用刑法駕馭人民,而法制卻全面而又系統的闡述了如何管理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制更加全面,既有法治的內容,又有德治的理念。


秦朝以前的法治思想到了現代我們並不能說它已經消亡了,有些人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是借鑒了西方的法律,但還是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法治思想的影子,但到了近現代,看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又加之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現在的法律與古代的法治觀念大相徑庭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古代特工那些另類又炫酷的技能
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不爽快乾掉劉邦?
一個醋罈子打翻一個王朝
明君劉秀的一次偏聽偏信,致使一位開國功臣被迫造反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成式對抗網路在文本生成中的探索:基礎、前沿以及我們的最新結果
商鞅變法的意義 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全中國的基礎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興發生在四千前期,奠定了華夏的基礎
丘成桐:中國學生基礎真的比歐美學生好嗎?
何亞非:中美貿易事關兩國關係的基礎
他才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為現今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名家講壇:秋子講中國書法基礎
為北宋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奠定了基礎。
中國駐英國大使: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基礎
李祥霆:古琴藝術應成為每個中國人的基礎知識之一
既不是美國,也不是中國,這個國家的基礎教育水平世界第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傳播基礎
奠定中國書法基礎的《先秦書法大全》
林語堂:書法是中國美學基礎
中東最強國家,原來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地球知識局
這場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海戰 奠定了朱元璋稱霸中國的基礎
中國古代一朝代,開疆擴土,成就今天中國領土的基礎
大安法師:因果輪迴觀念是道德建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