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聽說,音樂和好文章更配哦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朋友圈裡,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很少發朋友圈,最新狀態甚至停留在年初,而且多是轉發和工作類,記錄生活的內容甚少。


好無聊啊。


但奇怪的是,他們都很優秀。


我也問過:為什麼你不發朋友圈啊?

回答:沒什麼好發的。


他們是真的覺得沒。有。什。么。好。發。的。


我是那種看個段子就能哈哈哈哈,嘗個美味就想嘚瑟,看個風景就想狂曬照片,看到牛文就想噴上幾句,不刷存在感簡直喪失了活著的樂趣的人。


但這些人,和我不一樣,他們經濟水平和個人能力都很好,真的就是懶、得、發。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生活里的快樂,不外乎兩種。


一種是真遇到了開心的事兒了,吃了好吃的、穿了好看的,受到了表揚,漲了工資;另一種,是成功證明了自己很快樂。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說:沒有愛,只有對愛的證明。


幸福也是如此。別人覺得你快樂,比快樂本身更讓人滿足,這就是虛榮。


以上兩種快樂,對應兩種心理傾向,走到極端就是:


一種是知足常樂;另一種是越匱乏越炫耀。比如,有男朋友的妹子都懶得曬幸福,而恨嫁的姑娘只要發生點什麼曖昧都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而優秀的人,這兩方面都沒有。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優秀的人,都很難滿足。


永不滿足,是其之所以優秀的核心。他們身體里像安有一台小馬達,總在鞭策自己:你不可以停下來。


這樣的例子,生活里有太多。


讀書時,認識一位開掛的師姐,落落大方,氣場外露,碩博全保,校研究生會會長,工作能力極強,男朋友比她還優秀很多。她是那種一本書能從晚上一口氣讀到早上5點,然後面不改色地去工作的人。


我有一位遠房親戚大姐,結了婚生了娃還下了崗,40多歲過了大半輩子,發現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考托福出國工作,帶著孩子重新開始,現在在加拿大過得好好的。


因為寫公眾號,微信里多了很多做內容的朋友。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無論白天黑夜都在冒出各種文章。我忍不住問:大家都不上班嗎?答案是:大部分人都在一邊做著跟寫字全然不同的工作,一邊在業餘時間裡瘋狂的碼字。


有人會說:這些最後成功的人,都是少數啊,你怎麼不說那些累得半死還一無所獲的人?


我只能說,一開始就怕輸的人,怎麼都很難贏。


優秀的人,之所以不滿足,從不是為了那個唯一的成功的結果,而是為了不放過那些可能導致結果的希望。


他們也失敗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但依舊會一次次嘗試。


因為對他們來說,追求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根本上來講,是一種對生命「物盡其用」的世界觀在支撐著他們,而不是某一次結果。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容易滿足的人,自我驅動力往往不高,所以活得輕鬆;不易滿足的人,自我鞭策能力強,也容易陷入焦慮。


人生無所謂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在優秀的人眼裡,也沒什麼事值得炫耀。


炫耀這種行為,有一個前提:炫耀的事件,大大「超出」了炫耀者的日常。


月薪2000的普通妹子,有一天被土豪帶著滅了一頓高大上的晚宴,飯桌上的她很難按捺得住:靠,得趕緊發個朋友圈啊!


她很清楚,這事兒在自己生活里有多罕見,自己朋友圈裡的人多麼難以企及。


炫耀,本質是對自我圈層的超越與否定。


但到了努力而優秀的人那裡,為什麼就不值得炫耀了呢?


不是說優秀的人不喜歡比較與超越,恰相反,他們很在意比較——比較過去與現在、變好與變壞、進步與退步,但他們的比較,是建立在真實性之上的。


優秀的人都很務實,對於什麼是實實在在的擁有,什麼是偶然性的虛幻,非常清楚。


另一方面,我們會發現,越是優秀的人,越是拼了命地努力。


因為不滿足的背後,是焦慮與害怕。


他們知道:得不到的美好,永遠沒有盡頭;已得到的美好,卻有可能隨時坍塌。炫耀,則暗含著一種懈怠、自滿、享樂以及好運即將用盡的意思。


這深深戳中了他們的痛點。


所以優秀的人會控制自身力量,將慾望轉化成自律——克制虛榮心,放大自身不足,從而保持飢餓,維持苦修。


如喬布斯所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上帝給了你一顆飢餓的心靈,就必將忍受如坐針氈的煎熬。

他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



生活里,總有一種聲音:「活得那麼累幹嘛?你看XXX,在家相夫教子不也很快樂嗎?」、「人嘛,健康、善良、開心就好了,其他的就別折騰了!」


好像那些努力的人都過得有多慘似的。


但人活著的快樂,是無法用某一類「通常」、「應該」的生活方式就能統攝的。


生命的快樂,在於奔頭。


奔頭,對不同人來說,是不一樣的。


你覺得陪伴孩子快樂,因為孩子的幸福快樂就是你的奔頭。


你覺得旅遊畫畫快樂,因為這些內在修行就是你的奔頭。


你覺得投資賺錢快樂,因為看著數字一點點上漲就是你的奔頭。


優秀的人,更難感到快樂,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快樂。


只不過他們的快樂,跟世俗定義的快樂不太一樣。


在世俗看來,有福不享就是傻。


在努力而優秀的人看來,通過自主行動,獲得相應回報,這種驗證自身能力的過程才是快樂。


而壓抑自我真實感受,為了外界眼光而試圖活得「聰明」而「划算」。


那才是真正的不快樂。


-END-


· 或者回復:


十八而志丨羋月丨三毛丨胡歌丨周杰倫丨劉燁丨何炅丨楊絳丨汪國真丨范冰冰丨趙薇丨李靜丨李健丨竇唯丨貝克漢姆丨李光耀丨心靈丨流行丨情感丨錦囊丨趣味丨看點丨繪英語丨愛情丨職場丨搞笑丨友情丨詩歌丨視野丨成長丨丨2015熱文


特別聲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林 的精彩文章:

美滿的婚姻,都有一個熱氣騰騰的廚房
永不消失的自信
典道之花綻放的神秘殘木,究竟是何物?
你是年少的歡喜,喜歡的少年是你
聽故事 智慧和人品

TAG:意林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你怎麼不發朋友圈了
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你為什麼突然不發朋友圈了
你怎麼不發朋友圈了?
我們為什麼要發朋友圈?
你為什麼突然不發朋友圈了?
你男朋友為什麼不在朋友圈發你的照片?
你為什麼不在朋友圈發你老婆的照片
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麼
朋友圈發什麼,你就是什麼人
我再也不敢發朋友圈了
為什麼他不回你微信,卻發了朋友圈
你為什麼不在朋友圈發你老婆的照片?
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麼!
你怎麼總是忍不住發朋友圈
「我不介意你在朋友圈發了什麼!只要你還在」
你老公什麼不在朋友圈發你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