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熱文推薦:歷史丨古人是怎樣事權貴的


視頻推薦:動畫片丨星系寶貝19


文/洪與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 劉備託孤群雕)


劉備託孤,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想到諸葛亮,其實,劉備託孤有兩人,另外一個叫李嚴。

李嚴(?—234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荊州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他在劉表手下混了個秭歸縣令。曹操南下討伐劉表、劉備的時候,他看到荊州危險,不是久留之地,於是拖家攜口,帶領部曲,投奔西蜀劉璋。


部曲,讀《三國志》、《華陽國志》等,經常會出現這個詞,有必要啰嗦幾句。部曲的含義大體有兩種:私兵,就是私人武裝;隋唐時期指介於奴婢與良人之間屬於賤口的社會階層。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東漢時候的部曲,是豪族的私人武裝。受朝廷徵召出兵時候,才稱為部曲(軍隊),平常不這麼稱呼。這些人包括宗親、賓客、門生、故吏、佃客等,但大部分還是租種這些豪族土地的佃戶。私人鬥毆時叫家兵,應朝廷作戰時是部曲,平時則是佃客(農民)即且耕且戰的武裝耕作者

因為存在一定的血緣關係或者小圈子朋友關係,不要小覷這些團體的作戰能力。


三國時候,有人率領宗親、部曲來投靠,一般都很歡迎,因為可以快速增長實力。在戰亂年代,特別是冷兵器的戰亂年代,人口可是戰略資源。所以,劉璋對李嚴很重視,給了他一個縣治理——成都縣縣令。


成都是劉璋的官邸之所在,不僅僅是大縣,而且也是蜀地最繁華最富庶的地方。


好日子沒過多久,劉備入蜀,不就便與劉璋反目。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宜賓丞相祠,李嚴雕塑,站在諸葛亮右手邊第四位)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劉璋在危難時刻提拔他為護軍,總領益州兵馬,相當於劉璋的部隊總司令,拒劉備於綿竹。


按理,李嚴應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這人見劉璋大勢已去,便率眾投降。

總司令官投降,可以想像對劉璋的其他軍隊是多大的打擊。


劉備一定深知李嚴的為人,僅僅任用他為裨將。裨將就是副將,人家可是堂堂一個總司令官啊。劉備拿下成都後,才提拔他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犍為那地方,在當時可是鳥不拉屎的地兒,不過有鐵礦;興業將軍是個不入流的雜號將軍,「興業」二字,對於趙雲、關羽等是十足的褒義,可放在李嚴身上,味道就變了。


不過,李嚴也不是吃醋的,他為劉備的蜀漢政權建立了不朽功勛。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白帝城)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蜀中豪族大戶馬秦、高勝等在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叛亂,從郪縣打到資中縣,一路勢如破竹,叛亂人數達到五萬多人。馬秦、高勝率部向成都攻擊,成都震動,很多豪強地主、達官商賈都打算舉家逃難避禍。


這時候劉備正在漢中與曹操大軍交戰,根本無法抽兵平息叛亂。估計劉備得到這個消息,冷汗直流,在成都主持工作的諸葛亮怕也是手慌腳亂。


李嚴出場了。


他率犍為郡兵士卒,加上自己的部曲,共五千人,直奔資中。五千對五萬,可李嚴率領他的軍隊衝鋒陷陣,不僅擊敗叛軍,還斬馬秦、高勝首級。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可以說,如果沒有李嚴,劉備不可能稱「漢中王」,更不可能登基,延續已經沒落的大漢王朝。但是,這麼大的功勞,劉備僅僅只是加封他為輔漢將軍,這個將軍也只是個虛名,而且還是個不入流的雜號將軍。


而劉備登基之時,幾乎所有人都加官進爵,唯獨他李嚴還是原地不動,很多幕僚、屬下都為之憤憤不平,一些在孫權手下的朋友還捎書帶信來,勸說他棄劉投孫。


李嚴不愧是李嚴,他泰然處之,把犍為郡治理得風生水起,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有點類似現在各個城市的濱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成為歷任犍為太守中最傑出的一位。


看來,改建是最容易出政績的,李嚴一生,兩次大的政績都是搞城市建設,還有一次是築江州大城(就是重慶)。


運氣終於來了。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劉備在白帝城養病,尚書令、太子家令劉巴去白帝城覲見劉備,不幸病逝於白帝。劉備並沒有召見諸葛亮,而是馬上召輔漢將軍、犍為太守李嚴去了永安宮,破格提拔為尚書令(為尚書台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東漢光武帝劉秀時為削弱三公的權利,提高了尚書台的地位,相當於宰相),從第五品直接提拔到第三品。


從地方大員,一下子躍居朝廷領導人。


劉備東征之前,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就已然先後亡故。東征失敗,荊州出身的將軍張南、馮習戰死,荊州名士馬良(馬謖的哥哥)遇害,劉璋時期益州主簿黃權被迫投降魏國。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冬,聲望和資歷甚高的司徒許靖、尚書令劉巴,以及驃騎將軍涼州牧馬超和劉備的小舅子、安漢將軍糜竺也都死了。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梓潼縣長卿山,李嚴被貶後就住在這一帶)


丞相諸葛亮呢,從跟隨劉備到現在,還沒有主持過軍務,更沒有打過一仗,太子幼小,劉備決計不可能把政務、軍務託付給一個人,何況這個人還沒有一點軍務經驗呢?


劉備死前頒布詔令:李嚴加封為中都護,執掌兵權,統內外軍事。劉備的意思很明確,諸葛亮主內政,李嚴主軍務。用現在的話說,李嚴就是「三軍統帥」,或者說是總司令。


不過,李嚴沒有機會主軍務。


公元223年5月初,時年17歲的太子劉禪即位,改章武為建興,大赦天下,封賞眾臣。


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總統國事;加封李嚴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統內外軍事,拜為永安都督,留鎮永安。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據說,這是李嚴在梓潼的故居)


不能回成都開府,註定無法履行職責。何況,駐守永安邊防軍中還有一支勁旅——陳到所統領的「白眊兵」,這支軍隊可是劉備的近衛軍,是蜀漢最精銳部隊。


名義上,陳到由李嚴節制,但劉禪知道,諸葛亮知道,李嚴也知道,陳到只會聽從劉禪的或者諸葛亮的命令。


其實,劉備這個安排在當時是有道理的,夷陵之戰後,曹魏和東吳結成聯盟,蜀漢四面楚歌,派重兵防守永安是有必要的。但是,他不曾料想到,曹魏和東吳的聯盟很短暫,根本無須這個總司令官駐守邊防。他更沒有料想到,李嚴不可能回到成都履行他的職責了。


李嚴心裡很清楚,他這個蜀漢領導人,只不過是個戍邊大將而已。他,不可能有大的作為了。


後來呢?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六月,因軍糧不濟被迫撤退。軍糧是李嚴負責的,李嚴被問罪,廢為平民,發配梓潼郡。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長卿山)


《三國志》里記載,大意是:遇上了陰雨連綿的天氣,糧草運輸供應不上,李嚴怕因此而獲罪,先是讓人打出後主的牌子,讓諸葛亮退軍;當諸葛亮退軍後,李嚴一邊說軍糧充足,為什麼要退軍,一邊向後主報告說是退軍誘敵。諸葛亮拿出李嚴的系列證據,李嚴只得認罪。


不過,上面李嚴的言行自相矛盾和邏輯混亂的言行,跟小孩兒騙家長一般,用腳思考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綻。


李嚴是何等人?一個極富政治經驗和軍事能力的人, 他居然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整個事件的說法是不能讓人信服的,至少陳壽老先生不能說服我。


不過,我們反過來推測,反倒顯得陳壽高明。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彈劾李嚴的摺子: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長卿山)


「自先帝崩後,平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剌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代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謂平情在於榮利而已,不意平心顛倒乃爾。若事稽留,將致禍敗,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就是這個摺子,「乃廢平為民,徒梓潼郡。」(《三國志》)平,就是李嚴,那時候他改名了,叫李平。


這個摺子很有意思,羅列了李嚴的罪狀,大體是:


(1)以權謀私,只圖享樂,不為國分憂。


(2)需要他為國家出力時,他講條件:一是自己要開府,二是要求給自己和他的兒子陞官。


隻字未提糧草問題。


也許,陳壽意識到一個問題:諸葛亮第二次、第三次北伐,不都是因為糧草問題而無功而返嗎?也沒見處理什麼人。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白帝城,諸葛亮雕像)


怎麼辦,那就留下一點懸疑吧。


不管怎麼樣,我個人認為,李嚴有點冤枉。


不過,諸葛亮對李嚴還是比較寬厚的,他給在梓潼養老李嚴去過一封信,信中說:


「今雖解任,形業失故,奴婢賓客百數十人,君以中郎參軍居府,方之氣類,猶為上家。若都護思負一意,君與公琰推心從事者,否可復通,逝可復還也。詳思斯戒,明吾用心,臨書長嘆,涕泣而已。」


諸葛亮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說你儘管被廢為平民,但享受的還是領導人待遇,「奴婢賓客百數十人」;二是給了他復出的希望。


然而,李嚴沒有等到復出的那一天。


「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三國志》)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梓潼七曲山)


最後再說兩點:


其一,李嚴這人口碑不太好,在當成都縣令不久,蜀地官員中就流行一句話:「難可狎,李鱗甲。」相當於俚語,大意是說李嚴這個人貪得無厭,好營私舞弊,卻很狡猾,別人很難抓住他的把柄,也很不好接近。


其二,他征討馬秦高勝,擊敗對方五萬人。沒有史料表明他把這五萬人全部殺了,就當時形勢來看,人口作為戰略資源,也不可能全殺。蜀地土地多得是,養活這些人不成問題。就算對方被殺一半,還有大約2萬人,估計都成了他的附民。這些人平常耕種,倒也沒什麼,可一遇到事情,拿起武器就是軍士,2萬軍士啊!


當然,第二點僅僅是我的猜度,不可當真。



劉備死後,託孤大臣李嚴在做什麼?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洪與、姚小紅


編輯:鄒舟、於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褒貶自有春秋李鴻章
蘇小小到底是名妓,還是一位知名藝人?
韓信:同樣的計謀不能反覆使用?
韓信拜將後的第一戰,首先拿誰開刀?
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詩詞三傑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白帝城託孤,為什麼趙雲不是託孤大臣?
曹操對劉備那麼好,劉備為什麼還要背叛呢?
劉備手下大將,黃忠,是怎麼死的?
陸遜作為東吳大都督,打敗劉備,那孫權為什麼還要逼死陸遜呢?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趙雲和魏延都在做什麼?
黃巾起義時,曹操,劉備與孫權都在做什麼?
關羽死後,劉備不惜亡國起兵伐吳的背後,看劉備真正的為人
後世都說劉備很像劉邦,為什麼他的成就遠不如劉邦?
劉備伐吳,如果帶趙雲和魏延,還會慘敗嗎?
劉備打不過曹操,卻是老曹手下這位猛將兄的剋星!逢劉必敗!
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劉備到死給趙雲說的什麼話才真相大白?
劉備死後,獨攬大權的諸葛亮不重用趙雲,為何?
劉備自詡仁義什麼要殺乾兒子劉封,理由是什麼?
如果沒有曹丕幫倒忙,擊敗劉備6萬大軍後,孫權會幹什麼?
劉備入川背後兩大功臣,沒有他們劉璋根本不認識劉備
李嚴與諸葛亮誰才是劉備的託孤對象
劉備託孤重臣李嚴為什麼會被諸葛亮排擠?
劉備為什麼不派趙雲守荊州,他到底在害怕什麼?
劉璋迎劉備入川,為什麼非得親自去接呢?還硬要引禍上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