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孩子感冒發燒,在家量體溫是不可少的。這看似簡單,其實大有學問。80後媽媽孫儷最近就鬧了一個笑話。寶寶晚上睡眠時有點著涼,早上給寶寶量體溫,好像是正常的,但隔了幾分鐘再量,體溫一下子上去了好幾度。她以為是寶寶發燒,趕緊抱著孩子去醫院,醫生卻說是寶寶體溫正常。原來是她不懂得如何使用體溫計,把溫度看錯了。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體溫測量的三種方法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肛溫測量、腋溫測量、口腔溫測量等三種方法。

年輕媽媽在給寶寶量體溫前,切記檢查體溫表的水銀柱是否在35℃以下。方法是:拿起體溫表放在兩眼前方,和兩眼處於同一水平線,旋轉體溫計,使有顏色的水銀柱(一般為紅色)正對雙眼,讀出刻度;如在35℃以上,使用手腕的力量揮動體溫計,使水銀柱下降。

測肛溫是較常用的體溫測量方法,一般家庭用的體溫計或肛溫表就可以測量,寶寶容易配合。可選擇有短圓水銀泡的肛溫表,讓寶寶趴在床上,把體溫計輕輕插入肛門,插入處深0.5~1厘米,手扶著體溫計停留3~5分鐘,然後輕輕地拉出體溫計讀數。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進行腋溫測量時,要先把寶寶腋下的汗液擦乾,以防汗液影響體溫測量。將水銀端由前方斜向後上方插入腋窩正中,讓寶寶夾緊腋窩,或者父母幫助寶寶夾緊腋窩,3~5分鐘後可取出體溫計讀數。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口腔溫測量方法是:在寶寶聽話的前提下,將體溫計用酒精清潔乾淨,當水銀柱刻度甩至35℃以下時,將水銀端放於舌頭下方,停留3~5分鐘,然後取出體溫計讀數。量口溫時要注意安全問題,家長要叮囑孩子,保證孩子能夠配合。有的家長把體溫計放進孩子嘴裡,孩子就「嘎嘣嘎嘣」地嚼,很容易把溫度計咬爛造成危險。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波動大於1℃為發燒

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的偏高,有的偏低,所以,媽媽們應該在寶寶健康的狀態下,早上睡醒後不穿衣起床,測量他的正常基礎體溫。正常人一天內體溫的波動範圍是1℃,如果超過1℃就可以視為發燒。比如寶寶的溫度波動範圍正常情況下是35.5~36.5℃,現在測量出的波動範圍卻是36.5~37.6℃,波動範圍大於1℃,則視為發燒。

測量的部位不同,寶寶的發燒溫度標準也不一樣。正常情況下腋溫比口腔溫低0.5℃,肛溫又比口腔溫高0.5℃。

「觀察法」替代體溫計

發覺寶寶好像要發燒了,可是又找不到體溫計怎麼辦?可以採用下面這些方法,但是沒有體溫計來得準確。

額頭碰額頭 如果家長自己沒有發熱,可以用你的額頭輕輕碰觸寶寶的額頭,如果感覺到熱感,表明孩子可能有發熱。

外觀行為表現 發燒時的寶寶臉部會紅紅的,而且嘴唇發乾,並且摸上去嘴唇很熱,而且寶寶會哭鬧。如果寶寶已發燒一兩個小時,通常會食欲不振。

觀察尿尿 寶寶發燒後尿量會變少,而且尿的顏色也會變深。

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體溫會有一過性升高

有幾種情況會讓寶寶的體溫一過性升高,比如吃了上火的食物,做了劇烈的運動,以及洗澡後,請家長不要擔心。此時可停20~30分鐘後再測,如果體溫正常,說明不是發燒。

(文/張繼東 山東濟南)

版權所有,歡迎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老人夜尿多 用藥巧改善

TAG:家庭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檢查孩子發燒不要怕,給孩子量體溫有技巧
給喵量體溫這件事
溫度計斷在3歲寶寶體內,量體溫這種技術活你真會?
毛茸茸的寵物有助嬰兒健康?迷你智能體溫計隨時測體溫?讓醫學大數據給你解答
給寶寶用電子體溫計測體溫,怎樣才准
給寶寶量體溫的正確姿勢,好體溫計就該這樣!
有備孕體溫計,才能把握「孕」氣
身體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你的低體溫體質
準確數值,這樣給孩子測量體溫,才可以獲得哦!
孩子害怕量體溫,是你沒用對方法
植物也能量體溫!你要怎麼測?
量體溫,就能監測排卵
嬰兒的體溫多少度才算髮燒
這款智能體溫貼一出就被爸媽哄搶,給寶寶量體溫再也不是難事!
體溫有變?家長們要怎麼應對貓咪體溫變化及凍傷?
寶寶發燒多久量一次體溫,什麼時候量的體溫最準確呢?
裸睡對身體好有科學依據嗎?醫生:體溫涼爽有助減肥
當寶寶發燒時,這4種為寶寶測量體溫的方法,幫你準確快速量體溫
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嗎?比體溫更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