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健忘的門口效應


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經歷?有時走進一個房間,卻突然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要進入這個房間。不由得思索起來,自己是不是老了,還是得了健忘症?


然而幸虧有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這絕對不是健忘症,而是因為陌生而忘記。這就是「門口效應」。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每天早上走哪條路上學?怎麼從教室幾十張課桌里認出自己的那張?科學家從這些問題出發,研究大腦對方位、環境等空間信息的處理過程,結果發現兩種特定細胞在起著決定作用。它們分別是網格細胞和錐體細胞,當空間信息進入大腦神經,它們就會創設一種特定模式,時刻「監聽」著我們周圍環境的空間信息。換個方式理解,這種模式類似於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內部工作機制,它使我們不僅可以確定我們目前所在位置(三維定位),而且能保證我們順利地從甲地到乙地。


短時記憶是大腦的一項基本功能,當我們處理空間信息時,這種短時記憶顯得有些「奇怪」,它會不定時地消除之前信息,好比電腦清除內存一樣。法國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隨著我們進行空間移動併到達新的位置,大腦進行導航時,它必須不斷處理新的空間信息。那麼為保證導航正確,它就必須同時清除之前的信息,比如每天上下學的路上,一般情況下我們並不記得路途之中所發生的事情。

對於大腦來說,門可能就是一種暗示,暗示著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新環境,需要清除之前舊信息,然後重新定位。從某種程度上講,走過一扇門就相當於「重啟」了大腦的導航思維模式。


當舊信息被清除,它自然不存在於我們的短時記憶了,因此就會出現暫時的遺忘現象。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虛擬的「門」口效應

令人驚奇的是,門口效應不僅發生在真實的世界,在虛擬世界裡它同樣起作用。


在虛擬世界裡,法國科學家發現參與者仍然有門口效應。在電腦遊戲里,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項任務,把桌子上一件東西放到另一個房間的桌子上。當他們拿起東西後,這件東西就自動裝入他們的背包,換句話說,手上就看不到東西了。然後,當他們走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個房間,就不太記得他們已經拿的東西,也不記得要完成的任務。即使返回原來房間,一般也無法使他們重新記起。當科學家還原之前的情景時,他們常常就能記起來了。由此可見,大腦對環境信息的依賴程度多麼大。


如果把中間那道門撤掉,參與者們拿起東西後,從這張桌子直接走到另一張桌子,就會記得任務。因此,不在乎虛擬還是現實,只要經過一道「門」,大腦就會得到暗示,清除與運動和空間方位有關的信息,重新處理新的空間信息。


除了門以外,還有其他類似的「門口效應」。比如電話鈴突然響起,有人突然插話打斷等等,這與走過一道門的原理極其相似,都可能中斷我們的思維。


所以,當下一次你進入另一個房間,但一進門卻想不起為什麼進來的時候,就知道這不是病,更不是老年健忘,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迷人的顫音打哪來?
太陽風暴險些引發核戰爭
蝸居在一棟樓里的小鎮居民
動植物圖案呈現的科學
共濟會的真實面目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出門忘拿鑰匙,轉身就忘事」是壞事嗎?不,這是大腦正常工作的表現!
趕緊看!出門忘拿鑰匙,轉身就忘事?你有這現象嗎
忘事不是老了,是腎不好了!
轉身就忘事是壞事?不,這是大腦正常工作的表現!
這個星座超級愛忘事,並不是腦子不好,只是單純不記事
忘事別怪大腦 或是腎臟撐不住了
大象真的 不會忘事兒?
媽呀!怪不得老忘事兒,原來單身易得老年痴呆?
專家:愛忘事別怪大腦 可能是腎臟撐不住了
總是丟三落四愛忘事兒?7個小竅門幫你輕鬆解決問題,讓你的大腦越來越年輕!
年輕人老愛忘事?這幾個習慣最傷你的記憶力
出門就忘事的「門口效應」,竟是高效記憶的表現
突然忘事怎麼辦?6招幫你找回記憶!
總是忘事終於有救了?專家稱磁場對就有的救
預防:突然間愛忘事兒,小心你患上了腦小血管病!
2個小動作,寶媽再也不埋怨自己老忘事了!(實用)
老天,我不想再忘事了——升記憶力的好方子,快快收藏
孩子老人記憶差、老是忘事記不住!改善記憶力、讓大腦更有活力!
年紀輕輕總愛忘事兒?哪些身體秘密偷走了你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