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不自私
點擊播放 GIF/2046K
不自生故能長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雖然自私是一種潛藏在心靈深處的人的本能慾望,但是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不自私是做人的大境界。老子曾言: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後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成就自己。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天地之所以能天長地久是因為其無私。為人處世要以無爭爭,以無私私,以無為為。所做的事如果有利於別人,也一定會有利於自己。利人和利己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利人往往能轉化為利己。聖人是處於最高地位的理想者,人道既要用於為政治世,又要用於修身養性,而且要切實效法天地的無私無為。對天地來說,「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對聖人來說,「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長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
自私和無私也沒有區別,要達到最大的自私必須無私。我們承認自私,但為了自私,要無私。就像天地一樣: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擁有無私的胸襟,就好像有了「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意境;有了無私,我便能「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有了無私,便能踏實做人,腳踏實地,無虧心事擾心,便能活得悠然自得。無私是可貴的,也是難得的。無私與自私雖是一字之差,但帶來的影響卻是截然不同,「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心底無私天地寬。
老子教人要以「無私」——「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為」為手段、為過程,才真能「成其私」。私無私成其私是一套辯證法。老子說: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農民沒有春天的播種,就不可能得到秋天的收穫。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你不幫助別人,也難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一分付出,一分收穫。當你在幫與不幫的邊際徘徊時,只要想想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你就會欣然的幫助別人。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達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這個世界就是美好和諧的社會。
自私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自私是一種潛藏在心靈深處的人的本能慾望,它的存在與表現通常是不為人所察覺的,私慾較強的人不顧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的私慾得到滿足的時候卻又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天地無私,造就了萬物的生命;父母無私,成就了我們的生命;那我們的無私會成就什麼呢?我們的無私,會成就生命的快樂和美滿。
心底無私天地寬。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心量。心底無私天地寬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我們不能只為了瞬間的喜悅而去不顧一切地追求,不能只為了一己之利去爭、去斗、去奪,一定要掃除報復之心和嫉妒之念,這樣才可能在漫長的輪迴途中讓自己一路開心。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利人有度,利己有方。萬事皆須有度。在合理的範圍內,利己與利人是統一的。如果求一己之私利,不幹什麼有違道義良心的事,被稱為「偽義」。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凡事常為他人著想,不求做到聖人,做好一個凡人足矣。人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擁有了真誠、善良和寬容,就會發現,天地之大,廣闊無垠。
高爾基曾說:重返生活就須有所奉獻。在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會陷入困境中。當別人有困難時,如果你能適當地拉人一把,別人就會充滿感激之情;日後,必定會對加倍報答。方便別人,同時也是方便自已。
人世間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惜和熱愛的,更是都需要我們去善待的。人,無論是誰,都會有私心,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這種缺陷,並不是無藥可救的。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我們應該懂得,仁愛應摒卻私心,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善與愛無法共享的世界必是一片黑暗。
屠格涅夫曾說:人需要有一顆犧牲自己私利的心。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一個自私的人註定會傷害到自己,而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反而會從別人那裡得到好處。把自私從心裡趕走,心中就會充滿光明。
心底無私天地寬,只要你心底無私,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義。愛因斯坦說: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綿力來為真理和正義服務。因為你的心清凈,周圍的一切也顯得格外美麗;因為你滿懷慈悲,也就會為身邊乃至世間所有的人帶來光明!
在這個繁華的世界,碰壁、誤解總是在所難免,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既然人生如此美好,我們應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勇敢地踏上人生旅途,坦然面對人生,活的從容自如,心底無私。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教子10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辛好作人
※王陽明:你不快樂,是因為疏於照看自己的心
※生活「四不」:不執,不懼,不計,不煩
TAG:儒風大家 |
※為了自私的虛榮心,女子竟這樣對待自己的馬匹?
※這種自私的姑娘,才自帶光芒
※愛自己不等於自私
※自私的雙魚無私的愛
※我家孩子才不是「自私鬼」!
※別用你的無私奉獻,成就孩子的自私
※孩子自私自利的模樣, 真像你。
※自私的女人才會被愛
※陳喬恩不要愛上他!這是個極其自私的偽君子
※孩子的自白:為什麼我如此自私?
※佛教 不貪錢、不貪色、不貪名、不自私,有智慧!
※怎樣糾正孩子的自私
※警惕!父母越無私,孩子越自私
※可以自私,但別太自私
※關曉彤被爆醜聞?自私小氣不講理,不配國民閨女的稱號?
※聰明卻又自負,自私而又落寞的皇帝——嘉靖
※心情小貼士:自私的我!永遠不快樂
※污漫 | 自私的丈夫
※如何訓練自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