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晁錯錯在哪兒,落得個腰斬

晁錯錯在哪兒,落得個腰斬

文/新太史令


提到漢朝文景之治時代,不得不說一個人——晁錯,這位與賈誼齊名的漢初政治家、思想家最後被腰斬於市。雖然他的死不像李斯那樣是被他人所害,但很大程度與自身原因有關。


漢景帝時爆發了由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七國諸侯拒絕中央削藩奪權,就打著「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號發動叛亂。當然,削藩策確實是晁錯提出並得到景帝肯定的。只是後來就變成了諸王叛亂的借口了。景帝聽了袁盎的建議,想借晁錯的死來平息叛亂。遺憾的是,腰斬了晁錯,叛亂依舊,好在景帝時期少有的治軍有方的將軍周亞夫(太尉周勃之子)力攬狂瀾,才將叛亂平息。


晁錯錯在哪兒,落得個腰斬



其實,晁錯是有機會避免自己的悲劇的。但他犯了下面這兩條錯誤,將他送上了閻王殿。


削藩之策無錯,錯的是沒有周全的執行方案

與賈誼一樣,晁錯也主張削藩。賈誼是大才,寫有那篇流傳千古的《過秦論》,可惜賈誼而立之年就夭折了。


削藩是漢初一直繞不開的難題,高祖之時,削異姓諸侯王,後來封王皆是老劉家的子孫,變成了削同姓王,而且地方王實力日益強盛,削弱他們,加強中央的權利,是必然之舉,這個目標本身沒錯。但晁錯的削藩之策執行方案殘缺。削藩策頒布下去遭到七國的群起叛亂,此時,晁錯並無良策,他只是建議漢景帝劉啟御駕親征,而自己呆在京城準備糧草一事,欲效仿蕭何之舉。


你想想,大難臨頭了,皇上上前線,自己龜縮在家,有逃避責任,自顧其身之嫌。



晁錯錯在哪兒,落得個腰斬


削藩是晁錯力主之策,禍亂系其一身


晁錯作為御史大夫(三公之一),與丞相、太尉及九卿沒搞好關係。晁錯曾為景帝的老師,他可能認為只要得到太子或皇上的信任,就萬事大吉。景帝還是太子時,就已經很信任晁錯。《漢書》里記載:「(文帝時)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不過,沒有與諸大臣共同協商的削藩之策,在執行過程中自然就缺少他人幫助,導致削藩過程的執行者是皇帝,而晁錯卻素手無策,豈不讓皇帝心寒。所以,既然諸王要求誅晁錯,削藩之策也是因他而起,那麼,用一個晁錯來換取社稷的穩定,自然是划算的,晁錯的悲劇在一個並非雄才大略的皇帝手裡自然註定了。



晁錯錯在哪兒,落得個腰斬


司馬遷對晁錯的評價比較深刻,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好在歷史為他洗了冤,晁錯的死沒有換來諸王的退兵,好在周亞夫中流砥柱,平息了七國之亂。文景時代說不上豐功偉業,但百姓休養生息,諸王勢力得到削減,為之後漢武大帝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太史令 的精彩文章:

古代攻城器械,你認為哪種強?
這個地方很巧,三代帝王陷落於此
古代有門絕學叫帝王學,學什麼呢?
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悲劇的名將世家了

TAG:新太史令 |

您可能感興趣

晁錯被皇帝腰斬,是千古奇冤還是罪有應得?
為什麼說晁錯死得很冤枉?
「誅晁錯,清君側」,晁錯的死可惜么?
晁錯的悲慘下場:皇帝靠得住,母豬會上樹!
漢景帝明知殺晁錯不能阻止七國造反,為什麼還要殺他
晁錯削地導致了他的悲劇
千年功績,萬古流芳!帝王之師晁錯冤死,其實是因為一盤棋
西漢功臣晁錯之死:晁錯被殺真相
晁錯寫了兩道奏疏,一道使漢朝擊潰匈奴,一道卻險些滅亡西漢!
漢景帝後悔殺死晁錯!
西漢晁錯其身可諒其心必誅 最信任人卻將其腰斬棄屍
每天了解一個人—晁錯 七國之亂的犧牲品
晁錯剝奪諸侯封地 晁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漢景帝殺晁錯冤枉嗎?
賈誼21歲成博士,晁錯敢拆劉太公廟,明明是王佐之才,為何兩人都是短命鬼?
漢朝削藩關鍵人物之慘死的晁錯
我讀《綱鑒易知錄》51:晁錯奮不顧身地削藩
竇太后、賈誼和晁錯:儒道之爭的本質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代文人戰略家賈誼、晁錯、桑弘羊、劉安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