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華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其祭天儀式淵源於古代「天子祭天地,或祭五嶽四瀆」。東漢祖天師張道陵即有祭天、地、水儀式。


文/任宗權


華夏文明自古就有供養傳統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供養科


供養一詞,淵源甚久,非自印度佛教也。商周文明,即有應用矣。譬如《禮記?月令》云:「(季秋之月)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在華夏文明裡,將供養與信仰相聯,早在春秋戰國就有記載,《左傳?昭公十二年》有:「內外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今究其詞之原意,供即供給,養即滋養、贍養、侍奉之意。

供養一詞,本意乃指供奉安置,提供生活所需物品、金錢等。如《漢書?翟方進傳》有:「身既富貴,而後母尚在,方進內行修飾,供養甚篤。」後被祭祀程序所用,如宋?孟元老之《東京夢華錄?中元節》:「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


道教衍用其詞,乃指擺設供品奉祀也。專指祭祀與祭祀之供品,如《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也有:「張學究夫妻兩口兒,打點祭物,同安住去墳上祭掃;到墳前,將祭物供養。」明代之《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也有:「想是三清爺爺聖駕降臨,受用了這些供養。」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供養科

自天子以至於庶民 皆敬天法祖


華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其祭天儀式淵源於古代「天子祭天地,或祭五嶽四瀆」。


東漢祖天師張道陵即有祭天、地、水儀式,其最初範本即《三官手書》。要求上元節(正月十五),將所求「祈願」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意存上天到達天官那裡,以求天官賜福。在中元節(七月十五),將「消罪」事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埋于山上,存想到達「地官」宮殿處,以赦其一切罪業(罪過)。在下元節(十月十五),將釋冤事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投於水中,以求水官除一切災難厄劫。因為天、地、水三官主宰人間、陰間之禍福,故將疏文呈遞三官的宮殿「三元妙緯宮」與「三元都會府」。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道教大型齋醮,均行祭天儀式


供養科是道教的大型科儀


道教戒壇所謂的「供養科」,被譽為「小貢天」,是道教貢祀諸天的大型科儀。其目的是祭告諸天,祈禱傳戒活動,一帆風順,吉祥如意,功德圓滿。並祈禱天下太平,兵戈不起,萬國安寧,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事如意。乃人天交流之儀,歷代天子皆親自主持其儀。道教大型齋醮,均行祭天儀式,此乃道教天人之際思想之延續也。


其祭壇設於室外,搭建三天之界,誦讀祭文、奏雅樂,並陳列祭品。祭天供養,即感恩天地滋潤萬物恩,報答國土養育之恩。其祭品主要列十供,稱之「十供養」。即香、花、燈、水、果、茶、食(或稱齋)寶、帕、錢。全真道教醮儀,「供養科」詠唱「清天供」,詞句典雅,旋律歡快,陝甘地域色彩濃厚。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5:供養科



祭壇設於室外 搭建三天之界


謹附錄全真道教之《供養科》,以賞其風采:


舉步朝金闕 飛身謁玉京


天外琳琅響 齊舉步虛聲


寶座臨金殿 霞光照玉軒


萬真朝帝所 飛舄躡雲端


舉 三清應化天


三清聖號廣宣揚 一句能消萬劫殃


七寶林中朝上帝 五明宮內禮虛皇


常乘白鶴游三界 每駕青牛遍十方


眾等稽首皈命禮 鸞歌鳳舞降道場 香供養三清應化天尊


伏以 道香德香無為香 無為清凈自然香 妙洞真香 靈寶慧香 超三界香 三柱真香 香雲繚繞 騰空供養 供養上界雲府高真 中界岳瀆威靈 下界水府仙官 三界眾神 香雲達信 傳香有偈 寶號稱揚


舉 香廚妙供天尊


鐘鼓琳琅響徹天 十方肅靜得安然


天無氛穢超元始 地無妖塵謁聖賢


皈命禮道寶 郁羅簫台上 太極涵三 包羅森萬象 志一心誦持 懺除身業障 是故皈依 長福消災障 皈命禮經寶 紫微瓊台上 鳳篆龍章 諸天法輪藏 志一心誦持 懺除心業障 是故皈依 長福消災障 皈命禮師寶 白玉龜台上 演法度人 普度人無量 志一心誦持 懺除口業障 是故皈依 長福消災障 香供養道經師寶天尊


道由心學 心假香傳 香焚玉爐 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 仙旆臨軒 令臣關告 逕達三(六、九)天


九天之上 謂之大羅 玉京金闕 玄層峨峨 中有天帝 仁慈惠和 至道無敵 降伏眾魔 天寶靈符 玉律金科 神仙億萬 幢幡眾多 聞者罪滅 永出愛河 臣等皈命 與道合真


列聖慈祥 救濟紅塵赤子 群真惠愷 拯提宇宙蒼生 說法度人 不知幾經寒暑 垂經闡教 竟越無數春秋 念切挽凡情殷 救世不憚 恭逢黃道大吉 乃列供於聖真 具有供養表文 謹當宣讀


向申表文 宣讀雲周 就於壇前 永憑火化 還有寶誥 眾當持誦


志心皈命禮 道寶經寶師寶 玉清上清太清 一氣流行 三尊應化 函關默默 不言而善應四時 正色空空 無極而化生三境 大羅天上 金闕宮中 虛無自然 三清三境 三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 渺渺紫金闕 巍巍碧玉宮 掌紫微七政之權 作皇朝一脈之主 三華毓秀 五緯霓旌 為造化之樞機 作人神之大本柄 大羅天上 金闕宮中 四御四皇上帝 金容玉像天尊 志心皈命禮 太上彌羅無上天 妙有玄真境 渺渺紫金闕 太微玉清宮 無極無上聖 廓落髮光明 寂寂浩無宗 玄范總十方 湛寂真常道 恢漠大神通 玉皇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 志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 乃一太極 普受浩劫家之命 鼎應無量品之褒 紫微清虛洞陰 總領功過 賜福赦罪解厄 溥及存亡 道冠諸天 恩覃三界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三元三品 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 應感天尊 經壇土地 神之最靈 升天達地 出幽入冥 為吾關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書上清


臣聞 酌水獻香花 惟一誠而可叩 然備燈供齋 實奉十獻以為虔 仰瞻大道以遐觀 俯察精修而致禱 鑒茲葵藿 綱此頻繁 敬殫寅畏之心 恪進丹衷之意 以今臨早午朝進獻香饈 祈迎鶴馭 伏願 七寶高真 撫幾乘龍鸞而下邁 九宸上聖 登輦控鶴馭以來臨 上天星斗群真 普臨法會 三官四聖師眾 齊降玄壇 法籙諸司 天神帥將 雲車風馬以浮空 監壇護道 五嶽聖帝 水府真靈 馭氣乘風而地涌 翊衛瑤壇 后土真靈邕邕而來 十宮聖眾濟濟迓臨 城隍廟貌之諸神 英風蒞至 太歲真官之主宰 恪謹司存 符使功曹祗應等神 立壇設像應感真靈 風馬音傳而絡繹 峨冠博帶以來臨 俯鑒齋筵 受欲供養 法眾運誠 玉音贊詠


香 清凈道德香 上獻虛皇 遙瞻法駕降祥光 祝願當今明聖主 萬壽無疆


花 仙苑百花生 捧獻高明 嬌紅嫩綠展凡情 四季開時來進上 百福崇增


燈 銀燈影皎光 上映穹蒼 輝煌照耀吐銀缸 齋主虔誠來點獻 集福迎祥


水 酌水獻高真 洗滌塵氛 百川萬海自流津 沐浴華池能盥漱 福祿齋臻


果 異果色顏廳 上奉神祗 裝嚴設供過萍實 亘古華筵陳祭事 錫福延禧


茶 蕾蕊發新茶 白雪黃芽 廬同自古洚靈葩 趙州果老能知味 出自仙家


齋 雲廚辦香齋 妙用奇哉 珍饈百味獻瓊台 然此粢(zi)盛涓潔供 福自天來


寶 萬寶妙莊嚴 上奉諸天 滋民富庶廣無邊 法海靈山光普現 釋罪消愆


帕 蜀錦共吳綾 邦獻洪名 團花壽字綢回絞 豐稔蠶收時和順 五福駢臻


錢 錢實奉真靈 誠格天庭 謀求遂意永前程 作善降祥無屬惜 福壽綿洪


獻供已畢 列聖歡歆 法眾運誠 真經供養


功起《玉皇心印妙經》《彌羅誥》《呂祖誥》等畢接《供養咒》


供養三天教主 清凈法身 滿空聖眾 無量群真 黍米一粒 雲廚寶鼎 烹為法饌 異香滿空 廣備十方 照臨大眾 法界人天 普同供養 志心稱念 香廚妙供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齋供已畢 各發誠心 勇猛精進 證聖成真


志心稱念 福生無量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功起《送花贊》送化


向來上供功德 筵奉高真 賜福消災 同賴善功 證無上道 志心稱念 香廚妙供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編輯:行雲)


往期回顧:


1、眾人禮請心至誠 方丈玄都授清音 「請師起駕」儀式詳解


2、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2:入期掛號


3、任宗權大師說戒3丨神職角色的重要變遷 方丈入院成為傳戒大律師


4、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4:迎請諸師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傳戒不能流於形式 把戒律學融入到修行和度人之中
全真派三壇大戒都有哪些裝備?詳解傳戒仙仗構成及戒具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4:迎請諸師法
都市風水傳奇:心存慈悲 凶宅也能變福地
學道不持戒 無緣登真籙:二百玄裔弟子丙申來成堂受戒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8:拜請律衣科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12:托缽普謝科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10:方丈拜台科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6:祈戒初啟法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4:迎請諸師法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7:呈遞投嗣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2:入期掛號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11:審戒懺悔
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13:戒壇考偈
全真丙申壇傳戒大師講經系列
遵戒奉行 以此為誓:任宗權大師講全真傳戒之呈投誓狀法
善導大師的弘化傳奇
長春觀傳戒副總理大師任宗權:道教傳戒很嚴格,很難得
王家衛:任性大師
聖嚴法師:太虛大師評傳
智者大師傳37:大師圓寂
義和團里只有三種稱呼:大師兄、二師兄、師兄
印光大師全集凈土法要—凈業行持篇.凈宗功課
大師龐均:傳承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