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45歲後,不宜踢毽子

45歲後,不宜踢毽子


  踢毽子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方式,它以下肢肌肉的協調運動為主,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踢等動作來完成。踢毽子能使腳、腿、腰、頸、眼等部位得到鍛煉,不但可以增強身體平衡能力,還能提高下肢肌肉和關節的收縮力、靈活性和柔韌性。上班族常踢毽子,還能預防血液迴流障礙性疾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


  但是,踢毽子不是隨時都可以進行,也不是人人都適合。以下幾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1。飯前、飯後不宜踢毽子,否則易造成胃腸的不良反應。踢毽子時,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場地不宜過硬過軟,每次踢毽子不宜超過15分鐘,踢到微微冒汗即可停止。

  2。踢毽子時要兩條腿來回換著踢。每條腿踢毽子不要超過20次,除了用腳尖踢,也可以用腳背、腳踝等部位。若感覺腿發麻、發酸,應立即停止,坐下,揉揉腳,癥狀緩解後再繼續。


  3。踢毽子時精神要集中。心到、眼到、腳到,反應要靈敏,動作要迅速,這樣相互配合才會默契。精神不集中,很容易造成扭傷。


  4。動作幅度應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以免拉傷腿和腰部肌肉。踢毽子時,一定要快慢適度,否則會崴傷腳。


  5。踢毽子貴在堅持。有些人喜歡踢花式毽子,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的,要每天堅持踢,才能控制好毽子。長期踢毽子,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6。若踢毽子導致膝蓋出現腫痛,一定要馬上停止,至少要休息一周再恢復踢毽子。


  以下幾類人最好不要踢毽子,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冠心病患者。踢毽子時,腿部用力會加重心臟負擔;3個月內做過手術的人,踢毽子時容易使刀口拉傷;有腰肌勞損或腰背部扭傷的人,踢毽子時關節和腰部易受傷;45歲以上的人,膝關節功能退化,不宜踢毽子;經常爬樓梯或爬山的人,踢毽子易扭傷膝關節。▲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不愧是生育好手,不僅有80子女45歲被俘後還生了14個!
「不老葯」找到了,每天踩一踩它!一個月後45歲變25歲也不是沒可能
每天踩一踩它,45歲變25歲,年輕又漂亮!
45歲後,睡前、飯後,千萬不要做「三件傻事」!
每天踩一踩,45歲看起來像25歲,效果驚人!
45歲寧靜與44歲袁立,年輕時美的不分上下,如今同框一眼定輸贏!
每天踩一踩,45歲變25歲,年輕又漂亮!
時尚大姐45歲的年齡,25歲的穿衣打扮,誰見誰尷尬
每天踩一踩,45歲看起來像25歲,效果驚人
38歲張柏芝,41歲趙薇,45歲洪欣,3人差距不是真不是一般大
35歲的我,獨自帶兒子租房住,800元租了45㎡的房子,我媽說很差
每天踩一踩,45歲看起來像35歲,年輕又漂亮!
38歲劉濤撞衫45歲閆妮,年輕7歲,但氣質上卻差了一個檔次!
每天踩一踩,45歲變25歲,年輕又漂亮
男子娶27個妻子,稱她們是倒貼!有145個孩子,不工作掙22萬!
每天踩一踩,45歲看起來像25歲,年輕又漂亮!
她45歲的年齡,25歲的不老容顏,秘訣竟是這「美顏三寶」
45歲朱茵和41歲馬伊琍同穿不對稱裙,這差距絕不止一個4歲!
45歲像25歲,堅持早晚喝它一次,年輕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