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美國!美國!」特朗普的社會動員
11月4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小鎮赫爾希的集會上(蒲實 攝)
11月4日,賓夕法尼亞州小鎮赫爾希。在可容納1.2萬人的體育館裡,我親歷了一次「政治劇場」。
一位華盛頓記者首先發言,「當希拉里在郵件門事件後接受FBI詢問時,她有14次回答:『我不記得了』。在另一次對話中,她有21次這樣回答。」人群高呼:「把她關起來!把她關起來!」
他繼續說:「如果在我採訪中遇到這樣的被起訴者,我會覺得他有精神問題——希拉里也有。」人群高呼:「特朗普!特朗普!特朗普!」
「我與我在華盛頓的同事與國會裡的朋友常討論起這件事。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看,但這對我來講,是一場運動:當人們說話的時候,說的是他們真心所想的。當沒有人給我們舞台,讓我們說出這樣的話時,我們來到了這裡,畢竟,我們還得在華盛頓工作。」人群里的人竊竊私語:「這個從華盛頓來的傢伙說話有點道理。」
這位看起來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老記者說:「我在華盛頓沒有交什麼朋友,只有一隻狗是最忠誠的朋友。華盛頓的人都會不解的問我,為什麼你會支持特朗普?我在華盛頓有家庭和孩子,有時,我會感到受傷。我等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在我生命中是否還會出現這樣一個足夠強大的人,強大到能夠勇敢站出來說,美國不能再有非法移民。我一直等待有一個人,無論華盛頓的人怎麼看,他也能說,我們是一個有邊界的國家,如果沒有邊界,那也就國將不國。我也一直在等待一個人,能夠讓我們的同盟國家相信我們,讓我們的軍隊更加強大,關懷我們的老兵,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貢獻是值得的。」人群再次高呼:「美國!美國!美國!」「我希望有人能夠站出來,對華盛頓說,『你們應該聽聽人民的聲音』。我也希望有人能告訴媒體,唐納德·特朗普才會是新一屆的美國總統!」
11月4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小鎮赫爾希的集會上
接著,賓州的共和黨基層會議的負責人帶領大家祈禱,然後是「國旗下宣誓」和唱國歌。站在我周圍的每個美國人都很動情。我很少感到美國人愛國超過愛自己,但在這場公共集會上,我感到了愛國的情感。一曲唱畢,人群中再度爆發出「美國!美國!美國!」經久不息的呼聲。
有點出乎我意料的是,全國共和黨女性聯合會的主席走上台來發表了講話,這是美國最大的女性組織之一。希拉里一直把「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作為自己的競選戰略,希望以此吸引女性選民,特朗普騷擾女性的錄音曝光似乎也讓他很難在女性問題上做文章。沒想到,最大的女性組織之一會在助選集會上為他拉票。她說,「從母親節以來,我們旅行了30,000英里,去了200多個目的地。人們問,為什麼要用半年的時間來做這個?我曾跟全國的很多女性講話,許多人告訴我,『希拉里並不能代表我』,她們告訴我,她們『希望特朗普當選,雖然這顯然不是媒體想要的』」。
人群高呼:「CNN很爛!CNN很爛!」
「希拉里不停在打女性牌,想欺騙女性給她投票,甚至想讓我們感到恐懼。但你知道嗎,他們這一套急功近利的東西行不通。我們都是當父母的人,我們想打的是特朗普牌。我們女性也不能容忍,利用秘密政府機構,將自己凌駕於國家與法律之上的行為。我們在整個美國掃街,敲遍了除了郵局和加油站的所有門,我們告訴他們,只有特朗普這樣成功的商人,才能為我們創造工作機會,讓我們的經濟再次增長。我們需要一個能夠修補這個破爛的醫保系統的人,而且不再鼓勵失敗。他也可以讓美國重新安全,讓美國重新偉大。賓州,整個美國都看你們的了。讓我們周二去投票吧!」
11月4日,賓西法尼亞州赫爾希小鎮,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體育場外等待入場,參加特朗普的競選集會(蒲實 攝)
接下來發言的是一位準備競選賓州政府職務的人,他目前在賓州的一個郡里擔任職位。「我不是一個政客,我是一個商人。在我擔任公職的任期內,我減少了2%的財政支出,創造了1800個職位。作為一個商人,當我環視美國,我們的國家面臨著很多同樣的問題。你們對華盛頓無節制的政府開支感到厭倦了嗎,又增長了19 萬億?你們對保護我們生命財產安全的軍隊不斷受到削弱感到滿意嗎?你們對失去控制的醫保失去耐心了嗎?你們對政府過度的監管和對經濟生活過度的干預感到厭倦嗎?你們對保護政客既得利益的整套制度感到厭倦了嗎?」
下面的人不斷高聲回答:「是的!」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有一個商人來管理國家,會發生什麼?幸運的是,我恰好認識一個商人,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恰好又有心來重振美國,這就是特朗普。他會減稅,會減少監管,會增加工作機會,會廢除奧巴馬醫保,他會讓美國在國內和海外的公民安全,他會讓公司留在美國。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上帝保佑美國!」
11月4日,賓西法尼亞州赫爾希小鎮,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體育場外等待入場(張雷 攝)
一位特朗普的支持者繼續發言:「希拉里說謊了,她說自己把郵件都上交了,沒有任何東西是涉密的;她說沒有郵件是做了標註的,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她標註了很多郵件;她說謊了,她利用比爾·柯林頓基金會,把2億5千萬美元裝入自己的腰包。特朗普和邁克·彭斯的不同是,他們會告訴你們真話,會保護你們的憲法修正案第二條的權利。他們會保護我們的南部邊境,還會保護我們的軍人和軍隊,保護美國的主權。這裡的誰還想要另外四年奧巴馬風格的政府?誰還想要希拉里在白宮待四年?選特朗普,我們才能拯救美國!」
下面又是一片「美國!美國!美國!」的呼聲。
大屏幕繼續播放批評希拉里的視頻和刪除30000封郵件的「吃金蛋」動畫片。體育場中響起畫外音:「柯林頓家族如何能夠從接近破產,變得極度富裕,積累成千上億美元的財產?她通過玩弄政治,把罪犯、獨裁者和憎恨美國的國家的錢注入柯林頓基金會。她與她的捐贈者做交易,轉過來剝削美國勞動力,甚至把美國的鈾權拿給了俄羅斯。她只關心權力、金錢和她自己。」
這時,一位競選助手走上來,向大家介紹特朗普:「你們可能已經知道,他是一個不講『政治正確的人』。」人群高呼:「我們不要政治正確!」
11月4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小鎮赫爾希的集會上(蒲實 攝)
終於,特朗普在所有人的歡呼聲中,從體育場的側門走上台。他很快進入主題。「我要拿回我們的工作。從加入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以來,偉大的賓夕法尼亞喪失了40%的製造業工作。而NAFTA正是比爾·柯林頓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希拉里是他的支持者。我來告訴你們一個驚人的數據: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自由貿易協定(WTO)以來,美國損失了不是700,不是7000,而是17,000個工廠,這也是柯林頓的交易,希拉里支持的。」他繼續陳述,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每年5000億美元,「我與中國關係很好(支持特朗普的最大金主柯羅尼資本多年專註於對中國國內房地產的投資),但我憤怒的是我們的領導人,允許中國來瓜分我們的利益。奧巴馬就像個上躥下跳的啦啦隊長,我們應該讓別的國家尊重我們。」
台下一片喝倒彩的呼聲:「唔——!」
「美國的一些工廠和公司,辭退了工人,把他們的工作機會轉移到中國、印度、越南和墨西哥。特朗普政府將會阻止任何工作的外流。如果有公司想移出美國,搬到墨西哥去——他們已經奪走了我們太多的工作,我們就會對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建起一道高牆,讓他們為他們的進口產品付35%的稅。」
「好啊!」下面的人歡呼鼓掌。
11月4日,在特朗普於赫爾希小鎮的集會上,支持者反應熱烈(蒲實 攝)
「我們要重新談判,直到我們拿到我們自己滿意的協議為止。我們還會在國內減稅,減15%到35%的稅,保護我們的中產階級。順便說一句,希拉里會大幅度的提高稅收。」(事實並非如此。特朗普的稅收政策對高收入人群和企業主最有利,中產階級降幅相對小;希拉里主要是對高收入人群增稅,對中產階級影響不大)
這時候,他請出了一對觀眾席上50多歲的普通美國夫婦。「他們是我的偉大朋友」,他一邊說一邊飛快地瞄了一眼講台上的講稿,念出了他們的名字,「芭芭拉與萊利·蓉,我愛他們勝過他們愛我。」「他們有一個漂亮的兒子,名字叫萊利,是我堅定的支持者,不久前他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他非常熱愛他的國家。」特朗普請這對夫婦來講幾句。體育場里突然有人高呼「萊利!萊利!」的名字,所有人都跟著高呼起來,就像呼喚一個從未謀面的英雄,雖然這個英雄的形象還很模糊。
芭芭拉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他們是來自民主州新澤西州一個小鎮的獨立選民:「萊利只有19歲,在從澤西海岸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他是我唯一的兒子」,說著她就哽咽起來,嘆了一聲氣,人群一片沉寂。當她接著說,「他非常愛特朗普,甚至迷戀他。17歲時,他就說過,特朗普會成為總統候選人,而且會成為美國總統」時,我能夠感到體育館裡在醞釀著某種情感。「在萊利的葬禮上,來了很多他的親密朋友,他們為他送來了很多特朗普先生的畫像,因為特朗普是他的人生偶像,還為他做了一尊刻著特朗普先生名字的自由女神鵰塑,因為他熱愛自己的國家。我們給特朗普先生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在自己的競選中提到我們的兒子,因為這對他來說很重要,特朗普收到信,在他的推特上寫道,『上帝保佑萊利』。我們收到了特朗普的私人問候信,甚至還收到了他的電話。他說了很多很私人的話,但我想在這裡分享一句,他說,『如果用百萬美金可以為我們換回萊利,他願意用他所用的財富來做這件事。』」人群中響起掌聲,呼聲,站在我後面的人甚至高喊:「特朗普王!」
「這是多麼善良的男人!」,這位芭芭拉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所有的母親們,希望你們從我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我希望你們,我請求你們,給特朗普先生投一票,這也是我兒子的榮耀。拜託了!」人群中響起經久不息的「萊利!萊利!」的呼聲,有些女性開始揩眼淚。這個場面對我來說,其實有些空洞無物,但我可以確認的是,億萬富翁特朗普先生在他與「沉默的大多數」普通美國人之間,建立起了情感紐帶。「我們愛你!」人群歡呼。
11月4日,在赫爾希小鎮的集會上,特朗普的支持者
「讓我們回到經濟上來」,特朗普有些突兀的轉移了話題,體育場正憂傷的氛圍里突然爆發出笑聲。「我要解除對能源企業——石油、天然氣的限制,我要讓我們的礦工、鋼鐵工人重新去工作。希拉里想做的是相反的事情。我不明白我們每年花30億美元,為什麼不能解決問題。我們的國家正在墜入地獄,看看我們現在的基礎設施成了什麼樣子,難以置信。住在舊城中心的非裔、西裔,都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對待,他們被理念錯誤的民主黨人毀掉了。他們沒有安全,忍受著最差的教育,沒有工作。看看非裔的失業率吧,高達50%!如果給我一次機會,我會來修補這一切。我們要再次富起來。」
「我們不僅要富起來,還要安全。希拉里準備增加50%的難民數量。」「不!不!」,台下的人憤怒的高呼。「在奧巴馬治下,成千上萬的難民湧入到美國來,將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帶進我們的學校和國家。如果我當了美國總統,我要終止敘利亞難民計劃,把極端的伊斯蘭主義者趕回地獄!」「耶!耶!」所有人都舉起「讓美國重新強大」的牌子歡呼。他指責奧巴馬和希拉里放開國界,讓那些難民湧入美國,而且無法再將他們送回自己的國家,「當他們再回來時,90%的人都再回來了,我們只讓他們在監獄裡待5年、10年,然後就大赦他們。不,這需要有後果。」下面的人大喊:「遣返他們!遣返他們!」我能感受到我身邊的人聚集的恐懼和憤怒。他指控抗議他的遊行者,有人拿了政府1500美元的錢,來採取暴力措施,而媒體的鏡頭永遠會對著他們。人們紛紛轉過身去,對著媒體大喊:「CNN該死!不要相信自由派媒體!」他指責媒體席上架著長槍短炮的記者們,刻意忽略他正在俄亥俄、佛羅里達、新罕布希爾州領先——這一點,我直到12月9日深夜才得到確鑿又驚詫的證實。
特朗普給出很多主流媒體並未證實的數據(相反,主流媒體有時會報道他把社交媒體上的謠言當成事實來陳述),比如,希拉里給了伊朗17億美元現金。他指責希拉里縱容了ISIS,並且在中東毫無成效地砸進去60萬億美元,「將大量的錢投入中東,把大量的工作轉移給別的國家,卻讓自己的國界線大大敞開。」「炒了她!炒了她!」,人群喊道。「特朗普政府將永遠不會把別國的利益,放在本國的利益之前。我們要美國第一!」體育場里再一次響起:「美國!美國!美國!」的呼聲。
他最後宣言:「希拉里是屬於過去的總統候選人,而我們是屬於未來的運動。」雖然他從未真正定義過他的「運動」究竟是什麼,但每一個在場的人都強烈的感覺到,他與之前所有的總統候選人都截然不同,就像一個要砸碎一切舊制度的鬥士。「我愛你!特朗普!」,如潮的聲浪再次瘋狂的彙集和涌動起來,我恍惚覺得自己置身於一位搖滾巨星的演唱會現場。
第二天早晨,當我們離開赫爾希時,很多人家房子外的草坪上都立起了「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特朗普競選海報。
就在離赫爾希不遠、僅一小時車程的葛底斯堡,不久前,特朗普也曾在那兒發表過演講。在那個與林肯和南北戰爭的歷史緊密相聯的歷史性城市,特朗普說:「如今,美國又來到了分裂的邊緣。我希望我們能借鑒前人的經驗,解決我們現在的分裂問題"。他以一種前所未有、近乎令人驚駭的方式,描述出一幅完全陌生的美國圖景:「處於高收入年齡階段(25-54歲)的美國人,近四分之一沒有工作;美國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無人工作養家。4500萬美國人吃不起飯,4700萬美國人生活於貧困之中。舊城區已被拋棄,許多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一直過著非常窮苦的生活。我們被捲入海外軍事衝突,陷入了永無止境的戰爭。這是贏不了的戰爭,因為這些戰爭的發起者對戰爭根本一無所知。……我們的政治系統已經潰爛了。」
11月8日晚,我在紐約見證了這個幾乎單槍匹馬隻身向「整個腐敗的系統」挑戰的人,拿下了一個個搖擺州,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然而,他的當選並未能彌合分裂,反而撕裂了整個美國社會。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作者將在三聯·松果生活上為大家帶來一場連線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美國之惑」
※專訪徐冰:「當代藝術其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了不起,它有很多問題」
※逃離國際教育,公立學校讓我們一家「上岸」
※《背叛》:劈腿的「正義」
※白謙慎:書法之美
※衣裳的故事
TAG:三聯生活周刊 |
※原美國副總統:特朗普在破壞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道德領導力
※美國歷史匯聚:美國禁酒令 社會安定的敵人
※美國社會安全卡的用途?
※韓國的黑社會
※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和中國友好學漢語、用中國產品
※美國社會的窮人們
※俄媒:國際社會給美國「打差評」 扮「世界警察」招人煩
※特普朗導致美國社會的分裂or美國社會的分裂導致特普朗的崛起?
※中國的權貴崇拜 vs 美國社會的迷之自信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
※伊朗稱會遵守核協議即使美國退出 希望國際社會孤立美國
※神秘的地中海國家,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被美國封鎖五十多年
※外國人眼中的民國社會普通民眾
※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國民壽命和識字率已超過美國
※馬布里現場助威「中國字母哥」,看來在社會主義國家打球美滋滋!
※美國社會學者拍攝的民國時期頤和園
※美國總統最敬佩的中國人,黑社會老大,參加開國大典,葬八寶山
※美媒:社會裂痕擴大 「紅藍」美國會開戰嗎?
※從舊社會到新中國:一個泰國排華歸國華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