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

劉淑芬教授

劉淑芬,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現任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專攻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會史。著有《六朝的城市與社會》《慈悲清凈——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中古的佛教與社會》《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等。

嘉賓│劉淑芬

《中國國家歷史》專訪

來源│《中國國家歷史 · 捌》

東方出版社出版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微信號:zggjls

編者按

劉淑芬

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現任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專攻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會史。著有《六朝的城市與社會》《慈悲清凈——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中古的佛教與社會》《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等。

「城市史」與「佛教研究」間

的抉擇

《中國國家歷史》(以下簡稱「中」):劉老師,您好!據我們了解,您早期專註於城市史研究,許多研究成果都是關於六朝時期建康城(今江蘇南京)的。您對於城市歷史的研究是出於喜好嗎?

劉淑芬(以下簡稱劉):在讀博士時,我最初的打算是研究隋代的佛教與國家政策,但之後發現佛教研究難度比較高,短時間內沒法完成。隨後,我發現建康城的歷史是非常值得探討的。由於我對建康城感興趣,此後便修了建築方面的課程。同時,我對中國古代文學情有獨鍾,尤其是六朝文學。從史料資源上講,前人對六朝古迹、金陵古迹有了比較完整的研究,這些都為我研究建康城市史鋪好了道路。後來看史書上說:隋文帝平陳之後,將建康城「平盪耕墾」,完全剷平,估計不會挖出很多東西推翻我的結論,因此就放膽去寫。對六朝文化的緬懷嚮往,可說是促使我當時投入建康城市史研究的主要原因。

《中》:那後來是什麼原因使您回到了佛教研究上?

劉:主要是由於當初博士論文的寫作。我的論文《六朝時代的建康》分為上、中、下三篇:建都建康與六朝歷史的發展(城市歷史)、建康城(實質環境包括範圍、交通、都城規劃、園宅、佛寺、居民與民居、建康和北魏洛陽的比較)和建康文化(政治風氣、社會特徵、經濟基礎、文化的內涵與特色、文化的興盛與衰落)。如果說實質環境是城市的骨骼,歷史是城市的肌理,那麼文化就是城市的精神魂魄。我的論文在「環境」篇特別討論了建康佛寺,在建康的文化內涵章節中也包含佛教信仰的內容,這使我開始關注佛教問題。在寫「文化」篇時,我發現有較多關於社會上層的文獻記載,關於下層的文獻記載卻很稀少。但在很多遺存至今的北朝佛教造像記錄里,則包含一些平民的材料,所以我轉而研究北方鄉村地區的佛教信仰。由此,我逐漸步入了對石刻方面的研究,也開展了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1 等研究。起先讀到唐代大量的造幢記,心中產生諸多不解。仔細查閱資料後發現,石幢原來是唐代發展出來的新的佛教石刻形式。在20 世紀50年代後期,閻文儒先生曾寫過《石幢》一文。當時的學術研究中,無論是藝術史、佛教史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在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典中,「經幢」為什麼單選《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一部?由此追查原因而寫就《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一書。在此之後,也陸續衍生出一些佛教社會課題的研究。與其說有意從城市史轉到佛教研究,不如說佛教在南北朝歷史上占很大比重,如能對佛教問題有更多的認識,可以促進對南北朝歷史、文化更全面的了解。

建康城地圖(《金陵古今圖考》,陳沂著)

《中》:您認為佛教在建康城的發展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劉:就城市空間而言,從三國時期建康城第一所寺院「建初寺」建立之後,隨著佛教信仰的開展,寺院不斷地增加,到梁朝時建康城內外共有七百多所寺院,成為建康城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構造建康城市意象最重要的成分,唐朝杜牧詩中甚至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描述。此外,建康城中為數眾多的僧尼,不僅成為建康居民之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群體,他們也參與形塑建康文化,名僧和「貴游」 的交遊往來是建康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佛教在中古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中》:您從社會史入手進一步探究到唐代的「經幢」,佛教在中國從魏晉到唐代發展的整體形式都可得見。在這個過程中,佛教的發展有何變化?

劉:從魏晉到唐代,中國的佛教信仰都非常興盛,但內涵上有一些變化。其中,有皇帝、高僧的影響,也有佛教自身發展過程的因素。佛教的發展常會因國家政策而產生變化,在南北朝時期佛教就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比如,當時北方有很多佛教信仰組織,稱作「義邑」或 「法義」,佛教僧俗一起修行佛法,共同出錢造像立碑(「造像碑」)。由於政治社會環境不同,東晉南朝延續曹魏的「禁碑令」,以及實施「符伍制」,所以南方既不見上述的佛教信仰團體,也罕見石造像碑。四川出土了南朝的石造像是比較特殊的,這是由於梁朝益州刺史都是皇子擔任的,而且梁朝皇室篤信佛教,這些石造像又大都由個人捐資修造,而不是集體建造的。北方造像碑的數量很多,造像記的文字包括豐富的訊息:有稱作「義邑」或 「法義」的佛教信仰團體,並出現起造像的領銜者、指導的僧人以及此團體中的各個執事的名稱,如「維那」「典座」等,還有捐資參與造像者等成員的名字,甚至有他們所做的社會福利事業的記載,這些都是研究當時社會史的重要資料。

《中》:佛教傳入中國後,有沒有和本土文化發生衝突?

劉:佛教傳入中國時為傳播方便,已有一部分變化,在磨合過程中減少了衝突。有些僧人對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教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上層社會出現了三教(儒、釋、道)的論辯會,佛教逐漸滲透到中國社會。北朝時期有游化僧人從一個鄉村走到另一個鄉村,進行佛教傳播;大城市或者上層階級既有名僧和官員、學者的往來,也有通過教義學理建立的知性友誼,產生的衝突也較小。

敦煌石窟中的佛教壁畫

《中》:這種融洽過程主要通過哪些形式展開?

劉:佛教強調道德教化,和儒家頗有相類之處,佛教入中國時,並不排斥傳統的儒家,而是採取調和的態度,成為佛教信徒的人也仍然遵守傳統的禮制規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北朝末年的顏之推,他出身高門士族,世傳家學,長於經學和《左傳》。他同時也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在其名著《顏氏家訓》中,基本上以儒家的價值觀為基底,將佛教的「五戒」比附為儒家的「五常」,但在《終制》篇中則可看出佛教對其時喪葬祭祀活動有著顯著的影響。

《中》:佛教對當時的中國社會有怎樣的影響?與社會有怎樣的關係?

劉:中古時寺院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寺院是一個公共的空間,既是士子習業的處所,也是官員、商旅寄宿的地方,兼是流寓者殯葬或「權葬」 之地。寺院傳授知識,具有教學功能。寺院提供貸款,具有金融功能。此外,寺院還擔負著重要的社會救濟功能。佛教傳來之後,中國的醫療中就多了僧人醫療這一個面向。在宋代以前,由於某些寺院的僧人熟習醫療,該寺院就成為人們求診的場所,有人甚至為了求醫,而遷居到寺院附近。僧人也致力於藥方的傳播,不僅編集方書,在僧團之內流傳,也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藥方傳播,如洛陽龍門石窟藥方洞鐫刻的藥方即是一例。當初的僧人把藥方刻在石壁上,這就提供了醫藥信息,為社會提供必要服務。以石刻方式流傳藥方,以濟世活人,龍門藥方洞也不是一個孤例。宋代洛陽興國寺中有一方碑石,上面鐫刻著「洛陽縣興國寺無際禪師傳流藥方換骨丹」,內附詳細的藥方及服用的方法,「換骨丹」是治療中風癱瘓持久不愈、四肢嚲(duǒ)曳不遂( 全身無力,四肢下垂,不能收縮) 之方。唐代還有由國家設立、僧人主持的「養病房」。這種醫療救濟實際上涉及佛教教義,視布施醫藥為功德。此外,在戰亂的時候埋葬無人收理的屍骨,在國家建設不及的地方修橋補路,都是佛教所提供的社會救濟。不止佛教,其實宗教都有相似性,現在宗教仍然存留上述的社會救濟功能。

洛陽白馬寺

《中》:佛教在當時能發揮這麼多的功能,是不是與佛教得到政府支持有關?

劉:不一定。皇帝有大力提倡佛教的,也有發動滅佛行動的,王權跟佛教在古代中國緊密結合,從東晉時代以降,僧人都認清佛教的發展必須得到帝王的支持,高僧道安就明言:「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很多統治者會尊崇高僧,但有些會希望高僧能替國家做事。例如玄奘外語能力好,唐太宗要求他從事外交工作,可是玄奘拒絕了,幸好太宗明理尊重他,轉而支持他翻譯佛經。

唐太宗

《中》:所以說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社會上層、下層都有關係。上層對佛教是磨合利用,對於下層,佛教則發揮了服務功能。由此,佛教才能在中國發展。

劉:在中國,佔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只關心活著的人「未知生,焉知死」;對於亡故先人的祭祀是抱著誠敬的態度,即所謂的「慎終追遠」;然而其中並沒有宗教上「超薦」 的功能,佛教的傳來,恰好填補了這塊空白。佛家提供人們死後的服務,這正是儒家沒有辦法提供的。舉例來說,南北朝以來,不惟民間在七月十五日造「盂蘭盆」 超度七世父母,皇帝在此日也向寺院供獻「盂蘭盆」,稱為「官盆」。自北朝以降,就為亡故的親人做「七七齋」,到了唐代更出現佛教僧俗在生時先為自己做齋,稱為「生七」,或「預修齋」。對於皇族高官而言,另有「功德寺」的建置,盛唐以後,皇帝賜給皇族、高官功德寺,至北宋時期,更形成制度,寺院僧人長年為某個家族的先人做追薦的法事,我寫了《唐宋時期的功德寺——以懺悔儀式為中心的討論》一文探究的就是這個問題。原來國家依儒家而設計的體制中,高官可以蓋家廟以尊崇榮耀先人,但僅於一世,而自家的功德寺則可世代相傳,為祖先祈福。如著名的儒家學者王安石、范仲淹都有功德寺,跟我們印象中很不一樣。此外,也以其他方式為先人祈福,如有建造石像碑為逝去的親人做功德。宗教沒有斷裂,只有延續與轉化。其實,人們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宗教。佛教剛好符合人們的心理需要,成為在中國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翻閱史料,就像練武功

《中》:在宗教史研究中,能得到的資料似乎比較少。

劉:其實不然,我認為資料其實是非常多的。正史為儒家史學家所寫,特別是官方修史有意去掉宗教方面的內容,如正史中僅有兩篇專論佛教的文獻,即《魏書·釋老志》和《元史·釋老傳》。南朝史籍中有關佛教的記載很少,將它放在外國傳里,因為佛教從印度傳來,《宋書》有關佛教的記載放在《天竺傳》,或將相關的資料在南海諸國傳中附帶一提。因此,要用佛教方面的記載進行補充,如《高僧傳》《續高僧傳》《弘明集》《廣弘明集》等,有些「神通感應」(神通指能於己念不動又分明了知,感應指眾生有善根感動的機緣,佛應之而來)的記載,其實反映了社會信仰狀況。現在有了電子化資料庫,《大藏經》、石刻碑拓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檢索查詢。

《中》:《高僧傳》等典籍記錄的往往是比較著名的僧人及其活動,那麼您研究民間佛教的資料是如何獲得的?

劉:造像記是我研究民間佛教的重要資料來源。另外,六朝唐代的筆記小說、《觀世音應驗記》《冥祥記》《冥報記》等也有相關的記載。文人的文集中也有關於當代佛教或其個人的信仰,白居易的一些文章透露了他個人的信仰,以及當時僧人的訊息;蘇軾有多篇文章敘述蘇氏家族的羅漢信仰,提供了宋代羅漢信仰重要的資料。更多平民的信仰則見於石刻造像記、小說中故事的敘述。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也提供了實質的證據,如唐代長安寺院西明寺、實際寺等寺院考古,洛陽白居易故居出土他所建造的經幢。另外,有些佛教圖像也有助於了解那個時代的信仰,比如京都大德寺收藏南宋時期繪製的一百幅《五百羅漢圖》,如今可以辨認裡面有四十八幅的題記,僅幾個人有官銜,很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平民,但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家人祈福。從某個角度看,圖畫、繪畫、石窟也是可利用的文本。

《五百羅漢·布施貧飢》(南宋)周季常、林庭珪/ 繪

《中》:在研究佛教的過程中,您要翻閱大量的資料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劉:嚴格地說,我研究的是社會史,不算真正的佛教研究,如日本學者冢本善隆、大村西崖這些都是僧人,對佛教的認識高於一般人,與佛教相關的字眼其內容未必就是佛教研究的。對我而言,檢索、閱讀史料是一個了解信息、逐步深入的過程,就像是「練武功」。只有在比較透徹了解的基礎上,課題內容才會豐富,用詞才不易出錯。做研究有趣的地方在於把研究過程當作遊戲,至於理想中的論文應該有如藝術品,它是有深度、有層次的,耐人尋味的。

《中》:您認為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使之成為藝術品?

劉:做研究要講求創新性(課題、視角、結論),經一定時間的醞釀,做較全面的思考,有問題意識,才能做出有意義的研究。再者,從多方面討論,讓人讀來不覺單調,而有餘韻裊裊之感。當然,文字要典雅流暢,交稿之前再三潤稿。

《中》:您剛才提到佛教研究的電子資料庫,佛教研究電子資料庫現在建設得怎樣?您怎樣看待佛教研究中的電子資料使用?

劉:佛教電子資料庫建設得比較完善,最值得稱讚的是「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只有敦煌文書和一些石刻的資料還未收入。我的觀念可能老派了些,不建議一開始研究就使用資料庫。必須先讀完基本的史料,對整個時代有完整了解,才能掌握適當的檢索詞。雖然六朝、隋唐時期的資料都已數據化了,但完全查資料庫不一定可靠,可能會遺漏重要的訊息,比如找「塔」,不一定可以檢索到與「塔」相關的資料。現在過多強調資料庫,有人寫論文直接從資料庫截取資料,未讀全文,很容易搞錯文義,或見樹不見林。但資料檢索方便查找、辨別信息,所以應當將傳統和現代兩種研究方法結合并用。

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

《中》:目前台灣地區宗教的發展情況如何?

劉:在台灣社會,宗教是普遍流行的,存在許多宗教團體。在教育領域中,中小學階段會在知識層面介紹宗教,但相當有限;在大學院校則開設有宗教系、佛教學系,對宗教進行學術方面的研究。

《中》:您覺得海峽兩岸之間加強交流有何意義?雙方是否有需要互補的地方?

劉:在學風上兩岸有一些差異,在研究方法、思考問題上兩岸有不同的視野。所以,兩岸之間加強交流能夠促進雙方在文化知識方面的了解。另外,大陸這邊廣布的歷史古迹是很好的研究資料,讓大陸學者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台灣學者所羨慕。在這邊看到很多六朝的實物,是我最大的收穫。

《中》:在海峽兩岸的學者中,哪些學者對您的研究產生過影響?

劉:不能備舉,如陳寅恪、唐長孺、田餘慶、周一良、譚其驤、嚴耕望、勞干、傅樂成、杜維運、鄭欽仁等先生。如嚴先生曾說:「選到好的題目,就成功了一半」,杜老師說:「舊題新作,事倍功半」,此類前輩治學心得,都給我很大的啟發。

《中》:南京這邊的六朝實物遺迹估計比較少,六朝寺院現在遺迹難尋。

劉:這是歷史無可奈何之事。南京本就是古城,後來經歷了歷代不斷的疊壓,所以發掘六朝時期的遺迹會有難度。很期待六朝考古能有更多新發現,惠及我們的學術研究。

本文原題為《佛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多元互動——劉淑芬專訪》

熱文推薦

★她,成就了中國甚至世界,卻也毀了中國!

英國乃至歐洲愛喝茶的好習慣,就這樣被中國人培養起來了。但在幾個世紀中,愛喝茶的歐洲人,卻沒有人見過一棵真正的茶樹。以至於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綠茶樹產綠茶,紅茶樹產紅茶。直到多年以後,一個叫福瓊的西方人,告訴了所有的西方人,特別是那些品茗者和植物學家:綠茶和紅茶,其二者的區別,只在於制茶工藝的不同而已。

★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幾天, 其中一件大事,一個細節, 一段鮮活的歷史, 被屏蔽、被掩埋了!

三支大軍,不多不少,整整百萬,是名副其實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東路軍35萬人,由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指揮,在南京浦口至南通的張黃港渡江。中路軍30萬人,由第三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在蕪湖裕溪口至樅陽鎮段渡江。西路軍35萬人,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樅陽鎮段渡江。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麥卡錫主義——美國的法西斯主義
看著他漸漸遠去的身影,今天我們談論他什麼?
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底是怎麼建成的?
原創┃冤魂痛於幽冥:日本是如何掩蓋旅順大屠殺的?

TAG:中國國家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元時代,蒙古帝國與中國的關係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加班文化」
中國文化盛宴刷屏達沃斯,馬雲化身中國文化、中國經濟「首席推銷員」
尋路中國系列:變化中的中國人
韓國藝術家:中國的藝術界危險了……
正宗中國菜vs老外眼裡的中國菜,網友:外國中餐和中國國內沒法比
外國人問中國人愛韓國並喜歡韓國人嗎?中國網民:愛韓國妹子!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國軍隊的內務比較
中國日報社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創立新時代國際傳播理論研究中心
中國古代「里」的行政區劃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中國權威媒體為啥事公開「教育」德國駐華大使?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十大最古老城市 你去過嗎?
中國人的庭院
為什麼泰國吸引的中國遊客比越南多?中國網民:泰國文化衝擊大!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
民國時候的中國
美議員鼓吹:快把中國媒體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金國和遼國算不算古中國?金國人和遼國人算不算古代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