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當心中耳炎
8個月大的壯壯小朋友感冒了,雖然吃了感冒藥,癥狀也有所緩解,但小傢伙仍然哭鬧不止,並用手在左臉、左耳附近抓撓,還伴有食欲不振等現象。壯壯到底怎麼了?媽媽抱著他輾轉就醫於相關科室,最後明確診斷為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一種併發症。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導致聽力受損;病情進一步發展,中耳腔積液中的水分被吸收而變粘稠,會使內陷的耳膜粘連固定,嚴重者中耳內的聽骨也會粘連固定,出現漸進性的耳聾。而且由於中耳與顱腦相連,還可能引發腦膿腫、腦膜炎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小兒時期的中耳炎未規範徹底治療,成人後極可能再次引發中耳炎,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反覆感染、耳膜穿孔等。所以,小兒中耳炎一旦發現要及時治療。
很多人都以為中耳炎是由於小兒溢奶或洗頭、游泳時,一些不潔液體進入中耳所致。然而,由這些原因所造成的小兒中耳炎實際上為數極少。
小兒中耳炎發病原因與小兒的耳部解剖、生理或病理密切相關。在嬰幼兒時期,不但中耳結構不堅固,咽鼓管的發育也不完善。咽鼓管是鼻咽部和中耳之間唯一的通道,起到維持中耳與外界壓力平衡的作用。嬰幼兒咽鼓管的生理性狹窄處還沒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置,咽鼓管的鼻咽部開口端幾乎與鼻底向平。當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時,鼻咽部的細菌就很容易沿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同樣是由於這一特點,哺乳期嬰兒更易罹患中耳炎。因為哺乳期嬰兒大多採用平卧位,當哺喂太多、太急,發生嗆奶等情況時,奶液可沿著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由於咽鼓管開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體(又稱腺樣體,正常情況下起防禦作用),而嬰幼兒的增殖體較大,若發生感染,增殖體可因炎症進一步增大,使得開口於附近的耳咽管受到影響而發生感染、腫脹和堵塞,導致中耳炎。
此外,新生兒生下來開始吸氣和啼哭時,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可造成只有幾天或一周的新生兒急性中耳炎。
醫生提醒家長注意,寶寶一旦患有鼻塞、咽痛,或出現夜間啼哭,用手抓耳,用頭蹭枕頭和無原因的發熱,或平時鼻塞流涕,夜間打鼾,都必須當心中耳炎,要儘早檢查治療。
(文/王海亭 教授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版權所有,歡迎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注意!感冒後千萬別做這件事!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1分鐘讓你明白:感冒時喝這個到底有沒有用?
※18個月女童感冒就診 卻被告知患有糖尿病需搶救
TAG:感冒 |
※怎麼預防小兒感冒?小兒感冒與父母餵養有關
※說說小兒肺炎和感冒的那些事兒
※寶寶感冒錯誤擤鼻涕導致急性中耳炎
※莫把鼻炎當感冒,中醫緩解鼻炎有奇招
※別把過敏性鼻炎當感冒!
※寶寶愛撓耳朵原因多,感冒後抓耳撓腮需警惕中耳疾病
※春天錯把鼻炎當感冒,教你4招治療鼻炎的小偏方吧!
※機智應對小兒感冒咳嗽
※寶寶兒推:小兒秋季感冒最易感染,如何快速治療小兒感冒?
※小孩感冒咳嗽,如何判斷小兒肺炎的情況
※感冒別小視,勿把感冒拖成鼻竇炎
※小兒感冒咳嗽還呼吸困難,小心是這個病!
※怎麼鑒別小兒肺炎還是感冒
※莫把鼻炎當感冒,5個治療鼻炎的食療偏方
※夏季小心感冒 幫你更好預防感冒
※心靈感冒?什麼是心靈感冒?心靈感冒不容小覷
※心靈感冒抑鬱症
※別拿過敏性鼻炎當感冒治
※「感冒」超過一周當心過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