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金城村地處官莊鎮鎮區中心,因境內「金城寺」而得名。金城村山靈水秀、物產豐富,崇文尚教、英才輩出。汪墩(西周)遺址、黃石嶺古驛站、張氏墓地、金城寺等遺址遺迹,如一顆顆璀璨而古老的明珠,鑲嵌在金城村的龍山鳳水間。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遠眺鑼鼓山


因「山澗擊石,聲若鑼鼓」而得名的鑼鼓山下,長眠著勇擔民族道義的革命先驅余大化先生。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官莊烈士墓

1899年2月出生於金城村的余大化先生,是安慶革命的先行者,潛山共產黨組織的創始人。1899年出身於地主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後,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進步書籍,積极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各種鬥爭活動。面對白色恐怖,他的家人殷殷勸阻,但余大華抱定革命之心,自絕家庭,義無反顧。他慷慨陳詞:「頭可斷,血可流,壯志不可丟!」1921年4月,余大化與王步文、周新民等一批優秀青年在安慶率先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秋,受黨組織委派,回到故鄉組建了國民黨潛山縣臨時執行委員會,擔任常務委員,次年被批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創建了中共潛山特支,並擔任特支書記。1927年12月,為營救范笑山等革命同志,不幸被捕入獄,由此引爆了潛山革命鬥爭史上著名的「梅城暴動」。終因叛徒告密,暴動失敗,劫獄未果,余大化及其戰友被害於梅城東西轅門,史稱「一二·八」慘案。余大化威武不屈,臨刑前奮筆疾書:「撒手空歸,這回不算。」高呼「共產黨萬歲」慷慨就義,年僅28歲。余大化就義後被安葬在官莊村境內的鑼鼓山下,陪伴他的是金城村的青山綠水和血染皖山的新四軍政委牛金山等18位革命烈士。


如今的鑼鼓山下,鑼鼓喧天,敲的是歡樂鑼,打的是幸福鼓。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余英時

「我的故鄉安徽潛山官莊,那是我7~16歲青少年時代生活過的地方。那裡是窮鄉僻壤,小時候從安慶出發坐人抬的轎子要三四天才能到那裡,沒有電燈,也沒有自來水,是一個完全傳統的中國農村。我對中國傳統社會的了解全靠那幾年,比起許多在城市裡長大的同代學者,這是我的優勢。」余英時先生在接受《東方早報》採訪時如是說。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河西大屋

余英時,1930年生於天津,祖居官莊鎮金城村河西大屋,曾師從錢穆、楊聯升,當代華人世界著名歷史學家、漢學家,曾任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及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現居美國。余英時是公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學者之一。2006年11月,獲得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得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其父余協中(1898—1983),名誼爽,著名的歷史學家,曾執教於南開大學和河南大學,同時還是一位抗戰名將。其弟余英華,美國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畢業後即執教於密歇根大學。擅長邏輯學、知識論。因教學成績優異,密歇根大學破例提前給予終身職位。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余英時故居


精心修繕的余英時故居,堅守著皓月清風,朝夕期盼著它的主人……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美麗稻田


金城村山環水抱,清幽秀麗,自古就有「風水寶地」之稱謂。一則關於金城寺的傳說,流傳至今。


據考證,金城寺遺址位於現在的官莊鎮金城村金城小學,在新中國成立前,寺廟均有僧人居住,香火不斷,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將寺廟改為學校,僧人解散。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金城寺遺址


金城寺原址不在此處,而位於其北側的蜈蚣崗上。蜈蚣崗,從黃石嶺山脈分支往南一路逶迤而下,因形似蜈蚣而得名。昔日的金城寺,就位於蜈蚣頭部,坐北朝南,據傳,外地一個張氏大戶,請了地理先生為自家謀墳山。謀來謀去,就看中了寺廟所在的位置。張家深知,要遷移金城寺,那比登天還難。於是張氏家族就謀划了一個方案,派一名私塾先生到金城寺附近教書,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私塾先生將寺廟的大小菩薩全部背到現在的遺址上,第二天上午,他就帶著學生到田間遊玩,有學生突然發現田裡有許多菩薩,於是大呼小叫,周邊村民都跑去觀看,私塾先生就說:「這不是金城寺的菩薩,怎麼跑到這個地方來了呢?」最後先生和學生及村民將菩薩背回寺廟。第二天晚上,先生又將菩薩背到田裡,然後又有學生髮現,大家再次將菩薩背回寺廟。先生就開始跟當地村民說:「菩薩多次從上面的寺廟跑到下面的田裡,可能看中了下面田裡這塊風水寶地,願意移到下面來登位。」於是村民一合計,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把蜈蚣崗上的寺廟遷建到了現在的遺址。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金城河


說也湊巧,張家在蜈蚣崗建起了墳山後,家族中還真有人在朝廷任高管重臣。但張家忽略了那位私塾先生,先生離開張家後,終於把秘密抖摟出來。不過,人們雖然知道是張家的計謀,但寺廟遷移後,年年風調雨順,也就不再計較。據考證,張氏墓地安葬著宋朝護國御史張文顯夫婦和其母一品誥命夫人蘇老太君,老寺廟的古迹、古塔多次由文物部門進行過考古發掘,並加以保護。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喜龍橋石刻


位於河西大屋對面的汪墩,出土了一定數量的極具價值的文物,被文物部門認定為西周時期人類遺址,進一步驗證了金城人文底蘊之豐厚。


攝影 / 葉余根 華強文 /黃永中(來源:皖村一書)


-------------廣告推廣-----------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走遍潛山:人文築金城



投稿 / 商務合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潛山網 的精彩文章:

TAG:潛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潛山文藝】抄書之樂
【潛山文藝】那些草
潛山人記憶中的老手藝-做燈籠
台灣首任巡撫,為何安葬到了肥西大潛山
央視11套播放「潛山彈腔」節目
潛山富豪排行榜,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