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不知何時何人何機構,編撰了所謂的國學十二道,大肆在網路和國學愛好者中傳播,現抄錄如下:1、孔子-為人之道;2、老子-處事之道;3、莊子-養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學習之道;6、孫子-韜略之道;7、管子-教練之道;8、韓非子-統馭之道;9、鬼谷子-權謀之道;10、大學-修身之道;11、易經-天地之道;12、禪宗-生死之道。這樣淺薄、偏頗、武斷的認識和概括,不僅會誤人子弟,貽害後學,也定會不利於國學的創新與發展。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1.孔子之道僅僅是為人之道嗎?


太史公曰:「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夫子為學、為禮、為政等重要思想哪去了呢?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道德家。孔子的思想絕不僅僅是一個「為人之道」所能概括,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立身立功立言。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講教育,講學習影響了中國教育兩千多年。「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悱不啟,不憤不發。」;孔子還教育人為政,《論語》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居北辰而眾星拱之。」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政治學說,提出了「仁政」的主張,對中國政治的發展影響深遠。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2.老子之道僅僅是處事之道嗎?

明太祖曰:「朕雖菲材,惟知斯經(道德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老子自然之道、治國之道等豈是「處事之道」能表?


老子講的「道」,包含了宇宙本體、變化規律、為政治國、養生、處世等方方面面,可以說含弘光大。處世之道,只是其中一個不太重要的部分。


作為宇宙論,老子的「道」產生天地萬物,養育天地萬物,而且是天地萬物毀滅以後的最終歸宿。老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柔弱勝剛強」,這些都不是所謂的「處世之道」。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3.莊子之道僅僅是養性之道嗎?


太史公曰:「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魯迅說:「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莊子對哲學、文學、政治學和道教發展的貢獻呢?


首先,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道」,莊子說,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莊子的道也是化育天地萬物的「道」。


其次,莊子講「逍遙」。逍遙是一種生存的狀態,是一種「天地與我為一,萬物與我並生」的自由狀態。這絕對超越了「養生之道」。


再次,莊子講「道通萬物」,萬物的分別,高矮長短美醜貴賤等等,都是沒有客觀標準的。從道德角度看,萬物、生死都是一,「道通為一」。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4.孟子之道是君臣之道嗎?


明太祖曾作《孟子節文》,刪掉了《孟子》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章句,並詔告天下說孟子的一些言論「非臣子所宜言」,還惡狠狠地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後在大臣們的力柬下才恢復了孟子在文廟中的待遇。況亞聖的性善論、民本思想、大丈夫精神等以「君臣之道」能涵蓋嗎?


孟子的確講到「君臣之道」,但這卻不是孟子思想的重點。


首先,孟子提倡「仁政」,仁政講的是統治者如何對待天下、如何對待人民。而不是講君臣之間的關係。「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其次,孟子講性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些都是人人生來就有的,是人心中善良的種子。這絕不是「君臣之道」。


再次,孟子講養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養氣報礦兩個方面,一個是悟道,一個是行仁義,「配道與義」。浩然之氣充塞天地之間,這決不是「君臣之道」。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5.荀子之道是學習之道嗎?


說句不該說的話,如果您真的這樣認為,那麼您就是只讀過《勸學》的中學生水平而已。蘇軾在《荀卿論》中說:「荀卿明王道,述禮樂,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荀子對法家及後世的影響可見一斑。


荀子是法家創始人韓飛子的老師,荀子和孟子繼承了孔子思想的不同方面。如果荀子僅僅講「學習之道」,他不可能成為大思想家。


首先,荀子講「天道」。天道是不變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道完全是客觀的,天沒有人格的意志,客觀運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不是「學習之道」。


其次,荀子強調人的力量。「治天命而用之」「人定勝天」,這些思想燭照華夏兒女不斷開創未來。這不是「學習之道」。


再次,荀子講性惡。人心本惡,人心中善良的東西都是後天獲得的。這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說。所以,荀子非常強調「禮樂文化」對人的本性的改造教育作用,這不是「學習之道」。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6.禪宗之道是生死之道嗎?


禪宗又名佛心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有點禪宗常識的人都曉得。不明心性,妄說生死,猶如痴人說夢,小心落得野狐之身啊!


禪宗是佛教一個重要的流派,也是佛教各個宗派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流派。從大的方面講,禪宗講的「道」,就是佛教的「道」。因為佛教的各個派別,最後都是追求同一個結果,只是各個派別的實現方式不同,選擇的法門不同。


佛教首先講的是「覺」。佛的意思就「覺」,而且這個絕有三個含義,自覺、覺他,究竟覺。佛陀不僅自己覺悟,覺行圓滿,而且致力於覺悟眾生。覺悟了就超脫六道輪迴,得大自在,這絕不是「生死之道」所能概括的。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7.孫子之道是韜略之道嗎?


這個概括尚可,但後世尊孫子為兵聖,以「用兵之道」言之豈不更準確?《三蘇策論.孫武論》曰:「古之言兵者,無出於孫子矣。利害之相權,奇正之相生,戰守攻圍之法,蓋以百數,雖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8.管子之道怎麼成了教練之道?


這純屬個別教練技術和成功學講師的胡說八道。先不說管子的法家思想及其所成就的霸業,看看孔子他老人家對管子的評價:「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管子》一書,包羅萬象,將其歸結為教練之道,簡直就是無知小兒的行徑,害人不淺。


首先,《管子》里有四篇,《心術》上下、《白心》上下。在古代哲學中佔有重要位置。《管子四篇》說,道就是精氣,精氣充塞與天地。精氣是構成萬事萬物的最終元素。這是一種本體論,跟教練之道有什麼關係?


其次,《管子四篇》講「虛壹而靜」,管子教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一定要摒除偏見,專心致志,排除雜念,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可觀地認識事物,這又是什麼教練之道?


再次,《管子》裡面講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比馬克思更早地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還有,翻一翻《管子》,你們就知道,管子裡面講發展經濟、打貿易戰的策略,和現在的情況沒什麼兩樣,所以有人說管仲穿越回了古代,寫成了《管子》一書。這些都和教練之道有什麼關係?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9.韓非子之道是統馭之道嗎?


太史公曰:「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韓非子本黃老,師荀子,同學於李斯,乃法家之集大成者,「統馭」二字豈能盡之?法家思想被後世扭曲濫用蓋與此種認知有關。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10.鬼谷子之道是權謀之道嗎?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也是道家、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看看《隋書》所說:「縱橫者,所以明辯說,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也。」「佞人為之,則便辭利口,傾危變詐,至於賊害忠信,覆邦亂家。」親,你懂了嗎?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11.大學之道僅僅是修身之道嗎?


不錯,《大學》確有「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之句,但《大學》開篇便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況還有齊家治國平天下呢?

唬人的國學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12.易經之道僅僅是天地之道嗎?


子曰:「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易經》講天地之道不假,但其中的陰陽之道、人倫之道、聖人之道、君子之道、卜筮之道等以「天地之道」名之實在不妥。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莊子》里說「易以道陰陽。」易講的是陰陽之道,而非天地之道。我們都知道,在八卦里,乾坤代表天地,所以天地都含攝在八卦里了,而陰陽卻是八卦的基礎。所以,說《易經》是天地之道,只能說看到了《易經》的冰山一角。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推,八卦相盪,萬物資生,萬物資始。一陰一陽就是天地萬物變化的永恆不變的規律。


易有三義,簡易、變易、不易。簡易是說,易以陰陽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統攝萬物極其變化;變易,指萬事萬物無不處於變化之中,君子應該唯變所適;不易,是說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不變化,陰陽變化的「道」不變。這不是「天地之道」。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40
李賀馬詩23首淺釋(上)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20
千古最凄美的絕唱,句句催人淚
唐詩經典之《柳宗元·漁翁》賞析

TAG:古詩文賞析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學十二道
國學十二道,道道都是大智慧
國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國學十二道,道道皆智慧!
國學十二道,道道相扣!
國學十二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
國學篇——道德經 十一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國學十二道
國學十二道,道道扣心弦!
國學十二道,囊括中國文化精華!
百道精華國學常識題,答對一半是學霸,全部答對是天才!
好玩的國學:國學十二道,道道扣心弦!強烈推薦!
【跟誰學國學名師說三國】第十六課:煮酒論英雄
中國人須知的十六個國學典故
民國十位真正的國學大師,十段文人的風流往事
凱叔·聲律啟蒙|十四寒③,每天三分鐘,國學童子功
教育部推薦國學經典。國學傳統少兒本
日本從中國學到一門絕技,練成世界最狠一招,人人服
【國學文化】動圖解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