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曾國藩:怨天尤人最終傷的是自己

曾國藩:怨天尤人最終傷的是自己

曾國藩:怨天尤人最終傷的是自己



1851年的曾國藩,有點煩,倒不是因為洪秀全,當時老曾還沒有想到自己將來是全哥的勁敵,最讓他煩的是身體和家事。

在這一年裡,老曾的牛皮癬發作得厲害,寢食不安。不過,更讓他不安的是,老家湘鄉在這一年的鄉試中,吃了個大鴨蛋,自己的四個弟弟也成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而且有個弟弟曾國華還牢騷滿腹,該怎麼去安慰呢?此外,老家的財政虧空,號召鄉紳們去填空,這是關係到錢袋子的事,又該怎麼辦呢?


讓我們繼續讀曾國藩家書,看看他是如何度過這不省心的一年的。


弟弟考舉人全軍覆沒:曾國藩竟懷疑起祖宗積德有無用


1851年,也就是咸豐元年,41歲的曾國藩過得可真是不省心。看他在該年九月初五寫給弟弟們的信中可知:「癬疾又已微發。」牛皮癬又發作了,雖然不是什麼要命的病,老曾自己也說「幸不為害」,但是嚴重影響到生活起居,尤其是睡覺,到了輾轉難安的地步。牛皮癬這東西,似乎沒有聽說過可以根治的,更何況在咸豐年間。老曾熟讀了一堆聖賢書,也對此毫無辦法,只好「聽之而已」。

當然,讓他更不省心的是,老家湘鄉縣的學子們在當年的鄉試中全軍覆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四個參加考試的弟弟也一個個落第。這清王朝的科舉錄取率,可真不是一般的殘酷,低到能讓一個有上百萬人口的大縣吃鴨蛋。


所謂鄉試,是錄取舉人的考試,中了舉人是很威的,你看看范進中舉之後的那股瘋勁就知道了。鄉試三年舉行一次,本來咸豐元年(辛亥年)不是鄉試年,但鑒於皇上登基,於是給天下讀書人一份厚禮,多舉行一次鄉試,這個就叫「恩科」,是皇上的恩賜來著。後來慈禧生日,也多舉行了一次進士考試,這個也叫「恩科」。


皇上的「恩」沒有照耀到湘鄉的學子和曾家的學子,老曾面對這個慘淡的結果,不免情緒有點波動。他首先想到老祖宗:唉,我曾家祖宗積善積德,為人厚道,怎麼老天不照顧一下,讓弟弟們中科舉呢?「以祖宗之積累及父親、叔父之居心立行,則諸弟應可多食厥報」,從老祖宗到我爹,以及叔叔們的心懷善良和行為端正而言,咱幾個弟弟應該享受由此帶來的福報,結果卻沒有!古人迷信祖宗積善積德,最終會給子孫帶來福報紅利,老曾是那個時代的人,自然不能免俗。


其實,老曾也不想想,他能夠27歲中進士,40歲的時候就官居二品,老天已經夠照顧他們家的了。不過,老曾這麼想不通,也有他自身的考慮。他一個人在京為官,倍感孤單,很希望有個弟弟來幫手,「為我助一臂之力,且望諸弟分此重任,余亦稍稍息肩」。所謂息肩,就是肩挑了重物,請人幫忙挑一下,讓自己的肩膀得到休息。


老曾是有修養的,遇事溫柔敦厚,而落榜弟弟的修養可就不是一個等級的了,尤其是曾國華,牢騷滿腹,曾大哥又是怎麼教訓他的呢?

寫信教訓曾國華:你給人家的情緒添堵,人家就給你的命運添堵


曾國華的才華不錯,但脾氣也是最暴躁的。既有才華又有脾氣的曾國華,其牢騷不是一般的大。


曾國華一向以文章自詡,老曾也誇他文章「典麗」,可惜科場失意,他怨恨得不得了,居然怪老婆不夠凶,沒有激勵他上進,「內子柔懦,無威可畏」,老婆太柔弱,我不怕她,所以讀書不努力。為了求功名,他認為必須要找一個凶一點的老婆來督促自己,最後,竟得出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結論:「今擬增置一妾,秋風桂子,庶其有望乎?」自己好色,想納妾,卻拿著功名當理由。


曾國華的奇葩行為不止此一樁,此前,他在京城哥哥家住了三年,因為曾國藩沒給他介紹什麼好職業,心高氣傲的他賭氣回家鄉後,寫信去刺激哥哥,說自己沒臉見爹娘,要買一塊豬肚,蒙著臉,然後才好意思回家。這話估計讓老曾氣極了。


落榜的教訓,沒有讓曾國華長點記性,反而怨哥哥、罵老婆,還要納妾。惹惱了大哥,後果很嚴重,曾國藩這下可不客氣了,寫信痛罵曾國華,一針見血地指出來:「牢騷太多,性情太懶。」然後列舉他的斑斑劣跡:「前在京華,不好看書,又不作文………近聞還家以後,亦復牢騷如常,或數月不搦管為文。」又不看書又不勤做作業,你落榜了全怪自己不努力、自暴自棄,怪得了誰?

說完嚴重後果後,老曾又進一步說道,曾國華你再這麼怨天尤人下去試試看,你一輩子的命運都好不到哪裡去。「牢騷太甚」,結果其命運「必多抑塞」。牢騷發多了,唯一的後果就是給你的運氣添堵。


接著,曾國藩寫下了一番至理名言:「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這幾句話確實講到刀刃上了。一時不走運,就埋怨老天爺,老天爺也是有脾氣的,你怨他怨多了,他老人家可不答應,會給你點苦頭吃。當然,這個老天爺不是指神話中的老天爺,而是指人給自己製造的氛圍、氣場和格局。


無緣無故地埋怨人,別人當然不服氣,曾國華你自己考試不爭氣卻罵老婆,你老婆會服氣嗎?言下之意,我這個做哥哥的也不服氣。對你不服氣的人多了,你的命運就麻煩了。為什麼?你給人家的情緒添堵,人家就給你的命運添堵。對你不服氣的人越多,你命運中的阻礙就越多,這個是呈正比例關係的。


命運就是這樣,所有發出去的負能量,最終還是會回到你身上。

曾哥警醒了弟弟後,也提供了解決辦法。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問題是看怎麼處理,「牢騷欲發之時」,趕緊地「反躬自思」,我胸中為什麼有不平之氣?那肯定是有「不足」之處。想到這,人就「猛然內省」,然後將負面情緒「決然去之」。曾國藩的自我心理調節確實有效,他老曾自己應該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曾國華後來的出路還是跟著哥哥出來辦團練,他雖然脾氣大,喜歡怨天尤人,但這種脾氣的另一面就是性格剛烈、講義氣。


1855年,曾國藩被太平天國的石達開在江西打得滿地找牙,喪師失地,更麻煩的是失去音訊。幸虧這位弟弟日夜兼程趕往武昌,請胡林翼出兵解圍,才把狼狽不堪的哥哥從太平軍的包圍中解救出來。老曾後來感慨:「使吾有生還之日,溫甫力也。」溫甫,就是曾國華。1860年,曾國華在江西被太平軍消滅,連屍骨都沒找到。


熟悉清朝吏治:財政虧空一半因「宋押司」之類的人物


老曾是湖南湘鄉人,故而人們也稱他為「曾湘鄉」。這一年,湘鄉縣財政虧空,於是發動地方鄉紳財主捐錢補虧空。曾家是當地的頭面人物,當然也在捐款人之列。


曾國藩是個窮官,家裡田產不多,說到捐錢,不是太樂意。不過,他不只是介意自己的錢,而是因為對清朝的地方財政看得很透。他一句話點中關鍵:「我縣之虧,虧於官者半,虧於書吏者。」湘鄉縣的財政,一半是因為官員的經費,一半是因為辦事人員的挪用貪污。「書吏」就是指辦事人員,相當於《水滸》里「押司」之類的職務,宋江就是這個級別的。


老曾說,「書吏」不同於官員,後者在地方是短暫性的,「書吏」則一直待在地方,久而久之,盤根錯節,欺上瞞下,連上司都奈何他們不得。這幫人對上吃官餉,對下盤剝百姓,財政虧空了,又要地方捐款,最終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百姓身上打主意,將捐銀變成了勒索。所以,老曾給出的建議是:「不要操之過急。」不要參與,免得成了危害百姓的幫凶。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論語》10句話,讀懂孔子為何極其重視「信」?
失敗的意義遠大於成功
《孟子》15句:自己輕侮自己,別人才會有輕侮你的想法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胡雪岩: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
曾國藩:一個人最難戰勝的 就是自己!
曾國藩: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
曾國藩:做清醒之人,自省己過
曾國藩:最聰明的做人之道,是讓人對你放心
●曾國藩:最聰明的做人之道,是讓人對你放心
曾國藩:最聰明的做人之道,是讓人對你放心!
曾國藩: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是讓人對你放心
為何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不自己稱帝,而是繼續做滿人的忠臣?
曾國藩:最聰明的做人之道 是讓人對你放心
太平天國名將,第一人,嚇得曾國藩要自盡,死後仍令清廷提心弔膽
知恥近乎勇:笨人曾國藩給我們的啟示
他是曾國藩等人的恩師,卻被迫自殺
曾國藩手握雄兵為何不稱帝之謎 最大的原因竟然來自洋人
湘軍創始人真實身份,因出身卑微死的早,後人只認曾國藩!
他是曾國荃的救命恩人,卻在攻克南京16天後暴死,曾國藩:死因不可外泄
她是曾國藩的後裔,元帥夫人,開國大典毛主席為何讓她站在他身後
曾國藩有個大毛病,從來不給人說,要是被皇帝知道,定要砍他的頭
曾國藩: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抱朴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