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器人覺醒」?並非專屬科幻議題

「機器人覺醒」?並非專屬科幻議題

「機器人覺醒」?並非專屬科幻議題



所謂「全國首例機器人傷人事件」是一場烏龍,但這並不妨礙探討背後的嚴肅意義。

事情發生在深圳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最初有媒體報道稱,一台名為小胖的機器人「在沒有指令的前提下」突然自行打砸展台玻璃,最終導致部分展台破壞,還砸傷了一名現場觀眾。


一時間網路上出現大量有關「機器人覺醒」、「機器人反抗人類暴政」的段子。人們也自然地聯想到《西部世界》,這是一部探討機器人獲得自主意識的美劇。然而事實證明,人類又想多了。


高交會官方對該事故做出了澄清,事故原因為人為操作失當,誤將「前進鍵」當成「後退鍵」。這回的主角機器人「小胖」與《西部世界》里的host還不可同日而語。


這件事和去年德國發生的所謂「機器人殺人」事件一樣,吃瓜群眾腦補了太多的劇情。事故本身其實更接近傳統的安全事故範疇,沒有太多的科幻情節。但也不能怪人們多想,「機器人」這個稱呼本身就有強烈的暗示意味。

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覺醒」或者「機器人失控」可能還在未來,但已出現的機器人事故是有益的提醒。比如,一個操作失誤就發生傷人事件,說明廠家的安全設計不及格,至少沒有達到「機器人」應該達到的水平。而安全無疑是任何智能層次的機器人都必須過的頭道關。要說明的是,「小胖」本來就是一台兒童伴侶機器人,安全必須是底線。


人工智慧近年的突飛猛進,將以前只屬於科幻領域的問題拋到了人類面前。比爾?蓋茨、特斯拉汽車總裁馬斯克等人不斷對人工智慧發表悲觀言論,並非無稽之談。


兩個月前,英國標準協會發布了一套機器人倫理指南。這份指南給出了一些原則,比如:人類是負責任的主體,而不是機器人;要確保找出某個機器人的行為負責人的可能性。同時機器人欺騙、令人成癮、具有超越現有能力範圍的自學能力,都被列為危害因素。這些原則都已經有了現實針對性。


也許,機器人會「原力覺醒」。不是說機器人必然會獲得與人類一樣的自主意識,畢竟人類連自身意識的產生和運作還搞不太清楚,而是說,隨著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強,機器人做出一項行為的真實「動機」終將超出普通人乃至專家的理解範圍。


人類必須在機器人的「幼年」階段,給它們立好「規矩」。這個議題的確有必要開始嚴肅探討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深圳何香凝美術館維修後重開,開館展揭示東往西來的美術秘話
腰酸背痛不是生理病?情緒緊張或是病因
極端組織摧毀伊拉克尼姆魯德金字塔,具有3000年歷史
美韓國內政治各迎變局,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卻大有提速跡象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當局為何急著進口日本核輻射食品?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對策建議題如何講好「內行話」
兩會觀察:器官捐獻議題獲關注和熱議
澳門市民有話講:我最想特首回答議題是?
「糧食危機」是假議題,「糧食儲存」才是真危機!
性理論 性是什麼議題
歐盟民眾最關心議題:移民問題與恐怖襲擊
意美領導人討論移民和反恐等議題
我就想問問,這些奇葩議題誰定的
中外醫生聯手探索換頭手術,永生的終極議題能否有答案?
美國就物聯網相關議題徵詢公眾意見
必應政治指數幫選民了解候選人對各大議題的立場
中國獨家反對印度成為核供應國?官員:無此議題
法國總統大選辯論:勒龐與馬克龍就反恐議題激辯
還吵「各表」?龐建國:該面對政治議題了 否則自我邊緣化
焦點議題:男性使用手提電腦,會影響生育能力?
敢碰難題!洪秀柱:兩岸政治議題必解決 難易並重
媽媽們面對的重要議題!剖腹產是在嚇唬誰?
化廢棄為驚奇 提倡環保議題的街頭動物雕塑
錢遜:中華文化的一個中心議題是講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