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邢台古城的北面,有一座古老的石橋,石橋周圍是一片窪地,窪地上泉水旺盛,蘆葦叢生。每當秋末冬初,朔風乍起的時候,鵝毛般的蘆花漫天飛舞,落在地上,落在樹上,落在這座石橋上,連橋下的石洞里也積滿了蘆花。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當地人都說,這蘆花是為義士豫讓而落的,豫讓就是在這個季節,這個石橋上死去的。


豫讓是春秋末年晉國人。晉國的大夫智伯非常器重他,稱他為國士,智伯伐趙襄子失敗後身死,豫讓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


一天夜裡,他帶著匕首,愉偷潛入趙襄子家的花園,意欲行刺,被人發現抓住。趙襄子念他是位義士,就把他給放了。


豫讓不甘心,還想再次行刺,他吞下涼葯,改變了自己的嗓音,又滅須剎眉改變了自己的容貌,時時準備著再次行刺。

那時趙襄子剛剛在自己的封地邢邑修了這座橋,豫讓估計趙襄子一定要來查看這座橋,便藏在橋邊的葦塘里等待行刺的時機。豫讓一直等了六天,都不見趙襄子的蹤影。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第七天,他終於聽到趙襄子的人馬由遠而近走來,立即走到橋上躺下裝死人,準備在趙襄子走近時突然跳起將他殺死。


誰知趙襄子的馬走到橋頭,突然驚叫起來,前蹄高抬不肯往前走一步,趙襄子心想,馬突然受驚,肯定是碰到了危險,便大叫一聲「拿刺客!」裝死的豫讓又被捉住了,並且從他身上搜到了一把匕首。

士兵把他綁到趙襄子面前,趙襄子仔細一看還是認出了眼前的這個人就是豫讓,生氣地說:「上次我饒你不死,這回你又來行刺,這真是天容,人不容啊!」說罷下令手下的士兵將他殺死。.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誰知豫讓放聲大哭起來,趙襄子問他:「你難道還怕死嗎?」豫讓回答:「我不是怕死,我哭得是我死後再也無人替智伯報仇了。」 趙襄子又問:「過去你也曾投奔過范氏、中行氏,後來又投奔智伯,為何單單忠於智伯,要為他報仇呢?」 豫讓回答:「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他們以平常人對待我,我也用平常人的態度對待他們。智伯以國士待我,我就要用國士的壯舉來回報他。」


趙襄子聽後嘆息道:「念你是忠義之士,第一次行刺,我沒有殺你,你又來行刺,我怎好再放你呢?」

豫讓聽了很平靜地對趙襄子說:「我知道,今天,我罪當處死,只請你把衣服脫下來,讓我砍上幾刀,以滿足我為智伯報仇的願望,我也就死而無憾了。」



豫讓行刺趙襄子,忠義之舉感動後人



趙襄子立即脫下衣服給了豫讓。豫讓一連向衣服砍了三刀,爾後衝天一笑,高聲喊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向智伯回報了。」說完,便在石橋上自刎而死。

從此,趙襄子修的這個橋被人們稱為豫讓橋。豫讓和後來行刺秦王的荊柯都是燕趙慷概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學堂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的蘇聯紅軍小分隊
慈禧太后與「蓮葉脫逃」案
慈禧醜事敗露,為保自身毒死慈安
「棄小義,雪大恥」,也談伍子胥鞭屍
南陽公主為何削髮蒼岩山

TAG:問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黃衫女子因一句話被誤認為楊過之後,其實黃衫女子就是位忠義之後
此人是張獻忠義子,威猛彪悍,酒後強佔陳圓圓,最後下場極其悲慘
曹操錯殺恩人呂伯奢一家,陳宮忠義慷慨赴死,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是張獻忠義子,明末真正抗清英雄,貢獻不輸鄭成功卻被後人遺忘
他是討伐董卓的始作俑者,卻殺愛妾充作軍根,雖忠義,但不人道
大倉忠義對志尊淳愛的呼喚「感覺會引起周圍的女生騷動」
李師師雖被宋徽宗寵愛,卻從不禍亂朝政,是一個忠義女子
他是忠義的化身,不近女色,但實際卻敢和曹操搶女人
三國里這人比關羽還忠義,他竟靠著心靈感應救了曹操
忠義的愛犬,讓我淚流滿面!你下輩子一定會做人的
關羽如此忠義勇將,孫權怎會,怎敢殺?
岳飛第一任上司之子,忠義許國,功高一時,遭奸人陷害,遺恨千古
國君兵敗遭分食,只剩一肝臟,收屍人驚人舉動,唐太宗贊其忠義!
忠義感動天地:彭雪楓將軍去世後,馬夫以生命守護將軍陵墓!
張獻忠義子,多次打敗清朝大軍,功封晉王,聽到一事吐血而亡!
關羽與曹操鬧掰,不是因為忠義,而是因為一個少婦
智慧可比諸葛亮,忠義不輸趙子龍,三國神將
忠義之士展昭是怎麼死的
三國間崇尚忠義,南北朝有敬才之風,他們消亡後敵我間信譽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