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蘇黎世聯邦工學院(1911 年升級為聯邦理工大學)是一家技術師範學院,愛因斯坦初入這所大學時,最大的願望就是畢業後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所學校雖然名字聽上去不夠「高大上」,但在工程、科學方面的名氣卻不小。這不,物理系主任韋伯先生又拉來一筆贊助,給學校蓋了一幢大樓,金主就是愛因斯坦家族企業的最強競爭對手:西門子。


愛因斯坦入學時,這家正在茁壯成長的學校有 841 名學生就讀。愛因斯坦讀的是教育系。全系新生共 6 名。其實這個系有點兒名不副實,與教育相關不假, 但範圍太窄——本系只培養物理、 數學教師, 愛咋咋地。


而這恰恰是愛因斯坦最感興趣的科目,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將其作為主修專業。除此之外,他還選修了日昝、投影、瑞士政治制度、歌德作品選讀等毫不相干的課程,作為業餘愛好。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但是,愛因斯坦同學接下來的行為又讓人看不懂了 - 對業餘愛好的課程,他很少缺課;對主修專業的課程,他卻很少聽課。


大家都覺得這很怪異,但愛因斯坦同學卻覺得這很正常。

先說物理。韋伯教授不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的教授,他給同學們講授的物理課程,滿足不了愛因斯坦日益增長的學習積累,不到兩年,韋伯教授已經講的和將要講的物理知識,愛因斯坦早已爛熟於胸,再去課堂聽課,簡直是在浪費時間。作為一隻先飛的猛禽,抓緊時間繼續往前飛,才是上策。 更何況, 韋教授特別鍾愛經典物理理論, 對前沿理論不太關心,更別指望他在課堂上講了。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愛因斯坦發現,韋教授在講課時,自動屏蔽了亥姆霍茲之後的一切。這哪兒行?好多問題都沒解決,解決了好多問題的新東西你又不講,叫我如何說愛你?要知道,那個年代正是科學發展的嶄新時期,舊理論危機乍現,新理論春光乍泄,物理學界風雲際會,高手如林,科學奇珍俯拾即是,好吧,就算這璀璨群星你韋教授看不見,麥克斯韋這顆太陽你總看得見吧?他 20 多年前建立的電磁學大廈,是能與牛頓力學比肩的鴻篇巨製, 優雅強悍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被稱為上帝的詩篇, 這你也不講,這不是逼著我自學成才么?


翹課!

於是,愛因斯坦離開了教室,他一頭扎進書堆,麥克斯韋、赫茲、基爾霍夫、波爾茲曼……眾多物理大師的著作讓他如醉如痴。該學的東西太多太多。


自學不是問題,問題是翹課;甚至翹課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翹得太張揚。要翹,你隨便找個借口,說自來水收費大叔喊我去喝茶也就翹了。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但愛因斯坦不,他實話實說,搞得韋教授連個台階都找不到,很是惱火。

後來,愛因斯坦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的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愛因斯坦很傻很天真。他不會察言觀色,不會曲意逢迎,口中所說,即心裡所想。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因此交了不少朋友。他與人交往如此不講究方法,是不是不懂得為人著想,沒有人情味?


籌辦愛因斯坦生平展覽會的負責人米歇爾·沙拉說:「我發現,愛因斯坦比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作為一位蓋世絕倫的科學家,他身上表現的人情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實際上,他譏誚直爽的面具背後,是一顆率真善良的心。 愛因斯坦與人相處, 是隨心而動, 年齡、 種族、 地位、貧富都不是問題。平等、率直、熱忱,傾情相交,坦誠以待,這就是最大的人情味。


愛因斯坦的率真,幾十年如一日。他的人品、學識、個性乃至外貌都是很受人歡迎的,特招哥們兒。1896 年,與愛因斯坦同一屆進入蘇黎世聯邦工學院的,同專業一共有 6 人,其中 3 人成了他的終身摯友,唯一的女生則成了他的老婆。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人們常常為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而遺憾,但愛因斯坦的終身摯友名單能列出一長串:格羅斯曼、 哈比希特、 貝索、 索洛文、 埃倫費斯特、 埃拉特、科爾羅斯、勞厄、歌德爾……


朋友的最高境界是知己,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愛因斯坦的知己至少有 4 個(具體後文將提到)。


但這些,現在還改變不了老師對他的看法,因為沒有哪個老師會喜歡翹自己課,並且不聽話的學生。


還是物理課,這回是實習教授讓·佩爾內,他負責實用物理。愛因斯坦對讓教授的實驗課不感興趣,所以經常翹課。讓教授很生氣,建議愛因斯坦試試醫學或法律。但愛因斯坦說,他學那兩樣天資更淺,還不如在物理上碰碰運氣。幸虧愛因斯坦拒絕了大夫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堅持當一名物理學家,不然人類的損失就大了。這個不善於做實驗的學生終於還是進了實驗室。不過,他用自己的辦法,而基本不照說明做實驗。讓教授跟助手抱怨: 「你拿他有啥法子?


他總不照我說的做。」助手說:「是啊。但他的結果是對的,方法也很別緻。」如果你不想守規矩, 那只有兩條路可走:一、 強到可以改變規矩;二、受到懲罰。作為初生之牛犢,愛因斯坦為他的不拘一格埋了單。1899 年7 月,愛因斯坦做的一個實驗發生了爆炸,右手被炸傷,他以後的髮型是不是跟這次爆炸有關,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此後的兩周里,他不能寫字,也不能拉小提琴。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傷勢不輕。為此,愛因斯坦高度重視,親赴衛生所包紮傷口,迅速總結經驗教訓:實驗室太危險,還是當個理論物理學家比較穩妥。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愛因斯坦的物理直覺過人,不管是紛繁複雜的物理現象,還是艱深晦澀的物理理論,他都能迅速看到其中的物理本質。所以,他的物理成績不是問題,問題是,他把物理課搞砸了。


物理如此,那數學怎麼樣?愛因斯坦發現,數學就像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分支太過精細龐雜,每一個細小的分支,都足以耗盡一個人的一生,作為一門基礎工具,鬼知道將來在物理學裡會用到哪個小枝椏!選修一支,將來恰好能為己所用,這個概率就像中彩票大獎。這還不如專研物理,用到哪一支到時候再學也不遲,所以,愛因斯坦經常曠課。


數學老師閔可夫斯基教授見愛因斯坦「從不為數學操心」,很不爽,在數學論壇上給愛因斯坦起了個非常專業的昵稱:懶狗。


那個時候,理論物理剛剛獨立成為一門新學科,奧地利的玻爾茲曼、荷蘭的洛倫茲、德國的普朗克等牛人,是第一批理論物理學教授,理論物理的發展,讓數學在物理學中的地位更高、作用更大。但那時的愛因斯坦還沒認識到這一點,雖然他知道數學對物理很必要,但他並不清楚數學對物理究竟有多重要,所以,他錯過了在閔老師門下升級數學功力的天賜良機。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但閔老師是個真正的學者,他嚴謹、直爽、豁達,後來,當他看到狹義相對論時,立即把愛因斯坦逃他課的「宿怨」拋到了九霄雲外,並發揮其專長,實現了狹義相對論的完美數學化。


實際上,愛因斯坦確實為數學的缺課付出了代價,如果他像格羅斯曼一樣好好學習數學(當然得恰好學到黎曼幾何和張量才行),那麼,廣義相對論說不定會早幾年出爐。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現在,主修專業的數學、物理都逃課,騰出的時間愛因斯坦都在幹嗎呢?除了自學,就是出去「混」。愛因斯坦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聽聽音樂、泡泡咖啡館什麼的,各種 Happy。


愛因斯坦、格羅斯曼、貝索、科爾羅斯、埃拉特、哈比希特……他們是利馬特河畔「大都會咖啡館」的常客。聽起來這是不務正業,實際上也是不務正業。科學、哲學、文學、藝術……逮什麼聊什麼,看上去是在瞎聊,其實是讀書學習交流會。由於這個「論壇」沒有敏感詞,所以不管聊哪個領域,他們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有時也吹吹牛,智慧火花競相迸發,思想浪潮充分涌流。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當然,肚子里沒有乾貨,是聊不起來的。知識促進交流,交流促進學習——這是一個美麗的閉環。愛因斯坦研究得最起勁兒的,當然是他一生的摯愛:物理學。玻爾茲曼、亥姆霍茲、赫茲、麥克斯韋、基爾霍夫、龐加萊……從統計力學到熱力學,從電磁學到輻射理論,這一切,都讓他痴迷不已。


這個小小的讀書會,對愛因斯坦的一生影響深遠:一方面是科學思想上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人際關係的影響。這個讀書會上唯一的女性,成了他將來的妻子,另外幾個則成了他的好朋友,其中,兩個終生摯友不能不提。


格羅斯曼,愛因斯坦的同級生,猶太人,數學學霸,愛因斯坦逃課,他卻在課堂上狂做筆記,每次要考試時,這些筆記就成了愛因斯坦的救星,這些筆記全面、清晰、實用,看看筆記就能考試過關。愛因斯坦後來對格羅斯曼的老婆誇道:「他的筆記可以直接拿去發表。」格羅斯曼對愛因斯坦更是欣賞有加,他對自己的父母說:「愛因斯坦遲早會成為偉人。」成功預言某人成為偉人的,古往今來恐怕這是獨一份。在愛因斯坦成為偉人的人生道路上,格羅斯曼幫了不少忙。這是後話。


貝索,馬赫的粉絲。貝索和愛因斯坦、格羅斯曼是校友,但不是同級生。他大愛因斯坦 6 歲,愛因斯坦入學時,貝索剛畢業,在當地一家工程公司當工程師。雖然年齡有一定差距,但他和愛因斯坦卻成了最親密的知心朋友。貝索善良、柔弱,夠聰明,但不夠專註、勤奮,辦事有點抓不住重點,所以,儘管他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聰明絕頂」,卻沒取得什麼像樣的成就。一次,貝索被公司派去檢查某電廠,他決定前一天晚上動身,以免延誤,但他依然誤了火車,反倒比計劃晚到了一天。當他準備開工時,突然驚恐地發現,他忘了自己是來幹嗎的!愛因斯坦說貝索「是個笨手笨腳的倒霉蛋兒」。但他在貝索同學的極力推薦下,研究了馬赫的著作。馬赫對牛頓的絕對時空、絕對運動等諸多觀點提出了質疑,就是受到了馬赫思想的影響,愛因斯坦在經典物理大廈金碧輝煌的牆面下,看到了基腳的裂縫。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貝索是愛因斯坦的患難之交,他被愛因斯坦稱為「思想共振器」 「生活分擔者」。他們的友誼從「都會」咖啡館大學到奧林比亞科學院,從伯爾尼專利局到生命的終點,始終不渝。1904 年,愛因斯坦引薦貝索到伯爾尼專利局任職,他們成了同事,一起上下班,形影不離,不僅分享學問,還分享生活,無話不談。


愛因斯坦與貝索探討得最多的,當然是物理學問題。愛因斯坦對物理學常有深刻獨到的見解,貝索對此欽佩不已。貝索經常能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人眼前一亮,愛因斯坦十分欣賞。這就是傳說中的惺惺相惜。


後來貝索這樣描述他同愛因斯坦的談話:「這隻鷹用自己的雙翼把我——麻雀——夾帶到遼闊的高空。而在那裡,小麻雀又向上飛了一些。」


他倆在物理問題上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爭辯,讓雙方獲益良多,當然,善於捕捉靈感的愛因斯坦更是獲益匪淺。


每個人都是一扇窗,打開每扇窗,都能看到不同的世界。



愛因斯坦:大學裡的壞學生



世界那麼大,可以打開那麼多窗去看看,自然是極好的。但你必須站在現實的土壤上去完成這一切。


愛因斯坦學生時代的物質生活是相當窘迫的。赫爾曼和雅各布的企業自從在慕尼黑失敗後,就再也沒成功過。新開的工廠只起到一個作用:蝕光本錢。 那時, 剛上大學的愛因斯坦曾為幫不上家裡的忙而自慚、 自責、痛不欲生,直到他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才走出了精神的煉獄。


整個大學時期,愛因斯坦主要依靠幾個舅舅的資助維持生活,每個月 100 瑞士法郎的生活費中,愛因斯坦還要擠出 20 法郎,支付加入瑞士國籍的費用。80 法郎,要租房、要吃飯、要買書……


那間斗室,僅容一床、一桌、一椅。到處堆滿了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愛因斯坦從書海里撈出來——飢餓。


那時, 他不得不走出斗室, 到小巷裡找家小飯館胡亂填飽肚子。 但是,更深的「飢餓」又將他拉回書海。


因為,他的頭腦比肚子更飢餓。


來源


書名:愛因斯坦:想像顛覆世界


作者:劉繼軍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閱讀 的精彩文章:

霧霾天氣,吃什麼最有利「解毒」?
季羨林: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以及最喜歡的十本書
一個美國老兵眼中的美軍
眼高手低的職場新人,學歷越高摔得越慘

TAG:書問閱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的特殊留學生:「中國倒爺們」讀大學
大學的「哲學」
美女學姐來襲,講述在赫特福德大學的學習生活!
西湖大學的未來選擇:普林斯頓大學還是羅格斯大學?
愛丁堡大學
巴基斯坦美女大學生來中國學習醫學,稱熱愛中國
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中國留學生畢業演講:感恩我的父母和祖國
她是奧斯卡最佳女主,也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學霸
愛荷華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對「情感的解釋」
實拍越南大學輟學女生嫁到中國的幸福生活:稱和丈夫「自由戀愛」
斯坦福大學,享譽世界的頂尖學府
黑人學生畢業典禮被刺,兇手疑為馬里蘭大學學生
日本的大學生想在大學學到什麼課程?
外國女孩因為愛吃披薩被耶魯大學錄取,又因奧本大學的獎學金拒絕
直擊:大學生的愛情
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怎樣思考的?
實拍神秘的中國佛學院:成為僧人並不容易,學習比大學生更刻苦
在中國學習中文的俄羅斯美女大學生
朋友圈裡的大學生活 VS 現實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