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民搶跑:「學而思」熱背後是中產的集體焦慮

全民搶跑:「學而思」熱背後是中產的集體焦慮


全民搶跑:「學而思」熱背後是中產的集體焦慮



「搶跑」,或許就是對中產階層家長和孩子的最佳描述。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教育培訓機構學而思的口誅筆伐在朋友圈瘋狂刷屏。中產階層對於子女教育的集體焦慮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中產階級為什麼焦慮?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過,中產階層的孩子可能是中國學業壓力最大的一群孩子。這絕非誇大其詞,對於上層精英而言,雖然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不用擔心孩子無法繼承自身的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孩子的教育開支在中產階層的消費結構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上層精英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只有中產階層,他們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他們會競相購買學區房,這既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投資行為,既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也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他們對學而思、新東方之類的教育培訓機構趨之若鶩,孩子們奔波於奧數、英語等課外輔導班,還要學習鋼琴、舞蹈、游泳、繪畫、航模、編程等才藝。


中產階層對孩子教育的集體焦慮,一是因為大城市中產階層的規模在迅速擴大,而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又是稀缺的,所有人都竭盡全力對孩子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從而導致競爭不斷白熱化,學業競爭從過去的高中提前到幼兒園,我們可以稱之為「幼兒園大戰」。

二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的集中化趨勢。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各地的基礎教育資源雖然也存在一定的區域不平衡,但遠遠沒有當下這麼嚴重,比如很多縣級中學在省內都是名校;進入本世紀以來,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它們往往集中在省會城市,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失衡;這種失衡又會加劇家長的焦慮,使學業競爭像軍備競賽一樣升級。此外,當前優質教育資源不再集中於學校,相當一部分資源由教育培訓機構所掌握。學校的教育資源相對開放,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有一定的准入門檻,中產階層才有能力獲取這種資源。這就意味著中產階層有意願也有能力參與孩童的學業大戰。


三是因為財富分配的扁平結構向金字塔結構轉變,社會分層越來越精緻。在1998年的住房改革之前,決定中國人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雖然存在收入差距,但社會財富的分配總體上是扁平化的;住房商品化和資產金融化,使得財產性收入逐漸成為社會分層的主導因素。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有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事實上,年輕一代中產階層大多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自身的經驗也告訴他們:教育才是王道。


童年的消失:全民搶跑運動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似乎存在一個悖論:一方面,我們都非常艷羨這一代的孩子們,「你們趕上了好時候」,也就是說,孩子的受教育機會和條件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孩子們的學業競爭也越來越慘烈,我們會非常同情地說:「現在的孩子沒有童年」。


七零後、八零後大多有過上樹捕蟬、下河捉蟹的經歷,滾鐵環、跳房子、捅馬蜂窩是那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這一代人基本到了初三、高三才進入白熱化的學業競爭,而平常的他們還保有一定的閑暇和自由。而現在,當七零後、八零後為人父母,「贏在起跑線」成為他們的口頭禪。學業競爭不斷被提前,不僅高考、中考、「小升初」讓家長念茲在茲,甚至連入園、入托都需要家長使出全身解數,動用各種社會關係。

中產階層最關心的是孩子和房子。於是,兼顧孩子與房子的學區房成為最受追捧的投資品。「擇校熱」席捲全國,家長們需要提前數年開始籌劃購置學區房,以便把孩子送進戶口對應的幼兒園和小學。


中產階層父母對孩子學業的介入也登峰造極。以往,學校是教育產品的主要提供者,父母最多提供一些課外輔導;而現在,父母對學校教育的參與越來越多,他們還常常與孩子一同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習,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搶跑」,或許就是對中產階層家長和孩子的最佳描述。


家長把孩子們送到教育培訓機構或老師們的課外輔導班,提前學習高年級的課程內容,其實質就是「搶跑」。在我看來,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應試教育,而是家長用短跑的心態來指導孩子的馬拉松。當每個人都悄悄搶跑的時候,其結果就是起跑線的不斷前移。無休止的「搶跑」讓孩子們喪失了學習的樂趣,家長們常常這樣給孩子打氣:「再加把油,等考上大學,爸爸媽媽就不再管你的學習了!」這就是悖謬所在:拚命學習是為了將來不學習。


當前中國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在於,它在本質上排斥青少年的參與,是一種缺乏自由選擇權利的教育。所謂的素質教育,與「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其實差別不大,只不過應試教育填充的是「書本知識」,素質教育填充的是各種「才藝」。這種素質教育「費錢」的一面,使得窮人的孩子和農村的學生被排斥在外;它「功利」的一面,使得參與其中的孩子並沒有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愛爾蘭廢棄學校觸目驚心引人深思
探訪中國最大方形客家圍屋:隱在深山人未識
印度高速列車出意外96死150傷 或因鐵軌斷裂
折翼座山雕在瀋陽接骨療傷 翅膀打入四顆鋼釘
10年內俄西伯利亞8萬馴鹿因寒潮喪生

TAG:人文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智能音箱賽道搶跑:一場關於未來家庭入口的爭奪戰
化妝品店進入下半場,誰會是搶跑的贏家?
梅西,你結婚我就不去了,因為我怕遇見愛情而搶跑你的新娘
誰家的「腦科學」讓孩子「搶跑」
監管未雨綢繆,藍籌繼續搶跑,A股上躥下跳意欲何為?
每日育兒資訊精選|早教的重點,不是讓孩子「搶跑」,而是家長同步成長
教育本無起跑線,人們只是喜歡搶跑
馬拉松也能搶跑,追求成績是有多著急?
復旦教授:初學者死守著的兩個功法,是被傳承放大的搶跑運動!
躍居德國市場第四 中興手機搶跑歐洲
防火防盜防兄弟,這幾個星座男有可能搶跑你的女朋友
美國牛肉「解禁」 國內電商搶跑
他到底搶跑沒有?人類的反應極限是多少?
會預習,做學習賽場上的搶跑者
小靜和大部分人一樣,報名後才開端溫習,可她自弓上弦就開啟了搶跑形式
網友發布疑似iphone X搶跑視頻 外觀與曝料基本一致手感應該不錯
比搶跑步機更好的運動,這幾個太方便了!
首屆長春馬拉松亂象:選手搶跑,志願者浪費大量水
傻媳婦生產後要摔死孩子,一日突然搶跑了孩子,得知真相丈夫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