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黑與白的熒幕帶你揭開伊朗社會的神秘面紗,體會伊朗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我在伊朗長大》這本書被翻譯成了十幾種文字,銷售達到幾十萬冊,獲得很多國際大獎。2007年被搬到熒幕上,更是獲得眾多殊榮,今天帶你們領略一個平民視角中的伊朗。

第一次觀看與國家政治如此關聯緊密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在黑白交織中表達了主人公色彩斑斕的茉莉人生。簡單樸素的黑白色調,卻夾雜著宗教狂熱、恐怖主義、政治動亂和纏綿的親情。一個名叫瑪嘉的女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她的成長面臨著西化與傳統、宗教與信仰、愛情與自由的抉擇。此外,她個人成長經歷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伊朗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動,使人們對混沌的伊朗歷史有了直接上的感官認識,看完之餘感受頗多。

近代伊朗的發展並不是一路坦途,而是歷經動蕩。一些大事接踵而至,復辟與革命,自由與禁錮,和平與戰亂……在已經過去的幾十年里一直是世界的焦點。伊朗被這些災難和不斷燃起的希望籠罩著,其被世界認為是充斥著宗教原教旨主義、恐怖主義和狂熱主義的國家。瑪嘉作為一個真實人物的存在,大膽地揭開伊朗神秘的面紗,讓世界對伊朗有了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是對伊朗民族苦難史的正視。

巴列維王朝是近代伊朗歷史的產物,這個國家蘊含著現代與傳統的複雜矛盾。國王禮薩汗曾經效仿西方國家,進行現代化改革,推進伊朗現代化進程,他屈從於傳統勢力的壓力,成為新國家的締造者。正如亨廷頓所指出的,致力於現代化的傳統君主制國家的政治體制會陷入一種「根本性的困境」:一方面,傳統君主為了追求合法性不得不進行現代化改革,其初期現代化改革的成功有賴於削弱本來能夠促進政治參與擴大的傳統機構,加強君主的權威;另一方面,初期現代化改革的成功削弱了傳統君主制的合法性,而傳統君主制卻由於其自身內在的專制邏輯難以通過擴大政治參與獲取穩定的現代政治合法性。禮薩汗在法律、經濟和文化等領域開始效仿西方國家,企圖通過模仿西方國家推進伊朗現代化。西方國家的文化湧入伊朗,許多青年開始接受西方的外來文化。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伊朗國王巴列維

巴列維王朝剝奪了一些地主、貴族和神職人員的權力,為了得到農民的支持和擁護,他把土地分給了農民。同時,巴列維解放了廣大婦女,進行改革開放,大量引進外資,試圖用西方的文明,將伊朗由貧窮落後變成現代文明國家。伊朗是一個穆斯林國家,與其他中東國家不同,它是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什葉派是伊朗人們的精神支柱,向人們灌輸著教義主張。伊朗經歷過白色革命,迅速走向富強,逐漸擺脫了貧窮落後的帽子。從實踐論上出發,人們有了麵包就會進一步去爭取更多的權利,要求權力的重新分配,如果不能被滿足,就會不滿和憤怒。但伊朗政治的停滯不前,官員的腐敗、貧富差距懸殊,促使人們不滿情緒逐漸增加。一旦出現一個敏感事件,就會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王朝就會在人們的怒火中覆滅。

小瑪嘉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從小就接觸到西方國家文化。她喜歡上了國際影星李小龍、西方的搖滾音樂和服飾等等,而她只是千萬伊朗青年中的一個代表。巴列維王朝的西化運動已經在伊朗生根發芽,伊朗當局一味打壓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威權強壓下的統治,必會激起人們的反抗。《我在伊朗長大》影片中顯露三個問題:1.一個女孩的命運與伊朗的歷史劇變;2.西方文化與中東文化的衝突以及身份認同危機;3.女孩在成長中的困惑、彷徨和親情。

瑪嘉在現實中的角色原型是瑪嘉·莎塔碧,出生於1969年動蕩政局的環境中,從此,政治一詞便與她緊密相連。幼年經歷了伊朗白色革命、伊斯蘭主義專政以及長達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14歲時為了躲避戰亂被父母送到了奧地利上學,最終因為異域文化認同危機而回到國內。沉重的故事,悲傷的情緒通過幽默詼諧的畫面得到詮釋,讓影片承擔著它幾乎無法承載的複雜多樣的社會內容。

瑪嘉的成長不僅是伊朗女性的成長曆程,更是個人對伊朗政治劇變的感觸。瑪嘉小時候就得到父母和奶奶的疼愛,她表現出天真、率直的個性。家庭濃郁的傳統文化最初表現在宗教方面,瑪嘉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和先知對話,她還試圖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宗教。隨著瑪嘉的成長,她逐漸對被禁錮的社會表現出本能的反抗。她喜歡聽美國的鐵娘子,常穿著朋克鞋在大街上行走,哪怕是經常被一些警察盤問。而這些警察就是維繫伊斯蘭專政統治的工具,其對對自由的壓迫使人們怨聲載道。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我在伊朗長大》片段

青春期的瑪嘉逐漸認清了伊朗的專制統治,她嚮往自由,開始對宗教的專制進行反抗,在課堂上反駁老師所說的「事實」。在瑪嘉看來,革命之後就是不能跳舞,不能穿異樣服飾,所有人都穿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大街上都穿著黑色的宗教服。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告別國王的時代,撒謊說伊朗沒有政治犯,殊不知瑪嘉的叔叔就是以政治犯的罪名被絞死。而在沒有國王之後,政治犯人數達到30萬,是國王在時的100倍。伊朗在政教合一的統治之下,大街上布滿了宗教警察,阻礙了信仰的真正復興。宗教顯然已經成為一個民族集體的記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種標籤,但在這樣的形勢下宗教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復興。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我在伊朗長大》的片段

當人們還沒有從伊斯蘭革命中回味過來,便爆發了兩伊戰爭。瑪嘉的父母為了使她免受戰爭的摧殘,不得不將瑪嘉送向國外學習。在國外,瑪嘉努力的使自己融入到西方世界中,但她做出的種種努力都沒有成功,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她始終被視為另類。在西方人的眼中,伊朗人是野蠻的,他們被視為瘋子,並認為他們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爭鬥上。西方人對伊朗傳統文化的誤讀和不解,使得瑪嘉在國外生活十分艱難,她一直遭到西方人的歧視。文化上的差異使她的朋友很少,在奧地利的四年中她不得不經常搬遷。為了取得西方世界的身份認同,她甚至隱藏自己伊朗人的身份,稱自己是法國人,這正是瑪嘉留學時的無奈。

我在伊朗長大:一種平民視角中的歷史

《我在伊朗長大》的片段

隨著瑪嘉的長大,她也渴望得到一份甜美的愛情。她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弗萊度,相處一段時間卻發現他是一個同性戀,這使得瑪嘉對愛情徹底絕望。不久,她偶然認識了馬庫斯,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使她再次看到未來的光明。但不久她發現,馬庫斯另有新歡,悲傷和絕望又一次圍繞著她。在寒冷的冬天,她獨自流浪於街頭,失戀的極度悲痛差點使她失去生命。對西方文明的希望破滅,她傷心欲絕的離開奧地利,回到自己的祖國伊朗。

當瑪嘉回到祖國時,戰爭已經結束,但還實行著嚴厲的宗教制度。她迷茫、絕望的回到家裡,卻發現自己無法適應這高度政治化的社會。戰爭過後的廢墟,使得德黑蘭的街道就像墳墓。她將自己封閉起來,整天呆在家裡,怕自己再次受傷。在父母的鼓勵下,她進入伊朗的大學學習,但課堂上教學內容的禁錮與封閉,使她難以接受。她在一次看望奶奶的路上,怕因化妝而被憲兵逮捕,進而嫁禍給別人,這遭到了奶奶的訓斥。媽媽希望她生活的自由無羈,讓她離開伊朗,離開自己的國度。瑪嘉發現自己深愛的祖國,卻已經不適合自己居住。經歷一次大學教育,一次失敗的婚姻,瑪嘉不得不再次離開祖國。這次她來到法國,面對法國計程車司機的詢問,她十分自信的回答自己來自伊朗。祖國的傳統文化和對國家難以割捨的情感早已經根植於瑪嘉心中。

瑪嘉雖然是一個伊朗的小人物,她只是歷史洪流中滄海一葉,儘管她的成長經歷不能作為一種真實的歷史,但透過影片所表達的內容,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個普通人民的命運與國家劇變的緊密關係。影片反映出了一段有血有肉的歷史,展現了主人公瑪嘉對祖國的熱愛,對國家動蕩和政教合一統治的憂慮。瑪嘉複雜的人生經歷,使她不得不做出許多無奈的選擇,在這些選擇中,瑪嘉逐漸變得成熟起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為自己選擇新的道路,選擇自己的茉莉人生,簡單而絢爛。踏上新的國度,去尋找自己的茉莉人生。

參考資料

塞繆爾·P·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三聯書店1989年7月第1版。

今日主筆 李明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糧食補貼為何會影響埃及經濟與社會發展?
以防長指責巴總統不稱職,巴方回應稱其別有用心 | 周觀中東
伊朗美食有哪些特點?
土耳其為何選他為新總理?

TAG:中東研究通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美國大兵這樣蹂躪伊拉克平民!
《末代皇帝》:他是中國最後的皇帝,卻比一般平民更加悲慘!
漢朝:一個平民政權的蛻化變質史
以大媽的名義,晒晒大叔真平民的EDC
高手在民間,三國中傳說擊敗呂布的平民
歐美的十大平民健身達人,你喜歡哪個?
蘑菇中的「平民皇后」-平菇的健康密码
他是平民,卻長期佔據著音樂風雲榜
訪秘記:大唐全盛之謎:對官員子弟、平民一視同仁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天子
實拍神似各國政要的平民,還是這個中國農民最像
實拍:世界各國的平民女神,因差異而產生獨特的美
美國貧富差距地圖:富翁和平民一街之隔
一個菲律賓平民眼裡的「全國大掃毒」
平民王妃和她的傳奇
你的東西都是我的 爐石平民臟牧卡組淺析
平民生活中的江疏影美出新高度!沙灘的這一照迷倒了多少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
一張圖看出你的祖先是皇帝還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