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清朝乾隆年間,官場上流行一種「議罪罰款」的制度,說白了,就是官員犯了錯,上繳一部分「議罪銀」便可免罪。這是有明確條文規定的,比如在《欽定吏部處分則例》卷四十八中載明:「官員承問引律不當,將應擬『斬』、『絞』人犯錯擬『凌遲』,及應擬『監候處決』人犯錯擬『立決』者,承審官降一級調用,審轉官降一級留任,臬司罰俸一年,督撫罰俸六個月。」罰俸開始施行時,主旨只是針對一些較小的過錯,在尚不足以撤職、降職的前提下使用一下,讓官員感到有點兒「心疼」,以便從此更加嚴謹為官。但到後來,事情悄悄發生了變化。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來看當時被罰款的封疆大吏李質潁給乾隆皇帝的一篇奏疏:「奴才李質潁謹奏,為仰懇聖恩,俯准寬限事……奴才於浙江巡撫任內未行奏參王燧,情願罰銀十萬兩,粵海關監督任內奏事錯誤,情願交銀二萬兩。四十六、七兩年關稅盈餘短少,部議賠銀三萬六千餘兩。廣東鹽案不實,情願罰銀十萬兩。奴才自四十六年起至本年,交過造辦處廣儲司共銀十四萬兩,其餘十一萬六千餘兩,理宜竭力湊繳,按限完納,庶於寸衷稍安。但現在變產湊交,一時售賣不及,又恐有誤限期。

奴才晝夜惶悚,無計可施,唯有叩懇聖主恩施格外,准於明年起每年作為二季,交銀一萬五千兩,奴才得以設法竭力,及時估變交納。」在這封奏疏中,李質潁承認先後幾次工作中出現失誤,「情願」上繳罰銀,但一時難以湊齊,請求寬限。雖然此疏有哭窮的表演成分,但動輒數十萬兩銀子,對誰都不是個小數,已完全超出受罰者應得的薪俸和養廉銀的總和。這麼多錢,已不僅僅是對官員的懲罰,而是刻意搜颳了。由懲治手段轉換為斂財目的,稱得上是遺患無窮。

首先,這些「議罪銀」沒有明確的數額,伸縮性極大。全靠當事人根據所謂的實際情況把握,是多是少只憑一張嘴,誰的嘴大誰說了算。皇帝不說罰多少,受罰者自己報數就只能往高里說,萬一報少了,皇帝不滿意,給頂回去,那就算白報了,喪失了繳錢免罪的機會。這種潛規則自然成了破壞制度的重要一環。其次,交了錢就可以免罪。受罰者食髓知味,會喪失對瀆職違章的警惕。反正花錢就能擺平,那就犯了受罰,罰了再犯,千錘百鍊。花錢免罪無疑是對罪惡的包庇與縱容,從而引發社會對善惡判斷的失序。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第三,受罰者白花花的銀子拿出去了,他還得拚命把這些錢掙回來。即使不為盈餘,他也得把這個窟窿堵上,想方設法摳錢。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心思理政,哪裡還會想著為民服務?他得先為錢服務。最重要的是,他通過什麼方式搜刮錢財?當然是違法手段,按部就班,一分一分地掙辛苦錢,猴年馬月也掙不夠這筆巨款。於是,一層層盤剝下去,最後都轉嫁到底層百姓身上。

那麼,被罰的錢哪裡去了呢?如果進入國庫,用於發展民生,花到老百姓身上,倒也罷了。而事實上這些錢最後都進了內務府,也就是皇帝的私人賬戶。據說,廣儲司銀庫所收罰款,每月都要將數目開單呈報給乾隆皇帝的大管家和珅,開報時要逐項列報罰款人之姓名,繳款數目,以及已繳未繳情況,再由和珅轉奏皇帝。皇帝精著呢,誰少給了都得收拾他——官員犯錯,皇帝得錢,豈不快哉。到最後,那些高級官員成了皇帝的「白手套」,專替最高決策者搜刮,最高決策者成了罪惡之源。

說起來,「議罪銀」也不是誰都能繳的,這還有個資格的問題,最起碼得跟皇帝有著很深的淵源或者交情。皇帝恩典你,才給你這樣的機會。實在不行,也可以走「上層路線」,通過皇帝的大管家和珅來完成。和珅一輩子沒做過地方官,沒有在基層刮地皮的經歷,卻坐擁海量財富,是何原因?據靠譜的專家分析,這些財富大部分來自於「議罪銀」的回扣或者是通過給皇帝和官員拉皮條得來。來看看和珅與其助手福長安給皇帝的一封奏疏:「查奇豐額於五德在織造任內縱容伊子,不行參奏一案,前奉諭旨,將奇豐額革職來京,交軍機大臣究訊。茲奇豐額已於本日來到熱河,臣等遵旨訊問。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奇豐額伏地碰頭跪稱,我系內務府世仆,由刑部司員蒙恩補放道員,後擢藩臬兩司,用至江蘇巡撫,理宜倍加感激,於地方一切認真查辦,乃五德在江蘇織造任內縱容伊子永泰任意苛刻,以致胥役人員心懷抱怨,商賈觀望不前,稅銀短絀,我於彼時不能即行參奏,僅令五德速遣伊子回京,直待降旨詢問,始行奏出,實屬糊塗荒謬,辜負委任。復蒙格外天恩,不即從重治罪,僅予革職,愧懼慚悚,無地自容。今情願罰繳銀四萬兩,並求轉奏賞給苦差,以期稍贖前。」奇豐額包庇下屬被追查,繳了四萬兩白銀,希望免罪之外,還希望再給個官當,即所謂「賞給苦差」,並通過和珅給皇帝上奏。和珅在這中間能白替他傳話嗎?少給了都不行啊。而「英明」的乾隆皇帝只批示了三個字:「知道了」,其實就是認可了。

特權?乾隆年間官員為何能罰款免罪

尹壯圖自然不服,繼續上疏跟乾隆鬥嘴。乾隆可不慣著他,不久就把他革職了。直到嘉慶皇帝主政,才恢復其職務,但「議罪銀」造成的危害卻再也抹不掉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詞人朱淑真的號是 朱淑真斷腸集的評價
哭笑不得!他竟敢和乾隆皇帝爭稱號
因變態而載入史冊的皇帝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
西漢政壇不倒翁陳平歷經四朝是怎麼做到的
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是傳奇人物后羿嗎

TAG:趣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官員遲到要受啥懲罰?
被諸葛亮嚴懲過的官員,為何還要感恩?
古代如何約束官員的私生活? 重婚竟要判死刑
這位官員把乾隆皇帝捆了後,不但無罪還能陞官?
朱元璋如何反腐:讓犯罪官員戴鐐銬繼續留任
揭秘:乾隆年間官員腐敗現象嚴重 幾乎無官不貪
楊修是一位思維敏捷的官員,為何被曹操斬了頭?
在古代,官員上朝遲到了會怎麼樣?有什麼懲罰嗎?
古代對制假販假嚴懲不貸 致人死亡處以絞刑 監管官員一同問罪
明朝官員犯死罪,朱元璋卻激動地說:此人「可免五次死罪」!
官場出沒:古代官員何時退休?實施什麼樣的退休制度?
這個官員寧願得罪皇太后、皇上,也不敢得罪權臣
降級、革職、永不敘用,清代官員處罰有何講究?
明朝官員能拿多少工資?官員「哭窮」,是真是假?
這位模範官員,眾望所歸做了丞相,為何卻淪為笑柄?
古代官員犯了重罪被抄家,府中女眷該如何處置?有三種殘忍方法
朱元璋對貪官特別殘忍,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官員貪污?原來如此
古代官員嫖官妓是怎樣處理的?
清朝官員什麼時候可以正式退休?都有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