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在北美的東部生活著一種樹。它的樹榦上覆滿了棘刺,有些和人的手掌一樣長。它叫美國皂莢(Gleditsia triacanthos),是上一篇乳齒象故事的主角。天然環境下,它們生長在乾燥而多碎石的土壤中——至少,植物志上是這樣寫的。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但是多年來生態學家羅伯特·瓦倫對這件事情一直抱有疑問。沒錯,它的所有特徵都表明它應當適合乾燥的土壤。沒錯,絕大部分皂莢真的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但在阿巴拉契亞的荒野間總能時不時看到,孤零零的幾株皂莢生長在濕潤的低地河谷和沖積平原里。它沒有在這裡的理由,但它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天我在野外考察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每次我見到一棵皂莢,幾步之內就必有一個考古遺址。」瓦倫說。


因為這裡是淚水小徑的起點。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1830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簽署了《印第安人遷移法案》;接下來二十年里,北美原住民被強行從美國東南部驅逐,搬遷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保留地」。最為知名的一次也許是1838年切諾基人遷徙:一萬六千名切諾基人被迫背井離鄉,可能有四千人在途中死去——後來切諾基人稱這一事件為Nu na da ul tsun yi,「他們所哭泣之地」;淚水小徑之名由此誕生。


可是人雖然走了,村落還在;村落廢棄了,樹還在。


在2016年的一篇論文里,瓦倫證明南阿巴拉契亞的皂莢分布不符合它們的天然生態位,而是符合這裡數百年來的切諾基人耕作和居住的位置;任何其他擴散方式都不能解釋它們的這一現象。皂莢不但是切諾基人重要的糖分來源,還是他們文化中的一部分;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樹是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親手栽種的。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人已經離開了一百五十年,樹也不會永遠存活下去。濕潤谷地畢竟不是它們的理想環境,雖然它們還能開花結果,但種子很難在這裡紮根。一些最老的樹已經死去了,留下的後代寥寥無幾。但如果此刻你在阿巴拉契亞的荒野里漫步,你依然能看到立在河谷中的皂莢樹;如果切開它們的樹皮,依然會有樹汁緩緩滴落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它們用棘刺記住了數萬年前的乳齒象,而用根記住了一百五十年前的人。


如果我們消失了,又會有什麼東西來記住我們呢?


Robert J. Warren II. Ghosts of Cultivation Past - Native American Dispersal Legacy Persists in Tree Distribution. PLOS One, March 16, 2016


ImagineNature

一個寫作訓練,


為現實中的自然故事賦予抒情性。


我們認為,科學不僅是嚴密與準確的,也富於美感。


我們能體驗,我們要講述。

這是科學,也是詩。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它們站在淚水小徑的起點上哭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2016年只剩下最後5個星期,不荒廢還來得及!
蒂姆·波頓:我拍不了真正的黑暗動畫,因為我從沒害怕過
生巧那麼好吃,你告訴我它不是巧克力!
從疲憊不堪到過勞死,只差這3步!
勘察加擬石蟹:誰讓我當皇帝的?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上千根煙火一起點燃,下一秒的情景讓人哭笑不得
起點在腳下,心在遠方
起點也是終點,我遇上了你,卻要分離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獃獃地站在鏡子前
第二艘航母出塢下水,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原來,我們跑不出的起點就是終點本身
瘋轉!這些公眾號讓你贏在起點上
一切的起點,我們沿著神鋪好的路前行
擔心孩子「零起點」入小學後跟不上?來看看這位媽媽如何做
跑步,肥是起點,瘦是終點
教你一款面試妝,讓你贏在起點上
即便輸了起點,至少我們還有拐點
時間的起點到底在哪裡?
起點絕不是終點
人生不是贏在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人生不是贏在起點,也不是贏在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蚊香是分開點好還是雙盤一起點好?原來這些年都搞錯了!
起點上寫了一本小說,上強推了
起點是愛你,終點是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