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抗生素耐葯元兇並非霧霾

專家:抗生素耐葯元兇並非霧霾


  北京霧霾的空氣中含有平均60多種耐葯基因?我們將因此失去「可最後求助的抗生素」?哥德堡大學教授一項研究近期引發公眾關注。專家指出,抗生素耐葯元兇並非霧霾。為了明天不至於無葯可用,關鍵要嚴格管控抗生素的濫用。


  細菌耐葯與霧霾無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環境微生物室副主任孫宗科博士表示,細菌耐葯與霧霾無關。霧霾不產生耐葯基因,霧霾與耐葯菌無必然的因果聯繫。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是由於進化選擇和抗生素等誘導選擇引起,並非由霧霾引起。

  他說,霧霾中的危害因子主要為化學污染物,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存在不利健康影響,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風險很小。


  耐葯基因是如何產生的?孫宗科介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長期進化選擇的壓力下產生了耐葯基因。細菌在抗生素及重金屬、殺蟲劑等其他物質的選擇作用下,也可以獲得耐藥性。同時,基因在不同細菌之間的遷移也會導致耐藥性的獲得。但是,發現耐葯基因不能等同於發現耐葯菌,更不能等同於發現耐葯致病菌。


  耐葯菌一般不感染人


  哥德堡大學教授研究發現,北京霧霾的空氣中含有平均60多種耐葯基因,其中一種耐葯基因抵抗的是現在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後者被廣泛應用在呼吸系統感染、敗血症等病症上,是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

  孫宗科說,環境中存在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天然耐葯的細菌,這些細菌往往不是致病菌,可經常在空氣中檢測到,一般不會感染人類。


  他說,即使致病菌獲得了耐藥性,一般也不會改變致病能力、產生新的感染類型,最主要的挑戰在於致病菌獲得耐藥性後,讓治療更加困難,臨床抗生素的使用周期減少,研發新抗生素的難度增加。



  嚴格管控抗生素濫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抗菌藥物組副組長肖永紅指出,細菌耐藥性是世界面臨的共同難題,嚴格管控抗生素類藥物的濫用是關鍵。


  哥德堡大學此項研究讓抗生素耐葯成為社會痛點。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認識誤區,例如,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認為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甚至頻繁更換抗生素。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用到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不利於病情好轉,還有可能產生耐藥性。據新華社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抗生素耐葯元兇是霧霾?專家:兩者無關
農科院果樹專家:冰糖心蘋果是一種生理病害!
越南生態專家:不講科學方法的「放生」同等於「殺生」!
此次霧霾攜帶病菌具有傳染性?專家闢謠:因地域而異
養生專家:伴你「美麗人生」的十種美食
生活中超容易發生的「4類食物中毒」,專家教你預防方法!
它是癌細胞的敵人,日本抗癌專家建議把它作為抗癌首選食品!
殺菌、防感染!中醫專家珍藏的天然抗生素名單!請收下
專家教你輕鬆預防霧霾的危害
專家分析:豆腐是抗癌明星 7種吃法養生效用最大化
專家:嚴重霧霾不會對主流防空武器產生影響
非洲蜜罐天生的捕蛇專家,能夠免疫眼鏡蛇毒液
養生專家:這十種黑色食物能強腎補腎
脾胃傷,則百病生!中醫專家教你養脾胃
專家:癌痛是病,規範化治療能有效提升生存質量
美國抗癌專家建議天天要吃的東西,抗癌極強,常吃,癌症遠離你
養生專家:4款防晒食物大比拼
專家:我國麻醉醫生數量遠不夠用
喝蘇打水能抗癌防癌?專家:並無科學依據,多喝或致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