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自然》完成韓春雨實驗調查前,中國科技界有話說

在《自然》完成韓春雨實驗調查前,中國科技界有話說

29日凌晨,《自然—生物技術》發布最新聲明,就此前發表的韓春雨等所著論文《利用NgAgo進行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發表了「編輯部關注」,並發表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或將否定韓春雨原論文所稱的有效編輯內源性基因的這一主要發現。


來自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韓國首爾大學、德國弗萊堡大學和美國梅奧研究生院等研究機構的10位學者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及其同事論文中的實驗。


聲明中稱,對韓春雨的調查將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屆時,他們會向公眾公布最新進展。

在《自然》完成韓春雨實驗調查前,中國科技界有話說



該雜誌表示,此舉以確保讀者知曉Cathomen及同事的論文和另一篇在別處發表的論文所提出的擔憂。聲明稱,已考慮過所有關於韓春雨及同事原著論文的評論。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一篇論文在發表後遭到批評,《自然》都會對各種批評進行審慎和全面的評估,此次也不例外。該雜誌此次發表的論文題為《利用NgAgo未能檢測到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作者Toni Cathomen是德國弗萊堡大學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究所教授。


此次《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三個團隊的實驗結果,他們都設法去重複韓春雨及同事發表在原論文中的結果。這些團隊無一能在任何位點,或在任何高於檢測方法敏感度的條件下觀察到NgAgo所誘發的變異。另外一組作者在《蛋白質與細胞》期刊也報告了類似結果。

《自然—生物技術》表示,將繼續與原論文的作者保持聯繫並為他們提供機會,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調查,屆時會向公眾公布最新進展。


自然雜誌最終做出的結論,對中國科技界意味著什麼?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段偉文認為,這取決於是什麼樣的調查結果。「調查的結果估計是技術性的,如確認該實驗不可重複,原實驗結果可能是假陽性。」他分析,從舉證責任來看,調查方要指證實驗造假比較困難,而被調查者即使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也不太可能會承擔自己無過錯的舉證責任,因此,最多表明被調查者不能自證清白。


他建議,在類似事件中應明確規定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學術界對此可能沒有統一規定,但相關情況可以從日本學者小保方晴子的案件執行細節中去找。」在他看來,如果該雜誌最終做出撤稿決定,受影響較大的可能是科教管理部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皓毅是最早實名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的研究人員之一。「有關這件事情的學術規矩已經很清楚:首先,當事人應積極回應;當事人不作為的情況下,他所在單位、資助單位應負責;這兩者都不作為的時候,雜誌社開始調查,我們科學共同體也發聲了。」王皓毅說,如果在雜誌做出決定前,當事各方依然沒有任何動作,是件很遺憾的事情,這個時候,應有更好的處理機制。

在《自然》完成韓春雨實驗調查前,中國科技界有話說



回顧


韓春雨事件始末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

2016年7月29日,此前曾宣布可以重複韓春雨實驗結果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者蓋坦·布爾焦稱,儘管他和同事在過去的一個月做了多次嘗試,但最終發現:NgAgo無法進行基因編輯。他呼籲《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另外,美國、西班牙等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組編輯結果。


2016年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稱,「已有若干研究者聯繫本刊,表示無法重複這項研究。本刊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作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發表論文的條件之一,作者須將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的實驗流程及時向讀者提供,不可加以不當限制」。


2016年8月8日,韓春雨向非盈利性質粒共享信息庫Addgene提交新版的詳細實驗方法,並補充了4項應當注意的問題。其中包括「NgAgo/gDNA 系統對細胞中胞內菌和支原體感染敏感,在實驗前要仔細確認所使用的細胞株未被污染或污染已被徹底清除」等細節。


2016年8月8日,《自然》雜誌網站發表一篇報道,詳細記述了多國科學家對於韓春雨的NgAgo的爭論。文章指出,來自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的科研人員表示實驗不可重複,另有一些科學家表示曾重複出韓春雨的部分實驗,但還需進一步確認。

2016年10月10日,國內13位知名研究學者實名公開了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無法成功的結果,並呼籲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調查。


2016年10月11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回應13位學者實名宣布無法重複他的NgAgo實驗。他依然認為,別人重複不了,細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


2016年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學就韓春雨實驗結果受質疑作出書面回應稱:已有機構用韓春雨團隊技術實現基因編輯具體信息會適時向社會公布,並懇請社會各界提供和諧寬鬆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給予他們多一點支持、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這樣才更有利於科技進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長。


2016年10月27日,《自然·生物技術》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已經收到了關於這一文章的多個意見,並且已經考慮了或正在謹慎考慮這些意見。該新聞發言人還表示,總的來說,對《自然·生物技術》的批評意見經過同行評議之後,可能會被刊登。


「有一些提交的批評意義如此重大,以至於讓作者或編輯推斷出論文的基本結論是無效的—這種情況下,論文會被撤稿。如果有必要突出和澄清原始論文的問題,來函可能會與撤稿聲明一起刊登。」該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認真對待自己對已發表論文更新的責任,但沒有兩個調查是一樣的,調查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間。讓調查按照應有的程序進行,不預先判斷結果很重要,因為指控可能被證明是基於事實或沒有根據的。」


2016年11月11日,中國南通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子刊《細胞研究》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他們將NgAgo基因技術用於斑馬魚的研究結果。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NgAgo基因技術用於改變斑馬魚的基因fabp11a。結果發現,這可以「敲低」該基因,並因此導致斑馬魚眼部發育缺陷。但是在學術上,「敲低」基因並不等於「編輯」基因,這項研究並沒有發現NgAgo技術有基因編輯功能。研究人員表示,由於研究對象不同,此次研究「不能對此前韓春雨的結論證實或證偽」。


2016年11月15日,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以來信形式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NgAgo的疑問(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由國內外20家實驗室的負責人聯合署名,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等人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的論文結果提出質疑,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NgAgo實驗結果。這篇論文20名論文作者包括此前曾實名發聲無法重複韓春雨的13名中國學者,以及新加入的7名學者。


2016年11月16日,韓春雨回應稱科學論文會用科學論文回應,前一段時間,已經在進行準備,會在雜誌上發表論文。


2016年11月28日,《自然-生物技術》的編輯就論文發表「編輯部關注」,以提醒讀者人們對原論文結果的可重複性存有擔憂。


(此部分摘編自微信號「健言」)


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MIT人工智慧實驗室為無線VR提出新的解決方法
三國際團隊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最遲明年1月底出調查結果
國網福建電力籌建電力風洞實驗室
人類基因曾經被篡改過?基因專家這一實驗讓人類傻眼
10 外國學者聯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

TAG:實驗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際團隊重複韓春雨實驗失敗,《自然-生物技術》稱1月結束調查
日本間諜究竟是何方神聖,竟然連美國聯邦調查局都無法查明
真實調查數據表明,中國男人在世界上最受歡迎,尤其是日本
三國際團隊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最遲明年1月底出調查結果
要變天,韓國軍方欲對文在寅進行彈劾調查
德國公司推出調查報告,全球形象最佳國家為美國
中國古玩近年市場調查與前景
文在寅被批「叛國」,韓軍方聯合韓檢方開始對其調查,稱要調查到底
泰國前總理英拉逃出泰國,調查發現祖籍竟然是廣東人!
外媒調查顯示:美國正失去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九月份手機滿意度調查顯示,華為僅次於蘋果成為為國內的「領頭羊」確實有實力
獨家調查:《中國詩詞大會》成為網紅,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春天真來了?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正在演講,從電視里聽到自己被解僱了
英國調查:中國大陸民眾對國家發展道路最有信心
皇馬球迷看過來!填調查問卷,為吾皇中國行蓄力
《奇葩說》是我的一次社會調查
日本綜藝節目調查中國學生,看到結果,我驕傲
作為報復,俄羅斯決定調查美國登月真相
在美國調查出美國人最討厭的常用辭彙之後,中國的網民也沒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