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40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40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40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作者:李曉潤


白居易雖然比元稹大七歲,但是做的都是翰林學士之類的閑官。他不甘心風頭再次被元稹掩蓋,和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元稹隨後也加入進來。白居易的《與元九書》是新樂府運動的宣言,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新樂府詩歌的代表作是白居易的《繚綾》、《紅線毯》、《輕肥》、《上陽人》、《井底引銀瓶》、《新豐折臂翁》以及元稹的《夫遠征》、張籍的《塞下曲》、王建的《渡遼水》。白居易因為毫不掩飾地攻擊權貴的荒淫無恥,以致「執政柄者扼腕」,「握軍要者切齒」。


韓愈和柳宗元領導的古文運動偏重於形式上的改良,新樂府運動則偏重於內容上的革新,「率皆即事名篇,無復依傍」。新樂府詩歌上承杜甫的《兵車行》、《麗人行》、《悲陳陶》、《哀江頭》,下啟晚唐詩人聶夷中的《公子行》以及杜荀鶴的《山中寡婦》、《亂後逢村叟》。中唐以韋應物、劉長卿等人為首的閑適詩派逃避現實,新樂府運動一定程度上矯正了這種偏離。


元和五年元稹被調回長安,途經華州敷水驛住進驛館上廳。宦官仇士良、劉士元等人隨後來到,要求元稹讓出總統套間。元稹據理力爭。仇士良破口大罵。元稹上去就打,不料保衛這些太監的都是大內高手,元稹反而被制服。劉士元用馬鞭抽打元稹,並把他趕出上廳。

這事後來鬧到朝廷,唐憲宗偏袒死太監,以「元稹輕樹威,失憲臣體」為由,把他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


元稹雖遭貶滴,卻因此聲名大振。朝中正直之士紛紛為他抱不平,翰林學士李絳、崔群當面向憲宗陳情。翰林學士白居易更是「累疏切諫」。當時遠在朗州貶所的劉禹錫特意給他寄去文石枕。


可是經過這次打擊,元稹本人的心態卻發生變化,開始討好宦官崔潭峻。元和九年嚴綬奉命討伐淮西叛軍,監軍崔潭峻表奏元稹隨行。回到長安後元稹躊躇滿志,不料朝廷卻突然宣布他和劉禹錫、柳宗元一同被放逐遠州。元稹出任通州司馬。通州就是現在的四川達州。


他在通州完成了當時與《長恨歌》齊名的《連昌宮詞》,和白居易寫了很多酬唱之作。


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書呼籲緝拿暗殺武元衡、裴度的刺客被請出朝廷。元稹聞訊寫了《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在九江其實過得還不錯,經常住在避暑勝地廬山。《大林寺桃花》是他遊山玩水的見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另一首不朽名作《琵琶行》也是在江州完成。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相比《長恨歌》,這首《琵琶行》有他自己的人生際遇,所以情感更真摯。因為白居易寫作《長恨歌》、《琵琶行》以及新樂府,蘇東坡發出著名評論「郊寒島瘦,元輕白俗」。這裡的俗不是庸俗而是通俗。


白居易寫作《琵琶行》的時候剛剛四十齣頭,也就是說他在此時已經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兩首長詩。此後的三十年,白居易開始時來運轉,他的詩藝越來越圓熟簡練,卻再也沒有寫出《長恨歌》、《琵琶行》這樣才華橫溢的詩篇。


裴度帶兵平定淮西吳元濟是元和中興的重要標誌。不但韓愈開始平步青雲,元稹和白居易也跟著柳暗花明。元稹元和十三年代理通州刺史,白居易改忠州刺史。隨後兩人相繼回京。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後,因宰相段文昌之薦,元稹做了祠部郎中、知制誥,數月後晉陞


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與翰林院同僚李德裕、李紳俱以學識才藝聞名,時稱「三勘。不過因為他的身後一直有宦官崔潭峻的身影,所以為朝臣所輕。這天中書省同僚一起吃瓜,武儒衡一面揮扇驅蠅,一面指桑罵槐諷刺元穡元稹臉紅耳赤,強忍著沒有再次出拳。


名相裴度也對元稹反感。尤其是元稹拜相之後,和裴度平起平坐,兩人矛盾更深。裴度彈劾過元穡覬覦宰相之位的李逢吉與宦官勾結,派人誣告元稹謀刺裴度。真相大白後裴度和元稹同時罷相,元稹下放同州做刺史。這一次元稹只在相位上停留了三個月。


元稹深切懷念愛妻韋叢的三首《遣悲懷》很可能寫在做宰相期間。位極人臣的元稹回想起昨日種種,深悔自己對不住韋叢。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第一首說韋叢是韋夏卿最痛愛的小女兒,嫁給自己後沒過上好日子。當年窮得為了買酒典當她的金釵,如今已經榮華富貴,卻只能為九泉之下的愛人祭奠悲哀。第二首說韋叢生前和他開玩笑她會先走,沒想到這一天真的來到。第三首說韋叢嫁給他後一直跟他受苦,自己只能用終夜無眠作為回報。


白居易作為元稹好友,同時又和裴度關係不錯,所以左右為難,乾脆在長慶二年請求外放,做了杭州刺史。在杭州西湖修築白堤,寫下《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長慶三年,元稹調任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兩個好朋友在浙江相聚。可是白居易隨即調任蘇州刺史。


文宗大和元年,白居易拜秘書監,隨後升為刑部侍郎。


大和三年元稹為尚書左丞,可是政敵李宗閔恰在此時拜相,元稹又受到排擠,次年出為武昌軍節度使。同年白居易開始在洛陽定居。


大和五年53歲的元稹病逝。白居易為其撰寫了墓誌。


除了那些使他成為古今第一悼亡詩人的作品和《連昌宮詞》,元稹還寫過幾首好詩,比如《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還有《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是唐朝形象最差的詩人之一。他對妻子韋叢深情款款,卻對情人鶯鶯始亂終棄。他早年不畏強權,晚年卻交接宦官。傳說李賀因為諷刺元稹明經出身遭到元稹壓制,元稹認為李賀父親李晉肅的名字和進士同音,所以李賀考進士違反禮制。張祜年輕時盛氣凌人,在某個場合得罪了尚未成名的元稹,後來令狐楚推薦張祜做官,元稹對皇帝說「張祜雕蟲小巧,壯夫不為。若獎激太過,恐變陛下風教」,致使張祜一生沉淪。


偶爾一件壞事和你有關,你可以說有人惡意中傷。如果經常被人飛短流長,那你肯定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元稹去世後,白居易深受打擊。此後他做過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官,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此後他一直在洛陽花天酒地,是自古以來下場最好的詩人之一。白居易晚年的生活悠閑,他的《問劉十九》可以證明。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會昌四年,白居易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通行。他在七十五歲病逝,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他撰寫墓志銘。


白居易是唐朝最勤奮的詩人,現存詩文三千六百多篇。他有很多詩歌膾炙人口,但也有很多詩歌未經雕琢。他的《暮江吟》經常被人提到。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他也寫過《宮詞》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紅顏未老恩先斷」媲美王昌齡的「夢見君王覺後疑」,這是古代宮詞最沉痛也最真切的詩篇,相信無數虛度光陰的宮廷女子看到這樣的詩詞都會泣不成聲。


白居易也是最早的詞人之一。他的《憶江南》是最好的江南讚美詩,使我從小就下決心要去蘇杭定居。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他還寫過《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元和二年中進士,做過主客郎中,是唐傳奇《李娃傳》的作者。白居易還有個堂弟白敏中也在李德裕推薦下做過翰林學士知制誥,唐宣宗時拜相,恩將仇報排擠李德裕,為時論所非。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李賀馬詩23首淺釋(上)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20
千古最凄美的絕唱,句句催人淚
唐詩經典之《柳宗元·漁翁》賞析
唐詩經典之《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賞析

TAG:古詩文賞析 |

您可能感興趣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20
詩詞史話 宋詞演義:最好看的古典詩詞解讀12
為何說《三國演義》不是史詩而只是演義
《觀復貓演義》第149話|「非」誰莫屬
揭:《隋唐演義》中英雄的歷史原型
隋唐演義到底虛構了多少東西?三分鐘讀懂《隋唐不演義》
話隋唐97|被小說演義美化的隋唐人物,真相太毀形象了
揭秘:94版《三國演義》中的這句歌詞究竟錯了沒?
《三國演義》最精闢的10句話,背後有什麼故事?
隋唐演義李元霸殺宇文成都的真相
《觀復貓演義》第159話|郎騎竹馬來
《觀復貓演義》第153話|胖喵養成記
只聽說過隋唐演義,可曾知東漢演義?東漢群雄不比隋唐差
從《三國演義》到個人英雄主義/雲佳語文
演義趣聞:詩聖杜甫也要借諸葛亮漲粉
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殷郊
《觀復貓演義》第150話|熊家長
演義趣聞:李少翁獻天書被漢武帝斬首
為何《隋唐演義》的地位遠遜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更是沒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