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點擊播放 GIF/2046K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東方朔有篇文章叫《非有先生論》,記載了一個「非有先生」和吳王的對話。


非有先生在吳國做官多年,卻一直沉默無語。最後吳王忍不住了,就去找非有先生。非有先生列舉了古代幾個有名的忠臣的例子,像比干、關龍逢、伯夷、叔齊等等,表明自己不是不說話,是實在不敢說呀!然後又列舉了伊尹輔佐周文王成就大業的故事,暗示吳王要像周文王學習,而不是像桀紂那樣做一個只聽讒言的昏君。於是吳王從此之後「舉賢才,布德惠,施仁義,賞有功,躬親節儉,減後宮之費,損車馬之用,放鄭聲,遠佞人,省庖廚,去侈靡,卑宮館,壞苑囿,填池塹。」勵精圖治,終於實現了「海內晏然,天下大治」的景象。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所謂「非有先生」只是一個託名,非有先生這一番言論,其實是東方朔本人的政治抱負。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表面上,東方朔把朝廷金馬門當作是他的隱棲之地,不即不離,幽默滑稽,依違順世。在《史記》中也被列在了《滑稽列傳》中,但實際上,東方朔只是在用這種方式,即能保全自身,又能一伸政治主張。就好像這篇文章中的「非有先生」,通過種種舉例、對比,只為最後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古往今來入世為官者大都淪為兩個極端,要麼曲學阿世,為保全性命榮華而碌碌一生。要麼直言勸諫,龍顏大怒並未換得伸展抱負的機會,最後以當世的凄涼留下後世清名。與其這樣,不如學學東方朔,不如學學他筆下的「非有先生」。要知道,良藥未必苦口,這樣看你怎麼喝;忠言也未必逆耳,這要看你怎麼說。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了元和尚」就是為我們所熟悉的佛印禪師,他和蘇東坡的很多故事頗為人們所傳誦。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有這樣一則故事:


蘇東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禪師打坐參禪,蘇東坡覺得身心通暢,於是問禪師道:「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好莊嚴,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佛印禪師接著問蘇東坡道:「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蘇東坡從來不放過嘲弄禪師的機會,馬上回答說:「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禪師被自己喻為牛糞,竟無以為答,蘇東坡心中以為贏了佛印禪師。


消息傳到他妹妹蘇小妹的耳中,她聽了蘇東坡得意的敘述之後,正色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禪師才像牛糞!」


蘇東坡啞然,方知自己禪功不及佛印禪師。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佛印就是這樣,看似毫無規矩,自由洒脫,但其實是真正了悟了禪宗法門的真諦。所謂心中有佛佛即生,心中無佛佛即滅。無論是入世還是出世,都只是一種外表的形式而已。其本質則是心無掛礙、無執無住、寂而不動、感而遂通。只要能夠做到心不牽纏,便是真正 的出家了。自由自在的時候,哪裡有什麼出、入的概念呢!即便出世,也當如佛印禪師一般。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法度也好、規矩也罷,都是一種用來約束人心的工具。然而佛家講不著於相,如果真能像非有先生、了元和尚這樣,看透事物的本質,就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那又何必牢牢守住規矩不放呢?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入世學「非有先生」,出世學「了元和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朋友?
余世存:學習的至上價值
執念,不如淡忘
把一壺老酒,訴幾句鄉愁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出世是為了更好的入世,入世是為了更好的出世
積極入世,超然出世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能人取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
能人取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
最值得交往的3種人:入世的強者,出世的智者,陽光的普通人
科學家用硅元素堆出世界上最小的「雪人」
值得交往的3種人:入世的強者,出世的智者,陽光的普通人
用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
值得交往的三種人:入世的強者,出世的智者,陽光的普通人
宗教比較:出世與入世
能人取世 高人出世 達人玩世
我們學佛的目標不是出家,而是出世
值得交往的三種人:入世的強者,出世的智者,陽光的普通人。
以入世的法門,做出世的功德
中國廚師炸出世界最長油條破世界紀錄,網友:實在是無聊透了
中西園林的「出世」與「入世」
出世入世的兩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