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人生是飽滿的,立體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浪費,都有自己特別的意義,別用「無用」來衡量孩子的教育,你永遠也不知道它會在人生的哪個關鍵時刻幫孩子一把。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不必非做一個有用的人,但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太多的人直奔「有用」而去,那活法不夠好。去學習那些無用的知識,去擁有一顆豐富的心靈,去觸碰、感知、體味、享受生命中那些繽紛有趣的色彩,做一個靈魂豐滿的孩子,讓孩子的人生旅途邁步穩健、行路長遠。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1、老師說,看那些「沒用」!

七歲的小侄女背起小書包,入了小學。終日看她在寫字桌前忙碌,書桌上堆滿了《小學生每日必備單詞》、《數學新課標叢書》。這麼一個稚嫩的小孩子,每天埋頭在一張大大的書桌前吭哧吭哧的用功,這景象著實有些滑稽和讓人心疼。我湊上前去,發現書桌上無一例外是教輔書,我便問她,「我給你買的《經典兒童文學》去哪裡了?」


她奮筆疾書,頭也不抬,甩給我一句話:


老師說那種書沒用,要抓緊時間學點有用的。


我的手一抖,不太敢相信這話出自一個七歲孩子的口中。我的七歲,還在《綠野仙蹤》、《格林童話》的課外書中暢遊,而未曾體驗過世界什麼樣的小女孩,如何能夠老練的判斷什麼知識對她有用還是無用?


星期一,我順路送她到小學門口,各種英語班、奧數班、作文班在那裡安營紮寨,地堆員忙不迭的往我手裡塞傳單,說的天花亂墜「學了就有用,上了就漲分!」我彷彿陷身於一場急功近利的教育狂歡,望著小侄女背著沉重的書包走進學校,竟然無言以對。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2、無用的知識會關鍵時刻幫你一把


三年前的我,曾是一枚圖書小編,去書店做市場調查的時候挨個詢問家長:您給孩子買這本書的理由是什麼?


家長的回答如同考卷印製的標準答案:「有用」!家長問我,看了你們的書,我的孩子能多認字嗎?能會算數嗎?能考第一名嗎?

從那時起,我領教了中國父母對教育的「有用論」態度。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沒用的。背唐詩是有用的,看小人書是沒用的。上補習班就是有用的,過家家是沒用的。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是沒用的。所有考不了級、不能拿證、沒有加分、不算特長、無助於考重點的,家長都振振有詞:「學這個,有用嗎?」


在中國父母的認知里,連讀書都被劃分為有用和無用。升學求職、教輔應試、成功經驗,這些「有用」的書,常年佔據著孩子的書包和書店的暢銷榜。在堆積如山的教輔書中一路衝殺的孩子們,卻無法確知,究竟是從「有用」的教輔課程中受益,還是從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中獲得人生的益處?


喬布斯曾談到,他從斯坦福大學輟學,放棄了自己的「有用」專業去聽美術課,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怎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這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和「浪費時間」的舉動,在他十年後設計第一台Macintosh時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喬布斯說:「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課,蘋果電腦就不會有這麼漂亮的字體。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哪怕別人說這些知識「沒用」。

20世紀偉大的美學家宗白華,曾這樣介紹他立志成為美學家的心路歷程:


我小時候雖然好玩耍,不念書,但對於山水風景的酷愛是發乎自然的。天空的白雲和復成橋畔的垂柳,是我孩時最親密的伴侶。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上看天上白雲的變幻,心裡浮著幼稚的幻想。雲的許多不同的形象動態,是我童心裡獨自玩耍的對象。


放著好好的斯坦福不讀,學勞什子美術字體;有用的唐詩不背,天天對著白雲垂柳發獃,連這是徹頭徹尾的「無用」吧?可偏偏這樣的無用,造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美學家、一家偉大的公司。


人生是飽滿的,立體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浪費,都有自己特別的意義,別用「無用」來衡量孩子的教育,你永遠也不知道它會在人生的哪個關鍵時刻幫孩子一把。

教育最大的失敗,往往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3、教育沒有絕對的「徒勞無功」


中國父母所說的教育「有用」,多指的是立竿見影式的馬上有用。衡量知識的尺度,是以分數、考級和升學為標準,有助於此則有用,無助於考試則無用。八個字形容我們當下的教育: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曾對畢業二十年的校友做過調查,他發現:老校友更後悔當時沒有更多地去學那些看上去「無用」、但後來很有用的課,比如一些人文、藝術、社會科學類。而當時所謂「有用實際」的課,隨著時間沖刷變得如此無用。對於人生而言,「有用」的東西,可能只是暫時有用,以後一生無用;「沒用」則可能是暫時沒用,以後終身有用。


如果你想培養一位循規蹈矩、沒有獨立性的孩子,可以讓他學眼前的「有用」文章、做有用的習題,如果你是一位眼光夠長遠的父母,會讓孩子讀無用的書,做無用的事,花無用的時間,耗無用的精力,因為人生最長遠的目標,都在於那些不被功利衡量的無用。


比如,在孩子幾歲時,帶他去旅行,去感受,去閱讀,去全身心的觸摸、聽、爬、玩、感受這個世界。


在孩子十幾歲時,讓他去感受所有跟藝術、美與普世價值有關的東西。給他聽一些好的音樂,讓他沉默安詳;讀一些經典的好書,讓他體驗情感的深邃和想像的博大。


如果有可能,不必非做一個有用的人,但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太多的人直奔「有用」而去,那活法不夠好。去學習那些無用的知識,去擁有一顆豐富的心靈,去觸碰、感知、體味、享受生命中那些繽紛有趣的色彩,做一個靈魂豐滿的孩子,讓孩子的人生旅途邁步穩健、行路長遠。


什麼有用,我學什麼。用著哪個東西就學哪個東西。太多的成年人把學習當成看實用手冊。這種學習,就像家裡買了一台錄像機,只要學會按哪一個按鈕就行了。能使用就可以了。這就是過於實用主義。


一個人本著過於實用主義的學習態度去學習,他會把這種觀念自然地傳達給孩子。一次,一個家長把他的孩子帶來向我諮詢。


那個初中的男孩和我有一段對話:


「董老師,你是老師,你說,學平面幾何,解析幾何有什麼用?學函數有什麼用?」


我問:「誰給你傳遞這種觀念呢?誰告訴你學函數要上社會上去用呢?誰告訴你的?」


「我們老師說的。將來這些社會上用不上。學古文幹什麼?誰說話之乎者也呀?」


我說:「你說幹什麼?」


「老師說,必須學。」


「那你說一點用也沒有?」


「沒用!」


多可怕的一個觀念,學初中課程要到社會上用?現在,我們沒聽人說:「多乎哉,不多也!」這是過去人的語言,現在沒人說,這是不錯。什麼叫舶來品?什麼叫中國人的傳統?什麼叫修養?什麼叫人生的事?如果把過於實用主義的思想傳遞給孩子,不論是你傳遞的,還是你身邊的人傳遞的,還是你思維里的,這都是非常有害的。學習不像看說明書那麼簡單,那樣不能從心靈深處去改變人。


也許,你只是想學點方法,過於實用主義。最後,此種教導之下的結果,肯定是小實用主義者。他不會有真正高尚的人格,不會有真正大度的心胸。


所以,我對那個男孩說:「你要是想當大商人,就得到哈佛大學商學院。哈佛商學院畢業了,年薪60萬美元。孩子你要是真有這本事,你就可以那樣做;你要是想當個小商人,現在就可以上街擺地攤了。你用不著去學什麼數學、物理、化學。當個街頭小販子,擺個攤,你已經足夠精細的了。1+3=4,十年前就會了,用不著學了。」


這麼一說,這個孩子有點想通了。


這裡的關鍵是你怎麼引導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歸根結底,是我們學習的思想過於實用主義。我相信:實用主義思想來自於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學習就是我馬上能用,這是教育人的人真實的想法。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學校里學的東西要是能化作你的生命,你會這樣理解嗎?我們理解了,形成我們的觀念以後,他才能真正有他的生命,才能真正有用。


同樣的一個家長課程,大家想是很好講授的,我們總以為可以拿回去自己開班授課。到頭來,真的行嗎?你真的能生動活潑地講出來嗎?可我把它融為自己的生活,我無限樂趣地去做。許多時候,依葫蘆畫瓢是不行的。關鍵在於領悟到其中的真諦,這是你手中一把無形的鑰匙,它開啟著一扇孩子心靈的大門。


成年人學習過於實用主義。我們是沒有辦法來平心靜氣地來思考一些問題。思考意義、思考觀念,骨子裡覺得這都沒用。


長春西五馬路有一家快餐廳。嚴格來說,那是一個餅屋。餅屋主人是吉林省吉劇團的一個名角,姓歐陽。70歲的歐陽退休了,也不唱吉劇了。夫妻二人開了這爿小店,烙起了薄餅。媳婦收錢,丈夫烙餅。因為是名角,所以,小店裡滿牆都貼著餅屋主人當年的照片。小店生意很好,因為歐陽烙的薄餅又薄又香,特色十足。招徠很多客人。可有意思的是,夫妻之間,兩個人幾乎是打了一輩子仗。


一天,我們找了個靠角的地方,在小店裡吃餅聊天。當時,媳婦招待客人招待好好的,也不知為什麼,夫妻就拌開了嘴。這個小店,歐陽是頭,因為他是名人!他烙著餅。媳婦生氣了:「你以為這是舞台呀?」


聽著,歐陽妻子的話,大家都被逗樂了。


這是一個生活中的平凡的幽默。歐陽是小屋的主人,是個名角。「你以為這是舞台呀?」有它的弦外之音。舞台上,他是主角,生活里是這樣嗎?小店裡也是主角?什麼都是你說了算呀!


我們很多人認為理論是理論,生活是生活。其實並非如此。我們所說的理論是從生活中來的,就是生活。在歐陽的妻子看來,現實生活和舞台是完全分開的。他們倆一定是幹了一輩子的仗。妻子是一個小市民,她心中的理論是這樣的,和我們太多的人一樣。歐陽是娛樂圈中人,浪漫如戲。一個非常實際,一個過於浪漫。當一個人過於實用時,他就不能考慮到事情的深刻思想。不能舉一反三。此人身上的事到了彼人身上,你就找不出,就不會了。實際上的問題在於此。


END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吳冠中語錄:我有兩個觀眾,一是西方的大師,二是中國老百姓
為人母的林徽因,是如何教養子女的
錢穆:所謂做人,是指如何做一個「文化人」
曾國藩:用人貴在將將
中國古代識人之法,神准得令人驚嘆!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在於學的東西太「有用」!
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學的東西太「有用」!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父母的脾氣
教育是個壞東西還是個好東西?過程和結果都幸福的教育中國有沒有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
教育的最大死敵 就是父母的脾氣
可怕的教育,這才是中國未來最值得警惕的東西!
教育的最大死敵,竟是媽媽的脾氣
最糟糕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逼
最貴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嗎?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亞洲最小國:經濟最不發達,但教育免費,還是旅遊勝地
教育的最后,拼的都是父母的这几种态度!
深度|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幸,在於不敬畏老師!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