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公元前307年,拒絕眼前苟且、熱愛詩與遠方的趙武靈王遊歷幾年塞北,終於回家了,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了解趙國,了解胡人。


因此,在他回來後的第一天,就在趙國的陪都信都的信宮(今河北邢台)舉行了盛大的朝會,並召見擁有白狄肥族血統的重臣肥義,兩人密談了足足五天五夜,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說了些什麼。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這個答案很快揭曉了,第六天,信宮內朝臣畢集,大家都眼巴巴的看著這位成天在外瘋跑不著家的問題大王,不知道他這次突然回朝又如此大張旗鼓,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麼葯?


趙武靈王開始發表他的長篇大論,也是他數年深入胡人部落,辛苦調研出來的偉大成果:「我先王因世之變,得主此千里之地!然今中山在我腹心,外有三胡、強秦虎視眈眈,趙若無強兵,社稷危亡,只在旦夕矣!」


群臣們點頭,嗯,嗯,這咱早都知道,你說點兒重點行不行!

「所以……」趙武靈王看了看大家,一字一句的說道:「寡人決定,舉國胡服,騎射強兵!」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晴天霹靂!要我們這些堂堂華夏子孫,去穿那些野蠻胡人的衣服,您老沒發燒吧!


就在大傢伙集體石化的時候,一個叫樓緩的大臣站了出來說,說了一個字,也是極重要的一個字:「善。」(樓緩出身於三胡中的樓煩,也擁有胡人血統,自然支持)

可其它大臣們一回過神來,卻開始異口同聲地唱反調:「不可不可,千萬不可!!自古以來,只有用夏變夷,哪有夏變於夷的!此乃亡國亡種之策,切切不可行之。」 總之一句話,不穿不穿,說啥也不穿,死也不穿!


趙武靈王求助的望向肥義,希望他出面支持自己。可是肥義什麼話也沒說,只是跟自己眨了眨眼睛,又用手按了按,似乎要他稍安勿躁。


武靈王很想衝下去揍他一頓。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現在沒辦法了,反彈這麼大,這事情也只有暫且擱一擱了,趙武靈王回到邯鄲,唉聲嘆氣,每天閑極無聊,又煩又悶,幹啥都沒勁! ——這些老學究們的思想還真是古板哪!寡人可覺得胡服挺好的,這樣就可以騎馬打仗了!我討厭坐車,一點兒不颯!


這時候,肥義來了,他是來給武靈王出主意的,這些天來,他也思考了很多。


趙武靈王跟他抱怨:」「先祖趙簡子、趙襄子創此基業,乃欲我趙氏計胡、翟之利也。今胡服騎射以強兵,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盡百姓之勞,正是上善之策。可惜自古天才多寂寞,所謂『有高世之功者,負遺俗之累』也;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老肥哥啊老肥哥,你說寡人奈若何?」


老肥挺著滿腹經綸的肥肚子,表示:「臣聽說過一句話:走自己的路,穿別人的鞋,讓別人鬱悶去吧!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國,非追求娛樂,而欲宣德而立功也!愚者目光短淺,智者高瞻遠矚,聖人都如此,而王何疑焉?」

老肥一語點醒夢中人,是啊,就連上古聖王堯舜禹湯們都不在乎衣服形制,不怕世人的嘲笑,而與蠻夷共舞,我們這些俗人又何必糾結於這些繁禮多儀、夷夏之防呢?這豈不是太可笑了嗎?


趙武靈王只覺得天空中一道耀眼的閃光燈直直的打在自己身上,明媚而溫暖,霎那間,已經淚流滿面。他擦了擦臉上滑落的眼淚,目光如炯:「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笑我,我也要胡服,我也要建功!!


好一句振聾發聵的千古名言!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這一刻,我突然覺得隨波逐流的我們,在敢為天下先的趙武靈王的面前,瞬間變得非常渺小,小到如一粒塵埃,飄飄散散,無地自容。


大家看到這裡,或許覺得有些奇怪,趙武靈王為何定要「胡服」,大臣們又為何如此抵觸?不就是換種衣服穿嗎?怎麼就牽涉到國家與民族危亡了,真的有那麼誇張嗎?真的有那麼誇張。


就連七雄中受戎狄侵擾最多的燕國與戎狄化程度最高的秦國也都不敢舉國胡服,而只是在軍隊之中稍稍試行而已。而趙武靈王卻想要教化全民胡服以實行全民軍國主義,還要貴族帶頭,這步子邁的未免也太大了些。


所以,除了擁有胡人血統的樓緩肥義等人,趙國的高層與公族沒有一個想胡服的,而其中最反對的那個人,當然是我們的趙叔叔,國際名模公子成。


公子成鬱悶哪,其實他前幾天還約了幾個趙國公族,一起商量著要寫一個提案,讓代郡邊陲胡化較重的地區全體強制穿著漢服,以推廣華夏周禮,不料趙武靈王竟提前搞出這麼一招幺蛾子出來,著實讓人措手不及。 但事已至此,公子成也有招,那就是稱病在家不去上朝,同時也號召全體趙國公族請假不上朝。哈哈,看你趙雍一個光桿司令,怎麼實行你的胡服令!


所以趙武靈王和肥義商量,現在只能跑去跟公子成正面對決了,只要搞定了他,其它人就好辦多了。俗話說「烈女怕纏郎」,我就是死纏爛打,也要把這塊硬骨頭,纏成軟腳蝦來!


於是趙武靈王挑了一個大晚上,特意跑到老叔家去作政治思想工作,說:「老叔啊你聽我言……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禮者,所以便事也。聖人觀俗而順宜,因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國也。故禮服各地不同,可為了使用之便利乃一致也。地不同而使用有變,事有異而禮制可更改。是以聖人果可以利其國,方法不必一致;果可以便其事,禮制不必相同。儒者一師而俗異,中原同禮而教離,何況乃為山谷之便利乎?故進退取捨之變,智者亦不能一致;遠近各地之服飾,聖賢亦不能使之相同。這正是窮鄉僻壤之風俗卻多怪異,學識淺陋之腐儒卻多詭辯!今叔父所言者乃世俗之見也!」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公子成聽的一愣一愣——說啥,禮儀與服裝無所謂,只要利國利民穿啥都行!這是什麼狗屁聖賢理論?簡直離經叛道至極!還說我是學識淺陋的腐儒,真氣死我也——於是裝模作樣的長嘆一口氣,搖頭晃腦講起大道理來:「臣聞中國者,智者賢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遠方異族之所觀赴也,戎狄蠻夷之所效法也。今王舍中國文華而襲胡人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遠離中國,將何以面對華夏諸族?臣願國君三思而圖之也。」


這意思,就是說中國是禮樂之邦,一向以禮樂來讓蠻夷臣服。改穿胡服,違背了先聖的教誨,破壞了中原文化禮儀,有損民族尊嚴。總之一句話,不穿不穿,就是不穿!


沒辦法,面對這樣的老頑固,趙武靈王只好接著給他灌輸先進思想,用國家危亡的大義來使其就範:「今吾國東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黨,東有燕、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此強敵環繞之際,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也,望公叔三思。」


話說到這裡,公子成的心裡稍稍有些鬆動了。是啊,如果國家都亡了,那我所有的權力地位也全都沒了,那這些國際名模的虛名又有什麼意思呢?


趙武靈王見公子成若有所思,知道自己套路對了,於是加把勁勸道:「先時,中山倚仗齊之強兵,侵暴吾地,擄掠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幾於不守也,先君實恥之。故寡人慾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公叔拘泥於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中山之恥,非先君及寡人之所望也!」


看來,趙武靈王之大計劃,非徒在陸軍也,而猶在水師。一面廣舟楫之利,一面采騎射之長,此其政策之全體也。佩服佩服。


公子成真的好想去睡覺不再聽大侄子給他洗腦,然而大侄子的話似乎句句在理,且又把先君提出來壓自己,這實在讓自己沒辦法回嘴呀!


趙武靈王見老叔還是不說話,心裡一橫,想:「這個老頑固,看來我今天就得跟他耗在這裡了,不說服他就不睡覺了我!」


「老叔啊……禮法制度,人定之也;時事變,禮法制度亦隨之而變。吳越之人斷髮紋身,錯臂左衽,黑齒穿胸,巢居鼻飲,可吳越卻以東南小國相繼稱霸中原,正因其民風古樸強悍、水戰便利!觀我趙國,強敵環繞,虎狼窺探,而舉國之民寬袍大袖,文質彬彬,再若如此,祖宗社稷恐斷送於你我之手,所有趙氏子孫,皆死無葬身之地矣!」


趙武靈王說的很清楚了,衣服說白了還是為了便利,像中原人從事農耕,穿漢服問題不大,吳越人則是航海民族,如果也寬袍大袖、長發飄飄,峨冠博帶,出海或水戰時萬一掉到水裡,那麼多牽絆那是找死的節奏啊!所以中國人的航海技術與規模才一直落後於西方。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再舉個例子。我們中原漢服從沒有短袖,那是因為古代沒有溫室效應,中原地區夏天氣候比較涼爽(南方還是比較熱的),而不是他們真的比我們耐熱。人都要熱死了,還管衣服穿什麼!


所以,如果吳越人和戎狄人都寬袍大袖,那他們也不要打漁也不要騎馬了,更別說與中原大國爭雄了,就等著被華夏諸侯踏扁吧!


公子成徹底崩潰了,這個看上去威武粗豪的侄兒,沒想到竟然如此擅辯,好,我說不過你,我怕了你了,我投降!!於是他大哭著跪倒在地,說:「臣愚,不達於王之義,敢道世俗之聞,臣之罪也。今王將繼先君之志,臣敢不聽命乎!」


趙武靈王大喜,好個老頑固,終於被我說哭了啊你,寡人的雄辯天下無敵,可是你能招架的?於是他趁熱打鐵,拿出一套公子成從前打死也不穿的「胡服」,說:「乖,明天穿著它和寡人一起上朝!」


公子成呆如泥塑,腦袋當機成一片雪花,許久無法正常啟動。


趙武靈王滿意地走了,孤燈下,夜色如冰,公子成捧著那件「御賜胡服」,欲哭無淚,天哪,明天我就要拋棄我的華衣,穿上這件難看死的「喪服」被人笑話了,我的命好苦哇……


公子成此人,是個典型的保守派死硬分子,他雖然表面上裝作被趙武靈王說服了,其實心底還是想阻擾這件事兒,只是事以至此,他自己是不能出面了,怎麼辦,派小弟吧!


如此,趙國四大辯(ming)士(mo)趙文、趙造、周袑、趙俊出馬了,他們乃是公子成座下四大高手,均有口若懸河之才,舌璨蓮花之能。公子成想,我一個人說不過你,那就派他們四個人一起上。我就不信了,你再能說,一張嘴能斗的過我四張嘴?


況且,四人之中,趙文、趙造、趙俊都是趙氏公族中威望甚重的老爺子,那周袑也是周王室的後人兼周禮權威學者。再怎樣,趙武靈王還會給他們幾分薄面吧!


次日清晨,趙國的朝堂上劍拔弩張,凝重的氣氛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公子成穿著胡服躲在一角,既羞惱,又尷尬,又緊張,卻還有一點小興奮呢! 他清楚的明白,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辯論就要展開了,朝政的走向,就決於此役。


正這時,殿外突然一陣喧嘩,所有人的目光,凝結了。 只見趙武靈王身著勁裝,腳踏馬靴,胯騎一匹雄駿異常的高頭大馬,賓士在邯鄲街頭,四蹄踏雪,宛如天人。


好帥的人,好帥的馬! 這馬就是天下聞名的代地之馬了,草原上產的駿馬,果然不同凡響。 而寶馬配上英雄,更是令人神往,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騎馬的名將,趙武靈王的帥氣在當時也算得上是驚世駭俗了。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這才是真正的世間英豪嘛,所有邯鄲的少女,今夜恐怕要睡不著覺了。 趙武靈王用事實證明,華服有華服的漂亮,胡服有胡服的瀟洒,關鍵還是要人長的帥。


公子成心中一凜,不好,氣勢上就首先輸了大侄子一截,這一場嘴仗,自己這邊兒恐怕要輸。


趙武靈王瀟洒的下馬,震鞭,揚靴,一步步,咚咚的走上台階,胡帽上的金璫叮叮作響,更添幾分威勢。這種新奇的帽子就是趙武靈王改裝胡帽而發明的「貂蟬冠」,其頂飾金蟬,前插貂尾,冠帽造型如簸箕,,既時尚又可禦寒,騎馬打仗最為實用。後來,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兒子趙惠文王,也將此冠穿給了他,從此成為趙國定製王冠,與六國皆不同,所以又稱"趙惠文冠"。


趙武靈王站定,二話不說開始宣讀「胡服騎射令」,之後,環視群臣,不怒而威。


公子成一使眼色,四大辯士壯著膽子,開始朝趙武靈王輪番轟炸——什麼「孔夫子對於披髮左衽之兢兢戰戰尚且言猶在耳。」什麼「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也。」什麼「管子云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什麼「孟子云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什麼「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亂民。是以蒞國者不襲奇辟之服,中國不近蠻夷之行也。」什麼「衣服有常,禮之制也;先聖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乃變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也。」——四個老夫子引經據典,之乎者也,大道理一個接著一個,簡直比《大話西遊》里的唐僧還厲害。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中國歷史上,是從來不缺少這些老頑固老夫子的,他們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彷彿彼來俘我一樣,所以他們每天都在想:中國人倘能努力再古一點,也未必不能有古到三皇五帝以前的希望,可惜時時遇著新潮流新空氣激蕩著,沒有工夫了。這真是世風日下的沒了譜喲,搞得滿大街都是從洋人那裡學來的東西,再這麼下去,老祖宗的寶貝都要被丟光了,這怎麼得了呢?還是非洲的一些土著人好呵,他們與外界毫無交涉,也不受別民族的影響,還是原始的狀態,真不愧所謂「羲皇上人」,但聽說他們人口年年減少,現在快要沒有了:哎呀呀,這實在是一件萬分可惜的事情。


然而他們太小看趙武靈王了,一個立定了決心的雄主,豈是那麼容易辯倒的,於是趙武靈王舌戰群儒,一番雄辯:「先王習俗不同,何古之法可效?帝王互不因襲,何古之禮可循?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三代之王,隨時製法,因事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由此可見,聖人不同服而王天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仍滅。


故而,違背古制也無可厚非,遵循舊禮也未足稱道。若言奇裝異服者其志淫巧,則是鄒、魯之人無一奇行也乎?若言禮俗怪異之地百姓輕浮,則是吳、越之地無一秀士也乎?故齊民與舊俗同流,賢者卻與變革一道。故諺曰『以書習御者不能通騾馬之性,以古制今者不能明事物之變』。循古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效古法之學,不足以制今。而今三晉之中,惟我趙邊胡,而首當其衝,比之秦、燕為更劇。趙不創胡,胡必弱趙。趙之憂患在是,趙之所以盛強亦在是。子皆博學鴻士,竟不明此理也。惜乎哉!惜乎哉!」


四人被趙武靈王一通嘴炮,轟得啞口無言,只得一個個痛哭流涕,拜服在地,紛紛表示明天一定也穿胡服上朝,向君上和公叔(即公子成)看齊。


有時候,歷史真的很像一個導演,每到關鍵時刻,就安排一些小人物出來反襯我們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公子成和他的四大護法都被打敗了,大臣們也只好一個個都穿上「難看死」的胡服,心裡安慰自己習慣就越好。而百姓們看到當官的一個個都穿成這樣,訝異之餘,也開始慢慢嘗試。整個邯鄲,颳起了一陣胡風。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然而,趙國公族中有一個死硬保守派叫趙燕的,唯獨就是不肯穿胡服。看來此人不是嘴炮就能搞定的主,趙武靈王只好派個人去給他下最後通牒:「寡人胡服,子獨弗服,逆主罪莫大焉。汝既以從政為累,以逆主為高,寡人恐汝親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


趙燕趕緊跪下來求饒:「前命胡服,施及賤臣,臣失令過期,以為必遭刑罰。然王未侵辱臣而教誨臣,此王之惠也。臣敬請遵循胡服,以示天下。」


總之,最後的阻力總算消除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改革在趙國大地上轟轟烈烈就此展開。趙武靈王,註定要名垂千古,曆數整段世界歷史,擁有如此改革勇氣的帝王,唯有中國的趙武靈王、馬其頓之亞歷山大大帝、俄國之彼得大帝、土耳其之凱末爾與日本之明治帝五人耳。


胡服是很適合用來打仗的,其延至秦漢,幾已呈現出一種常規軍服的態勢。南北朝以降,文武官員已皆著胡服,再後來一般百姓,甚至婦女、兒童也逐漸穿上了胡服。到了唐朝,胡服已由軍服轉為民間常服,乃至女子以穿胡服騎馬為時尚。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至唐中期貴族,已皆廢古人席坐,而為胡人倚坐。另外朝臣侍從,也多棄車而尚騎馬。到了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小袖狹身的短衣胡服已成全民服裝,就連理學家朱熹也不禁感嘆:「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類,先王冠服掃地盡矣。」到了明代,朱元璋下令禁穿胡服,恢復唐朝衣冠制度,但這些衣服大多是對襟短衣窄袖,仍然胡服的變種,所以沈括也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


到了清代,因為滿族女真人是從事漁獵的,他們穿的都是用魚鰾熬成膠粘合獸皮、魚皮所制之皮衣,想要布料衣服,還只能和漢人交易,或者去搶;所以清朝的服裝深受明末東北漢人影響,是胡服還是漢服已經說不清了。看來,不管多少道學家痛心疾首,也還是無法改變歷史的大趨勢。所謂正統深衣,到如今也只能存在於cosplay了。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胡服完了,下一步就是騎射。


換句話說,就是訓練騎兵。


騎兵作為趙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選士自然不能草率,趙武靈王規定: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1.733米)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音構)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兵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端的是嚴苛得緊)。


沒辦法,在還沒有發明馬鐙的時代,騎兵的騎術必需極其高超才行,所以每個出色的騎兵都是趙國的寶貝,年薪那都是以「百金」來計算,是為「百金之士」。


事實上,在各國還以大批貴族車兵作為軍中特權階層的時候,趙國已經將騎兵捧上了軍隊的最高層。胡服騎射後,趙國的軍事將領大多是從騎兵中產生,至少也要有在騎兵部隊服役過的經歷,比如說後來的趙國名將廉頗、李牧,莫不是如此。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所以梁啟超也說:「抑李牧之人格,武靈王之教育所產出也;李牧之功業,武靈王之經營所留貽也。」


這麼看,騎兵在趙軍之中,似乎有點像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團,地位超然啊。


另外,胡服騎射的改革,同時也促進了趙國經濟的發展。由於馬匹緊缺,一時間,趙人養馬蔚然成風,皮革製品加工、長短刀及弓箭製造等相關產業都成為趙國的新興產業,而養殖業與牧業更得到了空前發展。與之相伴的是,由於國家的肯定和扶持,胡人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地位在趙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胡人歌舞、胡人醫藥、胡人服飾、胡人語言也在趙國得到了更大範圍的普及。民族融合一日千里。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圖:戰國 洛陽金村出土東周王陵銀人像,日本細川家收藏,其著衣有明顯胡服跡象


據說,趙武靈王為了演練騎兵,還在邯鄲城內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叢台」,在這裡定期舉行閱兵式。叢台之名,源於《漢書》,言其乃許多亭台建築連接壘列而成,即唐朝顏師古雲「連接非一,故名叢台」是也,上面還建有天橋、雪洞、妝閣、花苑諸景,規模宏大,結構奇特,裝綴美妙,名揚列國。古詩又雲「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揚鞭耀武士」,遙想當年,趙武靈王在高台之上一邊看美女,一邊喝美酒,一邊觀軍威,還真是瀟洒風流的緊哪。


除叢台外,邯鄲城中與趙武靈王相關之所尚有插箭嶺和附近的鑄箭爐。(趙武靈王時期,趙國的冶鐵技術雄踞列國之首,邯鄲被稱為「鐵冶都」。)從考古發現來看,趙國的騎兵,當是手持弓弩,腰胯短劍,遠則射之,近則劈刺——這樣近遠距離殺傷力均十分強大,再加上機動性又高,其與車陣與步兵配合作戰,則基本上是無敵的。


有了這麼一支強大的步騎車混合兵團,趙武靈王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好好收拾一下中山國了。


於是就在這一年,趙軍對中山發動了試探性攻擊,趙武靈王親自率軍,在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大敗中山國主力部隊,從南至北橫穿中山國,一直打到無窮之門(在今張家口北),登城遠望,長歌一笑:「無窮之門,乃先祖教我拓地無窮之遠也!千里萬里,我必有之!」


稍作休整,趙武靈王又率軍穿越樓煩和林胡的勢力範圍,一路招攬三胡騎士,西至黃河飲馬,最後登上黃華山頂,憑高遠眺,一快披襟!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快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比之兩年前所建的九門高台,趙武靈王站得更高,也看得更遠了。


——胡服騎射其實也是一個手段,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將胡人彪悍的血液融入到趙人的身體之內,創出一支所向無敵的趙國雄師,滅中山,收三胡,吞強秦,繼而一統天下,建不世之功。


事實上趙武靈王的野心,遠超當世任何一人,甚或百年之內,唯有始皇能與之比肩。


之後一年,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又親自率軍攻中山至寧葭(今河北獲鹿北),以控制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陘,又西征林胡,攻取秦國與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區(今內蒙古與陝西相交處一帶),以對秦國造成嚴重的壓迫之勢。可憐的林胡王一敗再敗,無奈只得向趙國獻馬乞和。從此,趙國擁有了源源不斷的良種戰馬供應基地。


現在問題來了,為何胡人這個老師在了趙武靈王這個小徒弟面前,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呢?


答案很簡單。第一,胡人不會用弩,只會用弓箭,所以一旦碰上了趙國射程更遠火力更密集的弩騎兵,那也只有被狂扁的份兒。第二,趙人的車戰之術上承強晉,防禦方面也是無敵,如此無論攻守兩端,都是無懈可擊。第三,胡人的戰術素養跟趙人相比,差距也不是一點點,小規模的襲擾他們或許很拿手,一旦爆發大規模的運動戰,他們還真不是趙武靈王的對手。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三胡中的林胡,基本上沒啥戲了,趙武靈王於是派代相(代郡之相)趙固掌管林胡之地,並開始大規模招募林胡騎士,補充到趙國的騎兵之中, 林胡人雖然強悍,但一向崇拜強者。威武強大的趙武靈王就是他們的最新偶像。且如今能在趙國最有前途的騎兵軍官團里一展手腳,豈不快哉!而且趙國兵民和自己禮服相仿,習俗相近,生活也並不會有太大改變,於是紛紛歸附趙國。趙國騎兵軍團的實力,又一次大增。


然而趙武靈王並不滿足於此,不久他又出兵遠徵到航空距離八百公里外的林胡聚居區原陽(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並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個草原遼闊,水草豐美的百里沃野上設立了中國第一個的騎兵訓練基地,名為「騎邑」。


這步子真是邁的太大太快,就連趙武靈王的心腹大將牛翦也忍不住跳出來提意見了,他認為如此大費周章搞騎兵建設沒有必要而且很浪費錢,他說:「國有固法,兵有常經,變法則亂,失經則弱。今王破原陽以為騎邑,破卒散兵以奉騎射, 是變法而棄經也。臣恐攻獲之利,不如其所失之費也。」


趙武靈王又開始循循善誘:「昔者先君襄主時我之國境與代接壤,於是在其地築城,名曰無窮之門,以期待後人拓土開疆至無窮之遠也。今重甲長戈,不可以踰險;仁義道德,不可以震遠。今子以國之故法,而亂寡人之大業,此非子所知也。」


牛贊聽了,佩服的五體投地,趕緊跪下獻上自己的膝蓋:「吾王聖明,臣敢不聽令乎?」


趙武靈王大喜,立刻任命牛翦為原陽騎邑訓練基地總司令,負責組建中國歷史上第一支騎兵軍團,這就是日後威震天下、鼎鼎大名的「百金鐵騎」了。——從此,趙國的軍事力量,開始一點一點的朝變態之強發展。戰國後期秦軍夠牛了吧,然而據史籍統計,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軍與秦軍的交手記錄是5局2敗3勝,雖國力遠遜之,戰鬥力竟是還要高上一籌;匈奴夠強了吧,李牧數萬鐵騎打得他們滿地找牙。所以梁啟超認為,趙國的「百金鐵騎」甚至可與希臘的斯巴達三百勇士比肌肉:「觀於武靈王時代之趙國,雖泰西之斯巴達,何以尚之?」



他是一代雄主還是作死的昏君——騎兵祖師趙武靈王



也許有的人會有疑問,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以及中東印度等文明古國,乃至日韓英俄等經濟強國都很重視自己的民族服裝,而我巍巍大漢似乎並不太在乎這些東西,到底原因在哪裡?


對於這個問題,我本來也很疑惑,但寫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後,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這個關鍵,就是每個民族對自我文化的自信程度不同。


從明清到現代,我中華經歷了從「文化自負」到「文化自卑」又重歸「文化自信」這一條路,現如今的結果其實很好,大家無需痛心疾首。 事實上,現如今只有兩個國家的人不太重視自己的民族服裝。一個是咱兼容並蓄、悠遠博大的中國;一個是多族混居、崇尚自由的美國。 兩個都是泱泱大國。


本文選自特約作者江湖閑樂生所著《千古名將英雄夢》系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二世而亡,胡亥劉禪隋煬帝,誰更可惜?
三個小縣,疆域卻橫跨四個省!
和周穆王談戀愛的西王母是人是神?神秘石室告訴你

TAG:風長眼量 |

您可能感興趣

蜀後主劉禪,是一代明君,還是一代昏君?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為何他的偶像卻非唐宗宋祖,而是這個昏君
他曾親率大軍擊敗蒙古小王子五萬鐵騎,他又為何是「昏君」?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他的偶像卻非唐宗宋祖,而是這個昏君
明朝一皇帝御駕親征,擊敗蒙古小王子五萬鐵騎,卻被稱為「昏君」
《楚喬傳》忠臣宋子夫被處死,預示大魏終將滅亡,歷代王朝毀滅僅僅在於昏君一人
開襠褲始祖,一代昏君漢靈帝
忠臣老婆被昏君睡了唱情歌 大臣竟這反應
大臣把昏君比作堯舜,皇帝大怒:還記得你曾祖死後飛來一隻大鳥嗎
明明是一代軍事梟雄,奈何被世人唾棄為又蠢又色的大昏君?
此人是史上争议最大的帝王,他究竟是昏君,还是雄才大略的明君
古代兩大短命王朝:曾是強大帝國,皇二代都是昏君,都被大臣弄死
隋煬帝是明君還是昏君?面對一個諷刺他弒父的詩人,他是這麼做的
嘉靖皇帝是昏君?你被騙了
商紂王與周幽王真的是暴君或昏君的典型嗎?
此人是史上爭議最大的帝王,他究竟是昏君,還是雄才大略的明君
親歷過「長平之戰」始末的趙孝成王是昏君嗎?
鬼谷子唯一的女弟子,丑極無雙,卻憑才幹幫助昏君成一代霸主
忠於昏君死於萬箭穿心 他是隋唐最慘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