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的悲劇: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在晚清的歷史上,洋務運動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晚清的精英們睜開眼睛看世界,並且主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奮起直追的一次壯舉。我們熟悉的晚清名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是洋務運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踐行者。
而洋務運動的發起者和最強有力的幕後主持者,卻是恭親王奕訢。
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是咸豐皇帝的親弟弟。當初,道光皇帝在選擇儲君時,曾在咸豐和奕訢之間猶豫不決。在道光的眼裡,咸豐有德,奕訢有才。最終,他錯誤地選擇了「有德」的咸豐。
對於這個選擇,道光的心裡應該是充滿矛盾的。所以,在立儲的遺詔中,史無前例地同時提到了兩個人: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
就這樣,有才的奕訢敗給了有德的奕詝。但是,有才是真的,有德就未必了。作為滿清歷史上最荒淫的皇帝,咸豐帝的「德」不過是騙騙道光皇帝的障眼法罷了。
咸豐登基後,按照先皇的遺囑,封了奕訢為恭親王。之後就把極具才幹的奕訢晾在一邊,不予重用。在咸豐的心裡,一直把奕訢當做自己的對手,時刻提防。
直到太平天國北伐,京師處於危險中,咸豐才迫不得已啟用了奕訢,讓他進了軍機處,負責京師防務。
奕訢不計前嫌,立刻替皇兄賣命。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就擊退了北伐的太平軍,讓京城擺脫了危機。
對於奕訢的這份大功,咸豐皇帝是怎麼嘉獎的呢?
撤銷一切職務。
這真是令人寒心啊。
可是且慢,幾年之後的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了北京城。咸豐皇帝倉皇北逃。留在京城與洋人斡旋的是誰呢?
恭親王奕訢。
奕訢仍然不計前嫌,立刻為皇兄賣命。他憑著超人的才幹,與洋人周旋,最終平息了京城之亂。
這時候,縱慾過度的咸豐皇帝卻死在了承德。在臨死前,咸豐指定了八大顧命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這一次,再立大功的恭親王奕訢又被排斥在外。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慈禧聯合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瓦解了八大顧命大臣。直到此時,奕訢總算揚眉吐氣,擔任了大權在握的議政王。
這才有了後來的洋務運動。
可惜,為晚清殫精竭慮二十年的奕訢,最後還是被慈禧罷免,史稱甲申易樞。賦閑十年後,直到甲午戰敗,才又被啟用,收拾殘局。可這時候的奕訢,已經是風燭殘年了。
縱觀奕訢的一生,雖然貴為親王,但一直不算得志,甚至可算是悲劇。他有曠世之才幹,卻一直被人玩弄於股掌。
為何?
咸豐、慈禧都擅長琢磨人,但奕訢卻擅長琢磨事。最終,做事的人,敗給了機謀之輩。
可是,如果這個世界沒了做事的人,凈是機謀之輩,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慈禧的惡毒:用京劇摧殘光緒皇帝,用「氣斃」殘殺珍妃的太監
※晚清重臣李鴻章和李鴻藻是兄弟嗎?不但不是,還是死對頭
※慈禧死後,內務府為何用紙紮的洋兵為她陪葬?
TAG:趣談秘史 |
※有些事,琢磨琢磨就好了
※琢磨事與琢磨人,哪個更費腦子,馬雲告訴你區別在哪裡?
※人性,才是這世間最琢磨不透的情愫!
※孫儷戲演的好不只是用心琢磨劇本,鄧超還教給她一個小技巧
※各撕其實:來,琢磨琢磨你們家狗的受益人寫誰
※日本真琢磨不透,見帶飯糰的人,旁人便向他敬禮,這是為何?
※打是親罵是愛!動漫里那些令人琢磨不透的暴力女孩
※失敗者在琢磨事,成功者在琢磨人
※馮小剛再次炮轟他:不好好拍戲當導演,就連演戲都沒琢磨好!
※西門媚:你琢磨陌生人的時候,陌生人也在琢磨你
※獅子座的人總是讓人琢磨不透
※她就是她 世間那個永遠讓人琢磨不透 卻只屬於你的唯一
※「後宮」男人的口味啊,真不好琢磨!現在你們喜歡這一款?
※讓人琢磨不透,最喜歡心口不一的4個星座
※搞笑段子:這個電視劇台詞太內涵,仔細一琢磨笑死人!
※這三大星座讓人琢磨不透,情緒時好時壞,陰晴不定,其中有你嗎?
※《火影忍者》拿著祖先的武器!這個忍者的神秘出身琢磨不透!
※愛情就是這樣,一個琢磨不透的東西
※透視黑就像曖昧一樣,讓人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