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點擊播放 GIF/1347K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點擊播放 GIF/152K


佛陀在世時,早有預言:我今笑者,其有因緣。阿難當知:於我滅度百年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統領一方,為轉輪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眾生。


——《雜阿含經五十卷》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菩提樹下


佛陀在世的時候,佛法主要流布在恆河中上游地區,公元前2世紀,佛教在阿育的護持下,傳入西北印地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處(犍陀羅、罽賓國),大夏(伊朗)、大月氏(塔吉克、阿富汗)、粟特佛教盛行,繼而傳入新疆西域于闐。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佛教傳遍西域三十六國。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阿育王像


孔雀王朝是印度古代最偉大的統一的王朝,也是唯一統一過整個印度的王朝。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無憂王)(-304~-232),在位41年,晚年成為護佛的國王。是古印度最偉大的國王之一。阿育王的故事和形象,成為印度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歷史楷模。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阿育王像

阿育王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部分。前半生被稱為「黑阿育王」時代,即他經過權謀爭鬥、血腥屠戮而坐穩王位,之後又東征西討、殺戮無數,通過武力基本上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地區。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和平塔,面向著公元前265年的羯陵伽戰爭的古戰場。

其後半生被稱為「白阿育王」時代,正是由於阿育王對殘酷戰爭的翻然悔悟,皈依佛教,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並且積極的愛護人民,保護生命,護持佛教,所以使得他在民眾的擁護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並被當時及現在的人們尊為「護法名王」。


阿育王在世時,不僅使佛教成為國教且不遺餘力地努力推廣,還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從而終於促成了世界性宗教的繁榮。


阿育王對佛教的貢獻:


一、建84000座佛塔,雕刻「摩崖法敕」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佛教八大聖地之一,Vaishali 的阿育王立柱銘文。


公元前3世紀,在佛陀涅盤200多年後,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建84000座佛塔,雕刻「摩崖法敕」。《佛教三字經》云: 阿育王,變古制,碎寶末,造浮圖,役鬼神,遍閻浮。在古印度佛陀聖跡上敕建了30餘根紀念碑式的圓柱,被稱為「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通常為青灰色大理石所造,柱高15-25米,底部直徑約1米左右,並刻有阿育王銘文,一些道德訓誡和業績行跡以法敕的形式銘刻於岩壁和石柱上。這些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成為研究古代印度歷史非常珍貴的確切資料。成為孔雀王朝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雕刻藝術。


現在由於印度歷史史料的缺乏,考古學家曾根據阿育王石柱提供的線索,發掘和鑒定了許多有重要價值的佛教歷史遺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遺址,藍毗尼阿育王即為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就是據該阿育王石柱提供的線索發掘和復原的。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釋尊之誕生地——藍毗尼


阿育王石柱對佛教聖地的確認,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成為不可或缺的參考標誌之一。在確定藍毗尼即為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時,考古實地發現阿育王石柱,結合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阿育王時代對阿育王石柱的記述中,考古最終確定,公元前249年,阿育王曾來到藍毗尼參拜佛陀誕生地,並修建了紀念石柱。同時由於藍毗尼位置的確認,釋迦牟尼的故國迦毗羅衛等遺址的位置也就相對確定下來。


1896年,藍毗尼發現了這根「阿育王石柱」。其時,石柱柱頭馬像已失,柱體還有一道裂縫。在石柱的下部銘刻有古印度北部方言普拉克利語的阿育王敕文,曰:


「天愛喜見王(即阿育王)灌頂登基二十年,親自來此朝拜。因此處乃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茲在此造馬像、立石柱,以紀念釋尊於此地誕生。並特諭藍毗尼村為宗教免稅地,僅需繳納收入的八分之一作為稅賦。」


其次據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六中的記載:「至臘伐尼(即藍毗尼)林,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瀰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即阿育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


後經當地多次的考察發掘,最終確認了藍毗尼即為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點。


二、華氏城,佛教史上的第三次結集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華氏城所在地


佛滅後二百三十六年,佛教在阿育王的護持下,於華氏城(又譯巴連弗邑、香花宮城、波吒釐子等,其地在今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以目犍連子帝須長老(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出家後的師父)為上首,集1000比丘,進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三次結集。


此次結集以經、律、論三藏為主。重述和比對佛教經典,目犍連子帝須並自撰「論事」,對當時外道之各種異議邪說加以批駁;使佛教成為了當時印度全國性的宗教。


三、派出高僧出使各國弘法


結集後,選派出高僧長老出使各國弘法,使佛教走出印度弘布佛教,成為了世界性宗教。地域遠及西亞、北非、東歐等地區,王子摩哂陀(Mahinda),公主Carimati就在其中。


公元前247年,摩哂陀長老(Mahinda)來到斯里蘭卡首都(阿努拉德普勒),他在城東的米特勒(Mihintale)山上,遇見了正在打獵的僧伽羅國王提薩(Devanampiya Tissa),摩哂陀長老遂勸其昄依佛教。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斯里蘭卡菩提樹


不久,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塔公主(Sangamitta)從印度渡海而來,弘揚佛教,帶著佛陀悟道時坐於其下的菩提樹的枝條,栽種在阿努拉德普勒城內,稱之為聖菩提樹。經過兩千多年,他已然枝繁葉茂。擁有2600多年的歷史,菩提樹是斯里蘭卡僅次於佛牙的國寶。從那時起,佛教便在這片舊稱獅子國的土地上傳播開來,成為僧伽羅人的唯一信仰,而米特勒(Mihintale)山也由此成為了斯里蘭卡佛教的發源地。


小結


"於我滅度後,是人當作王,


孔雀姓名育,譬如頂生王,


於此閻浮提,獨王世所尊。"


——《雜阿含經》第二十三


佛教在阿育王的護持下,從印度的國教,轉變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傳入了西域,後落地生根、蓬勃發展。等待著,最終在中國一位帝王的作用下,機緣傳入了中國,形成了影響至今的中國佛教。


(轉載請說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文 / 傳靜 圖 / 傳靜 編輯 / 傳靜

佛教,在哪位國王的護持下走出了印度,最終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點擊播放 GIF/1867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海普陀山佛教 的精彩文章:

傳燈的功德利益
中印鄰國,為何直到佛陀立教近500年後,佛法才漸傳中國?
關羽為何變成了佛教的伽藍菩薩
進入諸佛海會凈土
關於抄經的那些事

TAG:南海普陀山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早的特工,下落成謎,傳說是印度這批人的祖先
盤點各國國界線,印度的界牌很奇葩,真的沒誰了!
摩肩接踵的印度,這裡是世界上最擁擠的國家
目前世界上最大嘴巴的人,居然在印度!
中國最早的特工,下落成謎,有人說他去了印度,成立了一個教派
泰姬陵,世界上最美最震撼的陵墓,每個來印度的人必去的地方
這位傳奇的印度前總統,居然還是「導彈之父」!
最純種的雅利安人,不在德國不在印度,在此地,世代守護中國領土
一位中國女孩在印度噁心的親歷!再也不會去印度了!
印度最早的佛塔,學校對全世界的佛教建築的影響!
「印度式」的世界軍事強國,到底是什麼樣的?
「廟妓」,賣身寺院的」神的侍女」,印度教里最臭名昭著的惡習!
印度到底是和美國一邊,還是和中國一隊?
印度尼西亞活捉並展出的大蟒,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
再這樣下去,能拯救世界的只有印度三哥了!
鹿野苑,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遺迹之一,也是印度大名鼎鼎的佛教聖地
印度自駕游的那些日子:阿三的世界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世界上最奇葩的廁所大全,印度廁所實在是太震撼了!
印度最貧窮地區之一,也是教徒心中最神聖的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