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歲決定孩子一生」
中國有句民諺:「三歲看大,七歲至老。」意思是說,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稟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而到七歲左右可以預測他一生的狀況 「3歲看大,7歲看老」,一個人的性格在其7歲之前就已經大致成型了。
3~6歲:人生第一個動蕩時期
中國有句民諺:「三歲看大,七歲至老。」意思是說,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稟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而到七歲左右可以預測他一生的狀況 「3歲看大,7歲看老」,一個人的性格在其7歲之前就已經大致成型了。孩子在7歲之前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所形成的性格,會對孩子將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等方面造成重大影響。所以,在7歲之前,父母要注意孩子性格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並採取積極措施,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給孩子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3歲前發生,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一關鍵期十分重要。
2一生的競爭力,就在3歲、7歲、10歲
研究表明,7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孩子3~6歲的時候。孩子在3~6歲的時期是「潮濕的水泥」期,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影響孩子今後生活的一些重要性格也在這一時期初見端倪。在這一時期內,加強對孩子性格的培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性格,成為快樂、自信和受歡迎的人,但是優秀的性格特質不會自動在孩子身上出現,需要父母的精心培養和長期努力。而孩子在長期的成長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性格的徵兆,對於這些徵兆,父母要及時發現,並徹底根除。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個徵兆,父母就要及時進行幫助和干預。
1. 害羞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家的時候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是一到陌生環境里,立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完全失聲了。而最令家長感到尷尬的是,當好心的長輩跟孩子打招呼或者逗孩子玩的時候,孩子突然蜷縮成一團,往父母的懷裡鑽。
害羞的孩子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而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害羞的孩子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很有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否定自我。
2. 脾氣暴躁
脾氣暴躁的孩子,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就會賴在地上,大哭大叫。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對孩子進行哄勸、呵斥、教訓甚至打罵,但所有努力都嘗試過後,父母會發現孩子依然蠻不講理地在哭鬧,或者父母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把孩子「安撫」或者「鎮壓」下了,過後這種事情還會一次次發生,弄得家長筋疲力盡。
3. 缺乏自信
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時往往缺乏自信,什麼事都不敢幹,表現得很退縮,這讓父母感到很沮喪。儘管父母經常用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孩子還是常常將「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掛在嘴邊。
4. 不合群
家長會發現,有些孩子可以很容易跟別人相處,和別人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而另一些孩子則是「另類人物」,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讓同伴反感。這些孩子常常游離在人群之外,很難與別的孩子一起玩遊戲。
身為父母,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現象,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糾正了,否則就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1. 對於害羞的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事先有充分的準備。無論在什麼場合,如果孩子事先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他就不會那麼緊張、焦慮和不安,怕羞的情緒也會減少許多。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外面走走,多認識一些人,以減少孩子的緊張感。此外,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這樣孩子就會克服害羞了。
2. 對於脾氣暴躁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要讓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尖叫、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不好的行為。父母要給孩子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當孩子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將其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等安全方式進行發泄;還可以讓孩子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也還可以教孩子通過調整呼吸來使自己平靜下來,或者以其他更健康的方式發泄情緒。
3. 對於缺乏自信的孩子
父母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課不亂跑,所以我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視他自己努力的過程,能使孩子更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4. 對於不合群的孩子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要關心小孩,子女要關心長輩,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凌駕於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另外,家長還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交朋友。父母閑暇時常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人家去串門。在孩子帶其他小朋友到家裡玩時,父母要表示歡迎,並鼓勵孩子熱情接待。家長還可讓孩子多與性格外向、勇敢的小朋友接近,這是最好的互補法。
為什麼在3歲左右會出現這些明顯的變化呢?這是因為,3歲兒童的大腦發育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經相當好,他們的語言已經接近成熟,生活經驗也積累了很多,認識能力有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3歲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脫離開大人的幫助自己走路,如果沒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遠的路。所有這些發展都使得3歲左右的小孩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意識到,「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可以自己幹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獨立地吃飯、拿取東西,也可以對事情做出基本的判斷了。例如,他們知道,剛從火爐上端下來的鍋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時候,只要一拉開關,燈就能亮,他們如果渴了,能夠自己到冰箱里尋找喝的東西,餓了,會從家裡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愛吃的東西充饑;晚上躺在床上,他們會要求媽媽給自己講個故事再睡覺等等。
總而言之,3歲小孩的本事變得比過去大得多,他們會不斷地向爸爸媽媽提出各種要求,如果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大哭大鬧,比如,在玩具商店裡,如果他們想要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而媽媽不答應買,他們就會躺在地上打滾,而不顧媽媽丟面子。
3歲小孩也比過去更可愛,因為他們總是說出一些令大人噴飯的話,干出一些讓大人驚奇的事情。一個小女孩,誰也沒教她,她會自己靜靜地坐在媽媽的化妝台前,往嘴上塗口紅;一個小男孩,會拿起爸爸的電動剔須刀,在臉上亂比劃。當看見媽媽為什麼事情傷心的時候,他們會緊緊抱住媽媽,想安慰她。
3歲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知識經驗,認識事物的能力、社會交往技能、語言、思維,一切都在向前進步。
3歲這個關鍵時期過去之後,孩子的心理發展並沒有馬上平靜下來,您會發現,他們身上又接連出現了其他問題,比如,他們的語言發展很快,但是思維發展較慢;他們做事情,想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和8~9歲的孩子相比,他們還顯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講道理;他們有時很任性,不聽話,想自己做事,但有時又非常依賴大人;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積極性很高,對自己不感興趣但是有社會意義的事情,則不那麼願意做;他們的情緒還很不穩定,仍然會動輒大哭大鬧;他們與小夥伴的關係也還很不穩定等等。
總之,直到上小學之前,孩子的心理發展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3幼兒期個性發展的主要任務
我們在引言里已經提到,幼兒時期的智力發展狀況並不能預測孩子長大以後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他們的個性發展卻能夠預測。可以說,3~6歲期間,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特徵,比整天關注他們的智力發展更重要,也更得法。
那麼,對學前兒童進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並不是讓孩子掌握那些為上小學做準備的知識,如會數數,會算5以內的加減法,會背乘法口訣,會認識多少漢字等等,也不是象我們現在多數父母想的那樣,培養孩子遵規守紀,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而是在個性和社會性方面得到健康的發展。
星座
快來一起數星星
微信號:xingzuoxiaowu
※12星座前任數量大PK
※可以相愛卻不適合結婚的星男
※如何打動你的12星座心儀女神
※陳坤徐崢鬧掰微博取消關注 《二十四小時》將回歸
※搞笑!上帝是如何創建12星座的?
TAG:星座 |
※生孩子要講究吉時么?決定孩子一生的到底是什麼?
※蒙台梭利早教專家:0~6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夫妻連生10胎都是兒子,媽媽終於決定不生了
※孩子什麼時辰出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20幾歲,決定男人的一生
※三歲決定孩子的一生是真的嗎?
※二胎月子怎麼坐,決定你的下半生!
※生不生孩子,女生有100%的決定權
※教育孩子的8大關鍵,決定了孩子一生!
※生完孩子胖了30斤,老公一句話讓我決定離婚
※孩子早生or晚生你怎麼選?過來人是這麼決定的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這個禮物,將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9名日本女俘和他生下71個孩子!最後他被榨乾,做了這一決定
※任性!90後兒媳不生二胎,70後婆婆決定自己生
※在這一瞬間,我決定給他生猴子
※美一家族137年首生女孩!「生男生女」換個工作就能決定?
※生命最初1000天營養決定一生,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女兒讀博士不肯生娃,杭州63歲大媽決定自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