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金剛經》里包含了大乘佛教對於般若思想的重要論述,是除了《心經》之外,流傳最廣的經文。

上次我們說了《金剛經》的第一部分,釋迦牟尼講法的日常生活,同時,它也是這部佛經內容發生時的情景。經書內容由釋迦牟尼的一個弟子——須菩提的提問開始。


1、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2、翻譯:


時,就是當時,在釋迦牟尼吃完飯,洗完腳,在位置上打坐準備休息時,一位名叫須菩提的長老從座位上站起來,向佛陀提問。只見須菩提他把衣服一角放下,露出右肩,右膝跪地,雙手合十向釋迦牟尼敬了一敬。


須菩提也是很客氣的先讚美了一下,說:「世尊,你真是世間少有的厲害,告訴菩薩們要好好的守護住自己的心念,囑咐各位菩薩要常常反省自己。世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您說怎樣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降服煩惱妄念的干擾呢?」


釋迦牟尼回答道:「好好,這個問題問得好。須菩提,就像你說的,佛要求各位菩薩好好守護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是不是?現在你注意認真聽,我來回答。善男子善女子,如果發了求無上大道的心,想修成佛,就應該守住自己的心,排除各種干擾,一直堅持下去。」

須菩提回應說:「是的,世尊,我很想聽你說下去。」


3、注釋:


須菩提和《心經》中的舍利子都是佛的十大弟子。


「白」就是說話的意思,這是南北朝時的說法。現在我們常見的「表白」二字,在古文中都是表示說明的意思。


「如來」和「世尊」都是佛的一個稱號,佛有十中不同的名稱,並不是某個佛的特稱。

「菩薩」,是梵文的音譯,全稱是菩提薩綞,是大乘佛教里修行的一個層級。菩提的意思是覺悟,薩綞是有情。不但要自己覺悟,還要解救眾生,這種利益眾生的行為,就是有情,這就是大乘菩薩道。小乘佛教不講究度眾生,注重自我的解脫。所以,菩薩道是大乘特有的修行方式。


「善哉善哉」,就是「好,太好了」的意思,後來被用於日常敬語當中。例如: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就話就是讚美讚歎的意思。


文章由眾生說原創發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生說 的精彩文章:

佛教的傳入改變了漢語
少林寺三個字是誰寫的?
佛教教義這兩句話就可以概括
佛教最獨特之處——佛學與佛道

TAG:眾生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麼區別?唐僧西天取經取的是大乘還是小乘?
大乘從未普及民間嗎 佛教大乘和小乘的區別
佛教史冷知識:大乘佛教就是比小乘佛教高明?大錯特錯!
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
佛教與道教的區別
佛教 道教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佛教要教大家惜福
佛教的六和敬是什麼
菩提老祖到底是什麼教派的?佛教、道教還是儒教?
什麼是佛教?佛教真的是教育嗎?
佛教和道教都說的四重恩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佛教中的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道教、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區別!
道教的上帝和佛教的上帝有什麼區別?
淺談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道教與佛教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