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晚清時期的崇洋之風極為盛行,盛行的原因有多種,但對西洋的崇拜卻日益加深。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早在道光年間,崇拜之風已經在沿海地區興起。陳作霖在《炳燭里談》中寫道:「道光年間,凡物之極貴者,皆謂之洋。重樓曰洋樓,彩轎曰洋轎。衣有洋縐,帽有洋筒,掛燈名曰洋燈,火鍋名曰洋鍋,細而至於醬油之佳者,亦名洋秋油,顏料之鮮明者曰洋紅綠。大江南北,莫不以洋為尚。「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西方的商品,從鐘錶玩具、呢行布衣,至日用百貨,都頗受歡迎。光緒時期,「鐘錶玩具家皆有之,呢絨洋布之屬遍及窮荒僻壤」。江浙沿海一帶的鄉村市鎮,也好洋制,如洋傘、洋燈、洋油、洋漆,極為流行。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直到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吃西餐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社會風尚,當時不少的文人也就成為了番菜館中的常客。隨著人們崇洋心理的日漸強化,去番菜館就餐遂成為了中上階層講排場的一種方式。當時不僅官場中流行宴請西餐,許多下層百姓也對西餐是好感有加,一些外國人抓住中國人要面子的心理,開設了許多簡易的番菜館,價格便宜,吸引了大量國人就餐。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隨著西餐的日漸普及,一些具有西方風味的食品也走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北京上海等地有許多生產西式食品的工廠,塔門生產冰激凌、汽水等西式食品,開始主要供應對象為在中國的西方人,爾後,便面向大眾。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中國人越來越喜愛味道優美食用方便西式食品,因此,麵包、糖果、咖啡、奶茶、香檳、餅乾、蛋糕、罐頭、葡萄酒等商品不斷湧入中國,極大的豐富了中國人的飲食生活。20世紀初,中外商人還在上海、廈門、福州、溫州、汕頭、青島、漢口、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罐頭、蛋粉等食品製造廠。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甚至連使用的貨幣,洋錢也要更勝一籌,導致國人舍國幣而貴洋錢,「洋錢、洋布遍於各省,而近年粗洋布一種,價廉工堅,服用尤便,愈銷愈廣,漏卮之數幾與洋葯(鴉片)相埒」。這種局面導致清廷被迫進行幣制改革。

晚清時期的建築也開始受到西方的影響。著名買辦徐潤的花園,「園小而曲折,然樓閣几案皆有夷氣」,也就是西洋風格。 在廣州、上海等地,西式的民宅和花園也日漸流行,「晚清園亭,亦參以西式建築,而通都大邑,幾於觸目皆是矣」。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西方的娛樂生活大量傳入中國,如話劇、電影等藝術形式的傳入,以及夜總會、賽馬場、舞廳、劇院等娛樂場所的出現,豐富了百姓的生活。當然,跑馬場的賭博、東洋娼寮的設立,也嚴重危害了中國的社會風氣。

晚清時期的崇洋媚外風氣

從最初的閉關鎖國、盲目自大,自認為天下第一,一敗而轉變崇洋媚外,無一不以西洋為優,無一不以西洋人為高等,在晚清時期迅速發生。而它的流毒,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清除掉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行線 的精彩文章:

出將入相,堪稱完臣:和珅最不敢得罪的大臣是他
夏鼐日記里的宴會菜單
從鹹肉庄到尼姑庵:民國時期的特殊妓院
父愛如山,但描寫父愛的詩句卻少得可憐
遠非客觀的「銀幕鐵三角」:劉墉、和珅與紀曉嵐的真實關係

TAG:平行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清時期的同性戀風氣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化妝是當時中上層人士的一種風氣時尚。
小香風氣質名媛夏季襯衫,性感不張揚,時尚有風範
時尚小香風氣質時髦洋氣碎花套裝裙半身裙風衣三件套潮
春秋戰國時的社會風氣有多開放?
時髦女人最愛的小香風氣質套裝,配高跟鞋洋氣又顯瘦,今夏正流行
小香風氣質闊腿褲套裝,洋氣時髦最重要顯瘦啊
劉濤酷暑天氣裹冬裝,走路帶風氣場十足,網友:太有氣質了
清朝女人裹小腳的風氣
為父還債?劉濤酷暑天氣裹冬裝 走路帶風氣場十足
明中葉風氣大變 女服趨向奢侈
蕾絲連衣裙愜意自然的休閑風氣息,彰顯女性帥氣甜美的氣質
輕奢淑女風 時尚氣質兩件套裝碎花小香風氣質開叉闊腿褲
【每日一穴】期門穴:水濕風氣,治療腹脹
毛澤東時代社會風氣為什麼那麼好?
期門穴:水濕風氣,治療腹脹
毛澤東創造的奇蹟:三十年不漲物價,社會風氣空前良好
【每日一穴】丘墟穴:生髮風氣
奚夢瑤巴黎時裝周走秀 台步生風氣場攝人